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消费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消费增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消费增速相对较低,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失调消费增速远低于投资增速,消费与投资的增速差距扩大,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失调。近些年,从2001年开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速度快于消费品零售总额(图1)。特别是在2003年到2005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速差距分别达到14.8.9、1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消费品市场形势分析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一季度,国内消费品市场规模继续增长,增幅回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42922亿元,名义增长16.3%,汽车、石油及其制品等热点消费品增速大幅回落。二季度,在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的背景下,消费品市场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受通胀预期、搂市调控和城市治堵等政策影响,预计增速将有所回落。应着力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完善市场秩序,保证农产品供给,稳定农产品质量和价格,创新鼓励消费的政策,多渠道促进消费品市场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8年,在云南经济增速减缓的情况下,消费品零售额增势强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2009年在周期性与结构性调整的双重压力下,云南消费需求继续保持较高增速的困难加大,但在国家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的政策作用下,消费仍有望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增速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4.
王耀 《时代经贸》2010,(19):30-30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我简要概述一下我国消费品市场的情况以及北京品牌消费的特点。据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增速已远远高于GDP增速。从2004——2009年,我国居民每年消费的特点以上千位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5.
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明显放缓,主要原因是:上年闰二月基数高、价格指数回落、控制公款吃喝、居民收入增长预期和消费信心下降等。展望二季度,经济温和复苏、就业状况良好以及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等因素有利于消费稳定增长。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3.2%左右。建议加快落实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切实减轻消费品相关税费,大力降低物流成本,制定家电下乡等促进消费措施的替代政策等。  相似文献   

6.
祁京梅 《发展研究》2009,(12):32-35
2009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创23年来新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明显加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需不足对经济的下拉影响。展2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全面展开.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消费者信心稳步回升,消费需求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增势,但消费刺激政策出现递减效应的问题不容忽视。预计2010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5%,增速明显提高,但由于物价上涨,实际增速将低于2009年。  相似文献   

7.
2010年,国内消费品市场的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但消费品市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2011年,扩大消费仍是各级政府的重要政策目标,在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及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下,我国消费品市场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预计全年杠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8%以上。应着力促进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保证农产品供给,稳定农产品价格,创新鼓励消费的政策,多渠道促进消费品市场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徐连仲 《经济纵横》2000,(12):28-30,64
今明两年我国消费品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发国债、调整居民收入政策以及西部大开发和加入 WTO等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增长。 200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将保持2000年的水平。城市消费市场稳中有旺,县及县以下消费品市场相对低迷。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消费需求呈现速度加快和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对于强化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和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具有积极作用。随着消费刺激政策持续发挥作用,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将继续呈现较快增长,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明显高于去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望提高。建议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强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职能,为广大中低收入家庭扩大消费创造条件,建立消费长效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10.
女性消费品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状况下,拓展女性消费市场,发展女性消费品产业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可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对城市女性消费特点和女性消费品市场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的如何抓住商机、把握女性消费品市场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1.
城乡居民消费取决于两个视阈的特征:消费波动和消费增长。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促进消费增长,但效果却不理想,而稳定消费作为被忽视的另一个视阈,值得关注吗?本文基于我国省际城乡1985-2011年实际人均消费数据,测度消费增速放缓和消费波动的福利成本,实证分析我国省级城乡层面两种福利成本的大小关系,从定量意义上说明稳定消费为扩大内需不容忽视的新视阈。研究发现,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各省份消费波动的福利成本并不必然远小于消费增速放缓的福利成本,相关参数合理取值范围之内,前者大于后者是更为普遍的情形。因此,稳定消费视阈扩大内需具有不容忽视的政策空间,政府应该在把促进消费增长作为扩大内需工作重点的同时,合理兼顾消费稳定。  相似文献   

12.
哈继铭 《资本市场》2006,(11):54-59
中国经济活动3季度有所放缓,部分反映了2季度为控制投资增速而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政策的效果。GDP增速从上半年的10.9%放缓到1 ̄3季度的10.7%,但出口加速导致贸易顺差继续上升。因此,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而净出口和消费的贡献略有上升。由于美国经济将放缓,预计06、07年中国GDP增速分别为10.5%和10%。投资增速将有所下降,尤其在重工业和房地产行业。但是,在有利的融资条件、较好的盈利能力和政府引导瓶颈行业投资的支持下,近期内投资增速不会大幅下降。消费增长将保持在较快水平,尤其是居民消费将在服务业和高档消费品的驱动下快速增长。出口虽将有所放缓,但贸易顺差仍将维持在高位。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三个明显特点:一是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平稳较快态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9.6%,增速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属快速范围,符合以抑制通胀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要求。二是三大需求均衡拉动。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均处于平稳较快增长状态,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旺盛,民间投资增速逐月加快并明显快于国有单位投资,说明自主增长机制的作用正在增强。三是通货膨胀压力尚未缓解。  相似文献   

14.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3):F0003-F0003
21世纪经济报道1月16日讯:“2009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预计全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51%,甚至更多。”1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创下1986年以来的最高增速。  相似文献   

15.
马玉平 《经济师》2001,(2):149-149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消费是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它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要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就必须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拓宽消费领域,合理引导消费。在当前我国消费市场绝大多数产品出现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的形势下,积极发掘市场潜力,充分满足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努力发掘市场潜力现阶段,我国消费品市场尽管绝大多数产品都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居民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基本上已得…  相似文献   

16.
我国消费品市场从1996年起就进入低谷运行,其增长速度一直没有超过1994年,大量的产品都在低谷中运行。今年的消费品市场将走出这个低谷,大致在5至6月份会产生96年以来的最大回升期。届时,消费品市场将全面回升。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消费、投资、出口被称作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过去的20年中,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在600/0左右,居民消费每增长1%,可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0.5%。不难看出,消费这驾“马车”能否跑得欢,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实力的增长。为…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投资、出口和消费都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三季度数据来看,在出口、投资增速继续放缓的同时,消费的表现仍较为稳定。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81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  相似文献   

18.
一、一季度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吉林省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85.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8%。消费品市场运行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新型零售业态与餐饮业保持较快增长。在整个消费品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各种新型销售业态和餐饮业独树一帜,保持较快增长。连锁超市、专卖店和仓储购物中心迅猛发展,以其优质的服务、稳定的质量和适中的价格吸引了大多数低收入居民。二是农村消费品市场增长仍低于城市。在城市市场相对饱和之后,  相似文献   

19.
清科 《资本市场》2008,(10):106-107
<正>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消费市场持续快速发展,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9210亿元,比2006年增长16.8%,占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8%,今年虽然面临通  相似文献   

20.
农村消费方式是耐用消费品消费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经历从"贫困-温饱"到"温饱-小康"再到"小康-全面小康"的三个发展阶段。该文借鉴西方消费方式的研究范式,从农村消费方式的变迁入手,探求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方式的影响因素和变迁机理,从而得出农村消费方式、农民收入与农村消费增长三者关系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