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南方农村》2007,(3):F0004-F0004
郁南县是位于西江中游的粤西山区县,近年来着力写好“绿色经济”、“绿色环境”、“绿色家园”三篇文章,走出了一条能、可持续、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子。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双碳”目标实现分析其与绿色金融之间的关系。“十三五”取得的成果为“十四五”绿色金融改革和创新打下基础,“十四五”期间要求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全面发展。从全面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开发更多绿色低碳投融资产品、建立健全绿色金融评估与管理机制、实现全社会的低碳变革等方面提出绿色金融发展应对“双碳”目标更高需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面对气候变化,各国推出了大量金融创新产品,绿色债券就是其中之一。将中国绿色债券打造成绿色“一带一路”上的中国特色债券,可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减少碳排放,成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绿色金融主力之一。论述了中国绿色债券的现状及其对“一带一路”的影响,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 拥有一本“绿色证书”,做一个知识型渔民,现已成为江苏省水产养殖户的追求。目前,全省已有6000人成为首批“持证渔民”,1.6万人正积极参加“绿色证书”培训。 渔民“绿色证书”是指渔民从事渔业技术工作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及其他条件的资格证明,渔民“绿色证书工程”是水产业迎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重要战略步骤,被列为1999年江苏省委、省政府着重抓的20件实事之一。通过这项工程的实  相似文献   

5.
一、我市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现状及特点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指示精神,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加快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步伐,我市从1993年开始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以来,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坚持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生产技能、经营管理水平、文化素质为目的,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业市场体制为重点,以实现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两个转变为主线,按照“一业一训、致富一方”的要求,组织和动员各方面力量,…  相似文献   

6.
“双碳”目标的提出与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业发展制度、农业技术等方面下功夫,即涵盖发展理念的更新、发展方式的变革和技术人员的保障。在实践中,可通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减少碳排放,走低碳农业发展之路;通过制度激励和环境检测引导农业绿色发展,助力碳达标;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完成农业领域的“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7.
前几年.家住西安市南郊的王老太一提起做饭总不高兴.因为孩子们老说她炒的菜没营养.不“绿色” 王老太纳闷了:“青菜明明绿油油的.咋说不‘绿’呢?”后来老太太才知道“绿色”是有特殊含义的.现在也很老道地专挑那带虫眼的蔬菜——有虫眼说明这青莱没打过农药。是不受污染的“绿色食品”呀。可是,一棵没打过农药的青菜并不能代表“绿色消费”和“绿色商品”的全部内涵。[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王红刚 《山西农经》2023,(9):176-178
传统的营销模式已不再适合当下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依托互联网实现市场营销模式创新已成为必然需求。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互联网背景下的绿色农产品市场营销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文章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绿色农产品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了“互联网+”背景下绿色农产品市场营销发展模式的创新策略和路径,旨在抓住“互联网+行业”发展机遇,推动绿色农产品市场营销发展。  相似文献   

9.
“绿色城市”建设好了能提供每个人健康长康的环境;“绿色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三个子系统——绿色环境系统、绿色经济系统和绿色社会系统,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绿色经济     
《农村工作通讯》2008,(13):53-53
绿色经济指能够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等五项准则,并且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绿色经济”既是指具体的一个微观单位经济,又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甚至是全球范围的经济。  相似文献   

11.
“绿色资源”理论观是当代人类面临生存的资源、人口与环境危机,国际社会在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之时而出现的新型的资源理论观。它提出了现代与未来资源研究的五重构想,即: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资源的有限观;资源价值的动态观;资源利用有序观;资源自然回报观。并将为从“整体生成论”构建的“资源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发展有机论自然观,研究人(智)力资源—物力资源—环境资源三者的流变及共构的演化规律开辟了新思路;为推进全球“绿色政治”观和“绿色伦理”观的建立提供了自然力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基本构想。战略构想的基本思路。紧紧围绕“经营绿色、建设绿色安康”这一总体战略,以绿色资源为依托,以绿色产业为载体,以绿色文化为灵魂,大力建设“一廊(汉江绿色经济走廊)三区(中高山绿色生态区、浅山丘陵绿色种养区和川坝绿色产业城镇区)”,着力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绿色汉江经济走廊的率先突破,  相似文献   

13.
秉承“引领绿色消费食尚,营造绿色产业商机”的主旨,朝着编委会日前确立的“打造中国绿色食品第一传媒品牌”的目标,本期我们着力“以绿色食尚促绿色产业,以绿色产业创绿色食尚”,试图用“绿色”的主料,烹调出一道“食尚”的大餐,奉献给广大绿色消费者和绿色产业界的读者朋友:  相似文献   

14.
葛若凡 《农业经济》2023,(10):20-22
绿色发展是促进农业生态保护与产业提质增效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增值、发展增能的必然途径。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为助力绿色农业产业链发展,需要以保持绿色、生态的产业优势为基础,以高效利用产业资源为支持,通过密切关注大众绿色消费需求,合理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在为大众提供更多优质、精品的绿色农产品的基础上,构建产业增值与绿色发展有机融合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5.
绿色生产视角下的“三品一标”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推进绿色生产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生产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即生产过程标准化、终端产品优质化、整体效益最大化和发展方式可持续.“三品一标”和绿色生产在内涵和外延上高度统一,是绿色生产的具体表现形式,“三品一标”在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增强生产者绿色生产意识、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本文在总结“三品一标”在促进绿色生产方面发挥的主要作用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如何积极发展”三品一标”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江苏农村经济》2006,(5):64-65
近年来,海虞镇为了美化人居环境,全面实施“绿色通道”、“绿色屏障”、“绿色家园”等计划,采取拆房补绿、治脏变绿、见缝插绿、破墙透绿、租地种绿等措施。大力改善了全镇生态环境:使镇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镇中心建成了占地3500平方米的绿色广场——东方广场,成为当地村民晨练、休闲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17.
汉中“十一五”绿色产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基本现状 战略目标具体化。自2002年11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决定以来,市委、市政府又制定出台了《发展绿色产业纲要》、《绿色产业种养业基地发展规划》、《关于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决定》、《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生猪产业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中药产业的决定》、《关于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决定》等8个配套性文件。  相似文献   

18.
杨鹏 《中国改革》2005,(11):73-73
“公开透明 民主参与 公平竞争=公信度”轰轰烈烈的“超女”评选活动刚谢幕,平平静静的“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开始缓慢登场。2005年8月22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介绍说,“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是一个具有“公众精神”的奖,它的候选人名单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评选过程在  相似文献   

19.
自1998年10月31日陕西省政府颁发“禁伐令”后,“天保”工程率先在省属森工企业实施,这标志着陕西省森工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回顾这几年“天保”工程实施情况,既有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带给森工企业的在政策、资金方面的扶持和潜在的发展机遇,又有告别“木头经济”后出现的各种困难  相似文献   

20.
熊素  罗蓉 《农村经济》2023,(2):106-115
新时代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要求,对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深远意义。伴随新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四梁八柱”战略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明显、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高。然而现阶段,农业绿色发展仍面临绿色发展约束激励机制尚未完善、耕地资源趋紧问题亟待破解、绿色技术集成创新水平不高等现实困境,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产生较大阻力。“双碳”目标导向下,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应以完善绿色发展约束激励机制为要点,激发农业绿色发展全新动能;以强化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为靶向,提升耕地系统固碳减排能力;以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为抓手,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