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关于虚拟经济的基本原理,剖析美国次贷危机,认为次贷危机是资本主义发达阶段虚拟经济周期运动的内生产物,深层原因在于强势美元格局形成过度消费和虚拟资本膨胀间相互加强的循环,导致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过度偏离。  相似文献   

2.
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后危机时代主题之一,经济法律制度对此无疑起着支持与保障的重要作用。而当代经济法正面临着对虚拟经济形态的适应性困境,体现在它对市场的认知、对市场客体和市场运行的规制、对主体法律责任的规制等方面。在虚拟经济形态下,对经济法适应性不足的弥补应当从树立正确的自由观,提供有效的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制度,构建市场主体经济法律责任算方面出发。  相似文献   

3.
4.
经济学是有关人类活动的学说。对"人"的分析在整个经济学体系中具有根本的基础地位,对虚拟经济更是如此。在广义虚拟经济中,人既是经济学的最初起点,又是经济学的最终目的。本文结合林左鸣先生《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中的部分观点,围绕虚拟经济中"人"的因素展开分析,重点论述三个方面:虚拟经济的动力——人的需求、虚拟经济的运行——人的投入,虚拟经济的条件——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没有销声匿迹,同时伴随经济危机产生的生态危机也越演越烈.美国著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家詹姆斯·奥康纳站在继承和拓展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否定了法兰克福学派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让渡于生态危机的观点,扩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矛盾思想,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第二重”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同时并存的“双重危机理论”.虽然奥康纳的资本主义“双重矛盾”及“双重危机”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对于当前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和生态问题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于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阶段、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社会主义中国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后危机时代,人类社会面临转变发展方式的命题,航空工业面临着产业环境重大变化,产业链运营困难重重等重大挑战.从广义虚拟经济的品牌价值塑造、商业模式创新、集成网络构建的“三新”之道出发,航空工业才有可能走出危机,同时在人类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中存在巨大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依据虚拟经济理论,构建产业资本与虚拟资本运动逻辑为支撑的“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分析框架,考察当代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研究发现:虚拟资本参与产业资本循环与自我循环均创造GDP,前者是真实经济价值,后者是借贷性、投机性收益,会引致经济增长与社会财富创造的背离;虚拟经济就业吸纳能力弱于实体经济,经济虚拟化导致物质生产、价值增殖与就业创造相对独立,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呈现非同步性;虚拟经济发展使通货膨胀分化为商品型与资产型,经济价格体系由物价系统与资产价格系统构成;虚拟经济全球化促使国际经济关系由商品贸易主导的物质关系转向虚拟资产交易主导的价值关系,国际收支状态取决于国内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学和金融学角度分析了"第一夫人"效应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从广义虚拟经济理论视角就第一夫人效应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第一夫人"效应产生原因源于人们对时尚、尊贵的追求以及对第一夫人的喜爱心理。第一夫人效应启示意义在于:第一夫人具有极强的消费示范作用,在国内可以提升其所使用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和公司软实力,在国外则可以提升其所使用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第一夫人使用中国造产品无疑可以提升中国产品的知名度和中国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人们的效用满足不仅取决于物质方面,还包括人们心理和精神方面.在主流经济学框架下,仅重视物质利益的最大化是不够的,实际上,“经济人”还必须关注人们的心理、幸福、道德等多层面的感受,只有这样“经济人”才会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这就是说,“经济人”不仅要关注物本利益,还应更多关注人本方面的追求.物本经济强调金钱价值,重视物质利益胜过其他,但忽视人类的自由和福祉,这与人类的全面发展是不相容的.人本经济是在注重物质基础的同时,更多的关注人们的幸福、自由、快乐和情感,这是一个真实的人所不能或缺的.基于这种逻辑,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人类假设是更为合理和科学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球经济体系动荡不安,次贷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还远没有结束,越南“金融危机”却再一次敲响了警钟。越南,这个前两年一直被描绘为全球投资的乐土、市场的宠儿,为何会在2008年陡然出现让世界瞩目的经济逆转?它反映了新兴市场什么问题?显然,在越南“金融危机”的背后,我们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经济重建过程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节趋势正在出现回归.本文以先行者美国的物联网产业为考察对象,探讨物联网产业的迅速崛起,分析它对美国的产业格局和经济结构的改造,折射其中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去脱节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13.
宋宏 《经济师》2010,(4):6-7
2009年末,著名金融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李扬教授应邀来安徽出席一个学术活动,并作了专题学术演讲。笔者在与会期间聆听了李扬教授的学术演讲,又就"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科技产业创新和金融创新等问题专访了他。  相似文献   

14.
经济“倒金字塔”现象是金融全球化条件下虚拟经济加速发展的体现,是当代财富积累“价值化”趋势的反映。20世纪80年代以来,“倒金字塔”头重脚轻趋势日益明显,过度膨胀的虚拟资产容易引发经济危机,所以,应适度发展虚拟经济,趋利避害,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保障国家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5.
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有何规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一书中提出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电磁波效应的规律,本文以美国1981~2012年间GDP作为技术创新经济指标、以同一时期美国电影票房作为人文创新经济指标,通过数据分析来探索这一规律。结果发现,在经济萧条或危机时期,技术创新经济和人文创新经济的增长呈现此消彼长的特点,即符合所谓电磁波效应的规律;而在经济繁荣时期,技术创新经济与人文创新经济的增长则呈现同步的特点,不符合电磁波效应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中国奇迹"。总体来看,对"经济奇迹"的原因解释存在三方面不足:割裂地看待"经济奇迹"的取得过程;忽视"经济奇迹"获致方法的双面效应;偏重"奇迹"的解说而忽略其内生的社会问题。本文在对经济发展方式与潜在问题的分析中,指出"经济奇迹"与"社会危机"同出一源,它正面临着经济、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挑战。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这次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必然性、根源和特点进行了客观实事求是的分析,有力地批驳了美国财政部长宣传的:"中国等发展迅速而储蓄又太多的国家与大量消费的国家之间的不平衡是问题的根源"的谬论,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是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癌症";并相应对我国如何防治金融经济危机提出了六点看法与建议,特别提出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能防范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建议全党要掀起一个学习《资本论》的热潮,以提高全党防治金融经济危机的能力,供探讨。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可以用四大关键词来概括:经济增长、债务危机、通货膨胀和财政整顿。这四个关键问题的形成及其发挥的作用紧密交织在一起,使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变得更加复杂,形成了三个困局:经济增长—债务危机—财政整顿的困局、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滞胀的困局、通货膨胀—债务危机—财政整顿的困局。在这些困局中,财政处于核心地位,我国应在经济良性发展的环境下,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优势,对内做好自我保护;对外积极探寻破解困局之路,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从马克思的理论看,经济活动不是单纯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是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作为中介的,即生产总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行,并形成相应的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制度化就形成经济体制,生态经济问题的要义应在经济体制中去理解和把握。基于此,我们这里讨论生态经济问题,不是单纯地思考某一生态的经济产品或产业,而是着重考虑生态经济体制建立的着力点。目前在我国,一是应建立再生产自然的经济体系;二是着眼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实行有限的资本生产体制;三是强化主体功能区的分工及其合理协调的发展与生态建设功能;四是优化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工业管理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20.
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整个安全体系的基础,保护耕地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针对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研究员为代表的部分学者提出的“中国不存在粮食危机论”和“保护耕地错误论”,通过深入分析认为,从粮食需求量及基于耕地资源的粮食生产前景分析,在粮食自给率维持在95%的情况下,我国2020年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约为1.20亿hm^2(约18.0亿亩),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全国粮食基本自给的“红线”,难以逾越;从国际粮食贸易市场看,最多只能满足中国粮食需求总量的5%~10%;从政治和整个国家安全角度看,也不可能依靠外国入来养活中国人。因此,茅于轼先生的“中国不存在粮食危机论”和“保护耕地错误论”是非常让人费解的,它将危及整个国家安全体系以及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未来中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现粮食自给率95%的难度巨大,但只能迎难而上,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