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朱敏 《财经研究》2006,32(1):44-52
市场开放吸引了大量跨国企业直接投资,也引致了跨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在本土市场竞争的问题。文章构建一个基于比较优势的策略选择模型,来分析跨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市场竞争的策略选择。文章得出结论是:跨国企业依托自身技术优势,选择技术领先战略,侧重高端市场的竞争;而东道国企业依托自身的规模优势,选择成本领先战略,侧重低端市场竞争。最后文章用聚类分析对中国彩电市场中外企业的竞争做出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2.
王鑫华 《经济论坛》2004,(19):59-59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区域的经济交融促使企业间竞争形态由原来的国内竞争、现有产品竞争发展成为国际化竞争与产品、技术、开发能力、企业管理等多层面的全面竞争。企业如何获得持续发展动力,获取竞争优势?或许我们很容易从新产品的不断开发、现有产品的不断升级、新的市场手段、新的经营理念和策略、新的技术方法应用等多个方面给出答案。然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后,中国中小企业在国内市场面对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除了与国内国有大型企业竞争,外商投资企业和国外企业也加入竞争行列。传统的竞争优势受到了新的挑战,出现了"前有狼,后有虎"的局面。探讨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遇到的挑战及原因,研究中小企业竞争力问题,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付罡  安贵鑫  张涛 《经济师》2002,(12):129-130
随着我国加入WTO ,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融合 ,竞争愈加激烈。外商投资企业的增加以及中介机构的进入 ,给国内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文章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风险管理比较薄弱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企业而言,由于国内企业和国际企业的竞争存在着观念、意识、技术、实力和策略上的巨大差距。很多企业的市场份额一步步缩小,很多企业在营销技巧上一筹莫展。于是,营销团队的建设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驾御市场终端,决胜企业市场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基于国际化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以安徽省上市公司中跨国经营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二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探讨企业国际化程度、动态能力、竞争优势(财务优势、市场优势、技术优势)间的复杂关系。结果表明,企业国际化程度、动态能力、竞争优势三者间呈现显著相关关系;动态能力在企业国际化程度与财务优势和市场优势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而在国际化程度与技术优势关系中不存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7.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建筑业面临着全球性的竞争,国内施工企业如何与有着资金、管理和技术优势的国外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的竞争中获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优秀的项目经理以及如何更好地对项目经理进行绩效管理,调动其积极性。鉴于此,本文对建筑企业项目经理绩效管理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企业而言,由于国内企业和国际企业的竞争存在着观念、意识、技术、实力和策略上的巨大差距。很多企业的市场份额一步步缩小,很多企业在营销技巧上一筹莫展。于是,营销团队的建设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驾御市场终端,决胜企业市场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建筑业面临着全球性的竞争,国内施工企业如何与有着资金、管理和技术优势的国外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的竞争中获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优秀的项目经理以及如何更好地对项目经理进行绩效管理,调动其积极性.鉴于此,本文对建筑企业项目经理绩效管理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外资企业具有内资企业无法获得的所有权优势,是实现"以市场换技术"推动内资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成长的先决条件。本文使用1998-2007年我国326696家制造业企业的经验数据,在利用LP方法估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采用一阶随机占优方法检验外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否高于内资企业,并采用分位数分解方法进一步将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进行分解。研究结果显示,外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高于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明显高于港澳台企业与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除港澳台企业在生产率低分位数(20%分位数及其以下)外,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皆具有明显的所有权优势,且在高生产率分位数上所有权优势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ovides a new rationale to examine the two‐way relationship between domest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as well as their impacts on domestic welfare. Our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strategic interaction in cost‐reducing investment decisions between domestic firms and a foreign firm,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mmon factors that are discussed in the literature such as spillovers and technology sourcing. Our results are as follows. We show that domestic R&D investment may either increase or decrease the foreign firm's FDI incentives. Further, depending on the marginal cost of domestic firms, domestic R&D incentives can always increase regardless of the effects of domestic R&D investment on the foreign firm's FDI decision. Finally, we find that domestic welfare improves under domestic cost reduction if the slope of the marginal cost of domestic R&D investment is sufficiently small.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0-2017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不同技术来源对各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考察各所有制企业对外源性技术来源的吸收效率。结果发现,不同技术来源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所有制不同而呈现显著差异。其中,国外技术引进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国有企业没有显著影响;国内技术购买对民营企业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其它类型企业没有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作用,对民营企业没有显著影响;自主研发显著促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而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没有显著促进作用。考察吸收效率发现,不同所有制企业对各种来源技术吸收效率整体较低且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We formulate a mixed triopoly in which one state enterprise competes with one domestic and one foreign private enterprise. The private enterprise can transfer its technology to the private rival, which reduces the rival’s production cost. We show that if the privatization policy is endogenous, then the foreign firm voluntarily transfers its technology. We also show that the foreign enterprise may strategically raise its local ownership shar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xistence of a state enterprise and its potential future privatization serve as an industrial policy that improves the domestic firm’s competitive advantage relative to the foreign enterprise.  相似文献   

14.
王艳丽 《时代经贸》2007,5(9X):117-118
市场全球化使得企业必须重视国内和国外市场上的竞争,特剐是直接投资打入发达国家技术发明中心,跟踪国际新技术发展动态,利用比较优势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适用性技术,将我国的经济发展置于更广阔的空间,是我国企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和剧烈的国际竞争中经营发展的必要选择。对外直接投资、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是一个国家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简略地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现状,着重探讨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外资企业税收优惠的非效率性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中所说的“外资企业” ,是指由非本国常住单位的自然人和法人投资的企业 ,包括由它们独资或与本国企业合资或合作经营的企业 ,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三资企业”。最近 2 0年来 ,这一类外资企业在我国享受到了不少税收优惠 ,这些税收优惠使适用于这些外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和流转税的税率都明显低于本国企业 (许善达 ,1 999)。本文使用数学模型进行的理论分析将说明 ,这样的税收优惠是无效率的 ,其净结果是降低了本国居民所享受的福利。为了能够进行严格的数量化分析 ,我们必须把外资企业税收优惠的影响分成两个不同的方面 :总收入效应和…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探讨外资在华技术创新溢出对内资企业技术进步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外资在华技术创新溢出自身存在单门槛效应,对内资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以行业外资竞争、内资模仿同构和区域知识产权保护为门槛变量发现,仅当外资竞争水平较低、内资模仿同构程度较低以及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大时,外资在华技术创新溢出才能促进内资企业技术进步,且其阈值效应存在行业和企业产权异质性。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tackles the issue of investment and optimal ‘choice’ of market structure for a foreign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MNE) in a newly liberalized economy under uncertainty and in the presence of sunk costs. A minimalist duopolistic model is developed whereby a foreign investor's subjective belief about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policy uncertainty is endogenized as a function of the aggregate output in the tradable goods sector. The main propositions derived from the model are consistent with some unconventional empirical findings in the literature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technology transfer to and crowding out of domestic firms in LDEs.  相似文献   

18.
我国FDI和O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国内外有关国际直接投资渠道的技术溢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测算了1994—2008年我国以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反映的外国R&D资本存量,并建立了R&D溢出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内R&D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且国内R&D资本的作用更大;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微弱的阻碍作用。因此,在政策层面上应继续加大国内R&D支出,加强外商直接投资,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以推动我国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valuates various channels through which foreign technology diffuses to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of developing economies. These economies undertake virtually no own R&D, so they rely on foreign technology to a much larger extent than developed economies. We investigate the direct effect of foreign R&D, as well as technology embodied in imports of intermediate and capital good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n the growth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value added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of 32 economies during 1965–92. We find that foreign R&D typically has the biggest positive impact on domestic productivity and value‐added growth. Imports of capital good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lso play a similar role, but their effect is of smaller magnitude and is not always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20.
全球经济大变局背景下,中国“走出去”企业的全球优化布局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有效发挥至关重要。基于技术势差视角构建“走出去”企业与当地企业间的技术扩散吸收模型,探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发生机理,并以2005—2019年78个经济体为样本,对理论命题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中国OFDI能够对本土企业技术进步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存在时滞性和阈值效应:当国际技术势差过大时,“走出去”企业难以通过技术扩散获取新技术,无法实现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反哺;只有当中国与东道国的TFP比值处于合理区间时,才存在显著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此外,加快技术积累和其它渠道的国际技术溢出也是推动本土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