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比重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等收入群体是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收入水平处于中等区间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集合。它具有唯一性、时空性、集合性和变动性四大特征。中等收入群体与中等收入者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概念。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比重的概念界定和测量模型,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比重变动规律。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思路是低等收入群体免交个人所得税,中等收入群体实行低税率,高等收入群体实行高税率;劳动收入实行低税率,投资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非劳动收入实行高税率,彩票中奖税率实行特高税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1980—2000年33个具有代表性的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收入分配对中等收入国家(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显示收入分配是导致国家(地区)间经济增长绩效差别的重要原因,分配失衡与发展陷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许多国家没有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解决收入分配难题,原因在于分配结构会影响政府政策选择,政府倾向于通过再分配和逆市场化政策来避免利益集团的阻碍并回应民众的呼吁,容易导致社会分化与经济停滞并存的现象。研究结论对中国收入分配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志国  刘慧哲 《经济学家》2021,(11):100-109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依照Milanovic和Yitzhaki提出的中等收入标准(人均每天收入12-50美元),2012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只占8.4%,到2018年已经达到28.9%.从收入流动的视角看,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主要来自于低收入阶层的向上流动.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低收入家庭能否向上流动进入中等收入阶层受到个体家庭微观特征的影响.文章运用有序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家庭中就业人口的比例、体制内就业及城镇户籍等因素都对低收入家庭向上流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主要包括促进低收入群体人力资本积累、提高低收入群体就业质量、以人为本推进城镇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龚高健 《江南论坛》2012,(11):16-17
"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是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其基本涵义是指,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原因主要在于,进入这个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已脱离低收入国家行列,正处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过渡的关键时期。收入分配不公是陷入“中等性收入陷阱”国家的一大特点,试图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角度出发来解决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实现“中等收入陷阱”跨越。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构建效用指数模型对中等收入群体进行测度,并据此将城镇家庭划分为低、中、高收入组,通过分析三类家庭储蓄消费动机,得出三类家庭消费结构异质性推论,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库CHFS2013-2017年城镇家庭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三类家庭消费结构差异,最后模拟收入分配变动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1)低收入家庭生存型和发展型消费倾向更高,生存型边际消费倾向平均约为中等收入家庭的1.8倍、高收入家庭的8.1倍,发展型边际消费倾向平均约为中等收入家庭的1.6倍、高收入家庭的3.1倍,其收入主要用于满足生存和发展所需;(2)中等收入家庭更注重享受型消费,享受型边际消费倾向平均约为低收入家庭的1.5倍、高收入家庭的4.5倍,其有能力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3)高收入家庭消费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各类消费倾向均较低;(4)模拟收入分配变动结果显示,"提低、扩中"均对消费结构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应充分考虑收入分配调节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重视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对消费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彭艺 《技术经济》2004,23(4):20-22
一、中等收入的内涵 中等收入是指在某个时期里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全体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达到这一水平或与此大致相当收入的人群,就可以被称为中等收入(或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阶层),在国外被称为中产阶级。中等收入不是一个单独的社会阶层,而是几个具有相近或相似特征,特别是收入处于中等或接近中等以上水  相似文献   

8.
曾军丽  曾国平 《经济师》2003,(12):57-58
文章针对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的“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按照经济尺度、立足社会现实、动态地界定我国中等收入群体 ,提出至2 0 0 5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标准为家庭年收入 3万~ 9万元 (按 3口之家计 )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 ,分析了扩展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必要性 :认为市场经济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相关法律制度是实现“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制度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9.
李红艳  汪涛 《经济前沿》2012,3(3):111-122
本文通过实证对比跨越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两类国家在入均GDP达到3000美元到突破1万美元期间经济社会方面的差异及演变过程,给出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判断依据,揭示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是效率陷阱,发现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主要有教育投入不足、失业率高、消费层次低、金融配置低及贫富差距过大等。同时,对中国落入陷阱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分析,并就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1年中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标志着正式进入"上中等收入"行列。本文通过对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拉美、南亚等国家进行比较,归纳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的共同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类型。借鉴各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教训,提出中国将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四个可能,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中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可以采纳的措施。如:建设有效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制度改革,做到藏富于民;健全金融监管制度,发挥金融市场的核心作用等。  相似文献   

11.
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经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是否会落入拉美和东亚一些国家曾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倘若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这对依然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全球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中国能够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则会为其他发展阶段比中国低的国家展示美好的发展前景。尽管面临"人口红利"衰减、"投资+出口"拉动型增长模式难以持续、收入分配拉大和环境资源约束增强等挑战,但由于中国依然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加速阶段、区域经济结构差异较大、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未来10~15年我国经济保持7%以上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概率较小。未来我国面临的真正威胁是"高收入之墙"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改善分配、优化结构、鼓励创新和保护环境,而实现这四大政策目标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经济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2.
《经济研究》2019,(8):167-182
当代中国的经济实践表明,中等收入经济体面临着不同于低收入阶段的发展问题,迫切要求发展经济学探索不同于低收入阶段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机制。然而,既有的发展经济学理论都是以低收入经济体为研究对象,摆脱贫困陷阱、实现经济起飞的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大多不再适用于中等收入阶段的经济发展。本文试图凝炼发展经济学研究范式,并由此界定和解析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力图在中等收入阶段客观存在的问题逻辑、经济学的认识逻辑与发展经济学研究范式三者融合中,阐述中等收入阶段发展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基本架构与研究任务。这种探索以中国为典型样本,但研究对象不限于中国;它是依赖并且超越实证经验的理论建构,是一个不断试错与修正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一国的政府需求和外国需求为主导的收入增长,在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过渡阶段非常有效。但当跨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容易导致收入差距扩大,收入增长与收入的终极意义偏离,出现中等收入陷阱。规避的方法是确立消费内需主导的收入增长方式,变投资性政府为服务性政府。  相似文献   

14.
王少国  郭倩倩  王莹 《经济论坛》2023,(12):117-130
步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是河北省改善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基石。文章基于CFPS数据,分析河北省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和内部结构现状,并与河南省、山西省、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五个代表性省份进行对比,探讨扩大河北省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制约因素。研究发现:河北省不同群体收入分配初具“橄榄型结构”,但呈现中等收入群体内部不稳定因素较多、回落风险偏高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等特征;与不同省份对比中,河北省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虽然较高,但绝对收入水平偏低,个人教育水平、家庭抚养比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显著制约着河北省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对此,河北省应结合经济发展趋势,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扩中”基础,并针对重点人群精准施策,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补充“扩中”来源,在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的基础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防范“扩中”回落风险。  相似文献   

15.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同时也将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本文总结了拉美国家、韩国和马来西亚三种不同类型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教训,并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借鉴,保障经济的安全和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6.
赵颖 《发展研究》2007,(11):57-59
本文结合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在界定我省中等收入划分标准准基础上对福建省中等收入群体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在于完成产业由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东部地区产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通过完成产业结构转移和产业升级来构建国家价值链。国家价值链可通过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橄榄型"社会和缓解城市病来促进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世界银行数据的梳理,本文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被“中等收入陷阱”锁定.在此基础上,本文可以从以下的三个方面对其展开研究:(1)基于经济增长的研究框架,对各个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是不一样的,不能适时转换动力机制导致发展中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2)在理论逻辑上讲,讨论了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前可以快速的增长,但却不能在“中等收入”阶段转换动力机制;(3)梳理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从多视角切入,以期能够分析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和影响因素具体是什么.从这个层面来看,改革和原创性技术的进步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尽快提高山西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构建"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必须不断加强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舆论导向;以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为重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教育,促使低收入阶层向中等收入阶层转化;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成为中等收入者;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介服务业.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展史表明,每一个发展阶段,经济体都会面临不同的"发展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就是经济体从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所面临的一个障碍。2009年,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通过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诱因及特征出发,说明中国一定会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中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目前还需要做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