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探讨了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的作用,实证研究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经济体实现TFP增长的路径差异。首先,借助面板有序Logit模型,证实了在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TFP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次,构建技术边界收敛模型,进一步探讨了处于不同收入阶段的经济体提升TFP的路径选择。实证研究发现:在低收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经济体主要通过效率提升带来的赶超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提升TFP,而高收入经济体主要通过自主创新实现TFP增长;技术进步效应的差异将对中等收入经济体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发挥关键作用;中等收入阶段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的转型阶段,亟需实现由外界驱动向自主创新驱动的转型,方能保证经济体真正进入高收入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的作用,实证研究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经济体实现TFP增长的路径差异。首先,借助面板有序Logit模型,证实了在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TFP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次,构建技术边界收敛模型,进一步探讨了处于不同收入阶段的经济体提升TFP的路径选择。实证研究发现:在低收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经济体主要通过效率提升带来的赶超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提升TFP,而高收入经济体主要通过自主创新实现TFP增长;技术进步效应的差异将对中等收入经济体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发挥关键作用;中等收入阶段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的转型阶段,亟需实现由外界驱动向自主创新驱动的转型,方能保证经济体真正进入高收入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刘来会  安素霞 《南方经济》2020,39(12):90-107
基于126个国家1991-2017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去工业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去工业化会显著加剧收入不平等程度,这在发展中经济体尤为显著。从传导机制看,去工业化既可以通过劳动力就业转移直接影响收入不平等,也可通过非熟练劳动力就业和服务业部门就业分化间接影响收入不平等。一方面,去工业化导致非熟练劳动力受到更大冲击,致使该部分劳动力失业,加剧收入不平等;另一方面,去工业化导致非熟练劳动力的就业从工业的高薪部门转移至服务业的低薪部门,最终影响收入不平等。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可能存在"过早去工业化"的国家去工业化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发展中经济体要着重预防由于去工业化可能带来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恶化。  相似文献   

4.
刘鹤 《中国经贸》2012,(4):26-27
在中国这个巨大规模的经济体转型过程中,我们将遇到许多前人没有遇到过的风险、困难和挑战,但尽管如此,中国经济的转型以及在转型过程中延续的大趋势,将为中国和世界创造出巨大的需求潜力和庞大的市场空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5.
结构转型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旨在研究发展中经济体在结构转型中如何削弱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作用。本研究表明,结构转型抑制了工资水平和不可贸易品价格随可贸易品部门生产率提高而上涨的幅度,从而削弱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我们用184个经济体1974~2004年的年度面板数据对此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农村人口比重越大,实际汇率随相对人均收入提高的幅度越小;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农村人口比重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削弱程度越强。我们的稳健性检验(包括对农村人口比重做内生化处理)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结论。  相似文献   

6.
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超边际分析方法 (即边际分析和总的成本 -效益分析的组合 )考察了分工、市场容量、生产率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关系。我们利用一个包含交易成本及内生和外生比较优势的模型证明了 ,随着交易条件的改进 ,一般均衡结构不连续地从自给自足跳到只有部分分工的二元结构 ,然后再跳到完全分工 ,此时二元结构消失。在这个过程中 ,均衡的不平等程度是波动的 ,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既非单调增加的亦非单调减少的 ,也不是倒 U形曲线关系。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是交易条件的改进。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50年代以来,除少数年份外,德国经济一直保持稳健发展,物价稳定、劳资关系和谐、收入平等、地区间发展平衡,始终是世界发达经济体的典型代表。期间,德国在经济发展战略方面有三次转型。第一次经济发展战略转型(1945~1970年),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型。第二次转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传统工业生产为主导向以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新经济产业为核心转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个体失业风险的Hank模型来分析财政政策降低不平等的影响路径与政策效果.研究发现:(1)由于储蓄规则和流动性约束作用,不平等的加剧会增加总储蓄率,不利于向以消费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型;(2)降低收入所得税对减轻不平等的效果取决于其累进程度,降低比例税可降低不平等,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对改善不平等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全球创业观察(GEM)报告的研究目标在于揭示创新创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其将经济体划分为要素驱动经济体、效率驱动经济体和创新驱动经济体,并对每一种经济体进行对比研究。基于该研究,我国属于效率驱动经济体(大企业为主)向创新驱动经济体(服务部门扩张)转变发展阶段。创新创业在创新驱动经济体与效率驱动经济体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深刻影响经济体转型。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从效率驱动经济体向创新驱动经济体转变中,要立足于创新创业。具体而言,要注重创新思维的开发,提高民众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要完善商务环境,加速创新创业政策的落实;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研究与开发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0.
在修正的现金预付经济中,考虑信贷市场不完美因素后,本文从理论上预言了通货膨胀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正向关系,且这种正向关系在某些条件下是U形关系.模型预言存在一个“最优”通货膨胀率,使得该通货膨胀率不会加大收入不平等.模型的理论预言与大量实证研究文献是符合的.我们的模型可以解释基于时间序列和基于截面数据的不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汇率与经济增长:对亚洲经济体的检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文选择了若干亚洲地区经济体(中国、日本、香港特区、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印度),考察其在1975~2002年间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关系,以及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否与经济增长有关。我们的主要发现是:(1)经济增长是否在长期内对实际汇率产生决定性影响与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制度特征有关;(2)除了菲律宾,其他样本经济体中实际汇率错位在长期内对经济增长没有决定性的影响;(3)我们对Huang和Malhotra(2004)有关亚洲汇率制度是否影响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进行扩展性分析后发现,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否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内的市场以及价格体系的完善程度。  相似文献   

12.
在将知识资本划分为研发资本、人力资本和专利资本的基础上,文章使用1981~2010年的跨国面板数据,测算了115个经济体的国内知识资本指数以及通过进口和FDI渠道溢出的国外知识资本指数,并利用扩展的国际研发溢出回归框架实证分析了国内外知识资本投入对东道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内知识资本投入是全球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FDI渠道是知识资本跨国溢出的主要渠道,进口渠道还未成为影响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知识资本对不同类型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进口溢出效应呈现发达经济体显著而转型和发展经济体不显著的特点,FDI溢出效应呈现发展经济体大于转型和发达经济体的特点,国内知识资本促进效果呈现转型经济体大于发达和发展经济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将知识资本划分为研发资本、人力资本和专利资本的基础上,文章使用1981~2010年的跨国面板数据,测算了115个经济体的国内知识资本指数以及通过进口和FDI渠道溢出的国外知识资本指数,并利用扩展的国际研发溢出回归框架实证分析了国内外知识资本投入对东道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内知识资本投入是全球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FDI渠道是知识资本跨国溢出的主要渠道,进口渠道还未成为影响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知识资本对不同类型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进口溢出效应呈现发达经济体显著而转型和发展经济体不显著的特点,FDI溢出效应呈现发展经济体大于转型和发达经济体的特点,国内知识资本促进效果呈现转型经济体大于发达和发展经济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浙江目前正处于从中等发达的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转变的关键时期,具有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通过发展资本市场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既是浙江走在前列的客观需要,也是确保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竞争力委员会在检讨本国经济发展后得出两个主要结论:1.新加坡必须从资本密集的经济体转型成知识经济体,才不会被淘汰。2.要成为知识经济体,新加坡的人力资源必须在素质上取得大跃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政治-经济理论模型作了大幅度的改进,并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提出了初始收入不平等与后续的经济增长存在着不确定关系的假说.在此基础上,文章分别使用中国21个省区的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对收入分配不平等进行了结构分解,测度了农村不平等、城市不平等以及城乡之间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农村不平等在解释人均产出增长时比城市不平等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农村不平等程度越高,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越大,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第二,城市不平等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影响;第三,城乡之间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此外,城乡部门之间的不平等在解释城乡两部门的经济增长时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区域公平和城乡统筹方法必须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收入不平等问题却日益严重。对于这一问题,本文在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后认为,“倒U”型的经济模型虽不一定能套用于我国的经济实践,但是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确实出现了收入不平等的上升。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收入不平等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区间、城乡间以及不同收入群体间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市场经济奖优罚劣机制的确立,转型经济中的体制不健全,二元城乡机构,以及社会保障不足,是造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加强法制建设、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消除收入分配中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8.
解析中国创新能力的不平等:基于回归的分解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试图解释1995~2006年中国区域和省份间创新能力的不平等现象。研究发现,到2003年为止,区域(东部-中部-西部)间创新能力的不平等逐年上升,省份间的不平等显示了一个V型的趋势。这两种不平等在2004~2006年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基于回归方程的不平等分解结果表明,影响创新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地理位置以及开放度。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这个巨大规模的经济体转型过程中,我们将遇到许多前人没有遇到过的风险、困难和挑战,但尽管如此,中国经济的转型以及在转型过程中延续的大趋势,将为中国和世界创造出巨大的需求潜力和庞大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20.
贸易自由化与中国收入分配的演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运用一个动态两要素模型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个人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效果,并从城市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两个方面考察了加入WTO后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变化,我们发现,从贸易比较优势角度来看,入世后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会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