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基于产业生态周期的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生态周期评价原理,采用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2000年以来我国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所发生的并购事件对不同产业生态周期和并购类型公司的经营绩效影响。实证发现,产业生态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不同类型并购的绩效:成长期产业中的公司并购绩效表现较好,其中纵向和混合并购绩效表现最好;成熟期产业中的公司并购绩效表现比较稳定,其中横向和纵向并购绩效表现最好;衰退期产业中的公司并购绩效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在竞争全球化、客户需要多样化的大背景下也面临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这个双刃剑,它在迫使企业运用更有效的管理方法的同时,也给供应链中各成员间信息及时传递和流程优化提供可能。供应链整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使供应链上不同成员的信息、资源进一步的得到有效利用,有助于更高效、及时的满足客户需求,主导企业通过供应链整合在一些因素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下提高了绩效。  相似文献   

3.
企业并购后的切入点——人力资源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并购整合层出不穷,并购者追求的目标和方向是并购后公司的绩效改善。但现实中,并购失败却是普遍存在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李杰 《时代经贸》2011,(2):85-85
企业并购是一项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商业行为,许多企业希望通过并购转嫁产业危机,规避投资风险,化解企业债务,扩张企业规模。企业并购也是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资源的手段。中国正在步入经济全面开放和全球化的时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结构性转变,必然导致全国性的产业整合与企业重组,形成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  相似文献   

5.
孙悦  洪勇 《技术经济》2024,43(2):68-78
跨国并购被认为是后发企业获取创新资源实现技术追赶的有效捷径。对被并方资源形式拥有并不等于技术能力提升,有效内化并购资源才能支持后发企业技术能力跃升。但文献对“并购-技术追赶”的资源整合的动态机制缺乏充分理论解释。将沈阳机床并购德国希斯的整合实践作为案例样本,借鉴与组织技术转移和创新关联性较强的“智力资本”概念体系,探索基于并购的“智力资本整合-技术追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基于并购的技术追赶遵循“吸收模仿-集成创造-主导领先”发展路径;(2)“并购追赶”导向下智力资本整合呈现“人力资本整合主导-社会资本整合主导-组织资本整合主导”演进轨迹;(3)智力资本整合效应呈现“逆向吸收效应-多元融合效应-能力重构效应”动态转变。  相似文献   

6.
我国许多企业在跨国并购成功后,终因在整合过程中的失败而黯然退出.这些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就是企业生命周期的吸引与冲突.企业生命周期要求在整合过程中要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要完成的任务和要避免的问题,以最终实现达到生命周期的平衡和建立新组织秩序的整合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跨文化整合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跨国并购的实践显示,整合是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成败的关键,而文化整合则是核心命题。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整合不仅面临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博弈,而且还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阻碍,即“双重异质文化”的抗阻。同样,“双重异质文化”在碰撞的过程中,相互识别、相互交融,存在孕育新企业文化的内在机理。本文尝试运用理论分析与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对跨文化整合绩效及协同机理作一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笔者以2005年A股市场发生不相关并购的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财务指标,应用因子分析法,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笔者从核心竞争力的视角,对样本企业进行划分,研究它们进行不相关并购的绩效表现。研究发现,具有成熟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进行不相关并购后,其整体发展较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5~2007年发生并购的171家A股并购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非参数回归方法就企业资源与并购后的绩效、绩效改善程度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并购企业人力资本对并购后的绩效存在总体为正的显著的阈值作用;物质资本不仅对并购后的绩效及绩效改善程度存在阈值作用,还通过与股权集中度的显著负向交互作用影响并购后的绩效及绩效改善程度。此结论为并购绩效实现过程中不同资源要素的非线性贡献机制以及大股东对企业资源的掠夺行为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形成机理探究——基于关键性企业的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认为,虽然不同的产业集群有不同的形成路但关键性企业却是任何集群形成的基础.某一特定区域内新集群的生成由关键性企业的区位选择,或其组织和运作内外部资源的能力,以及与之有关的企业家活动等因素而决定.  相似文献   

11.
外资并购在我国普遍受到优待,然而随着我国跨国并购市场的日益开放,正确审视外资并购与民营并购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迫在眉睫的热点问题。笔者以外资和民营并购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两种并购方式下目标公司长期和短期市场绩效进行了比较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外资并购短期绩效显著高于民营并购,外资并购长期绩效显著低于民营并购。这不仅有助于正确评价外资并购和民营并购的绩效,也有助于揭示我国未来的相关并购政策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文章借鉴战略绩效管理思想,构建企业并购战略绩效评价体系,并对联想并购IBMPC业务的战略绩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战略绩效比单纯的财务绩效评价全面深入,联想并购后的财务绩效表现良好,但综合考察内部运营流程、客户和学习与成长等指标,并购绩效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盛行,跨国并购和整合发达国家企业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重塑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方式。然而,面对与发达国家企业在制度文化、战略资产、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企业如何通过支持性合作模式实现高效整合,仍未得到充分的理论解释。本文基于资源行动视角,以中国家电领军企业海信集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海信跨国并购后整合TVS和Gorenje的嵌入式案例研究,探讨跨国并购后如何采取资源行动策略以形成支持性合作模式,进而实现高效整合。研究发现,第一,跨国并购后整合中的资源相关性可以解构为资源可转移性和资源互补性两个维度,并在不同类型的跨国并购后整合中呈现出差异化特征;第二,由于并购双方资源的可转移性和互补性特征差异,并购企业分别聚焦于整合中的资源嵌入和资源桥接,采取不同的资源构建、资源重组和资源利用等行动策略;第三,在不同的资源行动策略下,并购企业分别形成了驱动型和联动型两类支持性合作模式,实现跨国并购后的高效整合。本文形成的理论机制对理解中国企业独特的跨国并购后整合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响应了近期学者对研究如何实现新兴市场企业跨国并购后有效整合的呼吁。  相似文献   

15.
基于核心企业的产业集群演化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程 《当代经济科学》2005,27(6):102-103
目前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几乎都是从宏观层面对产业集群的产生、构成、特征和优势等方面进行,缺乏对具体产业集群的形成、演化及竞争力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拟从企业微观层次探索基于核心企业的产业集群形成演化机理.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的绩效创新中,社会资本、知识整合的重要性日趋明显。本文主要论述了社会资本、知识整合和企业绩效创新相互间的关系及如何在基于社会资本、知识整合策略之上提升企业绩效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外资从分散地并购国有企业,发展到目前有战略目标、系统性地并购。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只有较少的财务并购,绝大多数都是战略性并购,由此,外资选择在各领域中占龙头地位的优质国企作为目标公司。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创新性地将供应链整合区分为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和客户整合,将企业绩效区分为供应商运作绩效、客户运作绩效和经营绩效,从而将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从传统的二级供应链中的二元关系扩展到三级供应链中的三元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通过供应链整合提高企业绩效的理论框架.针对中国164家制造企业调研数据进行了科学的调研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的整合,有利地推动了供应商运作绩效的改善;客户整合在提高客户运作绩效上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外部整合与供应商运作绩效之间发挥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金蓉 《经济师》2008,(2):19-21
在企业并购整合过程中,如何实行过程控制,使得企业顺利迭到并购初衷,完成并购整合是企业治理中的难点。为了实现并购目标,在整合的不同阶段,企业必须采用有效的、分重点的评价体系来判断企业整合进程中的价值变化情况。文章从整合评价的角度出发,对并购各阶段的整合重点进行分析,据此提出了一个动态的PMI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谈评价指标体系时联想并购IBM PC业务进行了阶段性评价。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