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当代中国私营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必然性及现实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代中国并不存在劳动者被剥夺或劳动者同其生产资料所有权相分离的过程,但却存在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前提与起点的资本原始积累。这种原始积累在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不仅具有历史必然性,而且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与条件。 相似文献
3.
根据《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理论,将资本的原始积累同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相比较,可以得出结论认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本质是生产力的积累,其途径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内涵于社会主义原始积累,但其非公有制经济的本质属性又天然地使民营经济负有不可推卸的“原罪”.中国当前应采取灵活的方式惩罚民企“原罪”,并加强政府的自我监督与约束,以防止国有资产的进一步流失以及私产对国家权力的渗透. 相似文献
4.
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建立的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改变传统体制下的所有制结构,大量的私有资本在转型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私有资本的积累与早期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具有相似性:从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看,都是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从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看,都包含了一些非文明的手段。我国的社会性质要求克服私有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非文明问题,以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历史地看私营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原罪\",是不争的事实,但辩证地看又可将其分为合法的剥削行为和违法的\"原罪\"现象。对此,我们不能盲目顺从非理性的大众意识,对私企作出简单的道德评价,而是要与生产方式是否相适应为标准,作出历史的、客观的论证。 相似文献
6.
我国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经济学思考——基于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靠牺牲农业支持工业发展是工业化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方式,从而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但是,西方国家在工业化完成以后推进了农业的现代化,而中国为什么在工业化完成之后没有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呢?本文在追溯资本主义国家原始积累过程和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式进行了反思,并沿着这条主线分析当前的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目前存在外债和外汇储备双高的现象,这个现象是否具有合理性?外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效应,以及对于不同类型国家经济效应的差别体现在何处?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从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视角,以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种不同国家类型出发,利用53个国家的相关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结论显示﹕ 外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具有负效应,但对于其劳动力增长则具有正效应;外债对于发达国家的资本积累具有正效应,但对于其劳动力增长则具有负效应.在上述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注重外债结构管理、完善资本输出途径和渐进开放资本账户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一场金融风暴震撼了全球,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首当其冲,日本也被殃及。中国是幸免于难,还是金融体制的确固若金汤?我们无意对此置啄,只希冀考察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体制改革历程能对我国金融改革深化有所启迪。一、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 相似文献
9.
10.
11.
郑莉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11)
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进入关键时期,各国纷纷通过国内立法来履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欧美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制度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利益攸关,对我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具有重大影响。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气候变化法,应探析他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经验,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气候变化应对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粮食补贴政策是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支持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主要方式之一。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粮食补贴政策有相似之处,但是在补贴模式、依据、标准等方面存在着计算复杂、具体操作不到位等问题,需要在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调整中国的粮食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3.
产业共性技术对于各国产业的快速发展,巩固和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主要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政府对于本国产业共性技术发展的支持。美国共性技术的供给采取"企业+政府"的双主体投资机制;欧盟则通过欧洲框架计划、尤里卡计划等较松散的组织来联合欧洲各国的科研力量,为各成员国提供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日本和韩国政府对于本国产业共性技术的支持主要是通过国立研究机构(如,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来实现的。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存在明显不足,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成立综合性的或行业性的工业技术研究院,专门研究行业发展中重大的、关键性的共性技术,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构建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讨论了城乡分离和城乡融合的条件下劳动力就业是如何受制于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的。研究发现:在城乡分离的状态下,若不存在技术进步,则农业就业比重不会持续下降,而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当出现技术进步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将使经济进入一个高水平的动态过程;在城乡融合的状态下,若加速的资本积累未匹配正的就业增长率,则经济将被导入一个低水平的动态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发达国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念最早出现在发达国家,也在发达国家得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和完善。通过对发达国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特点的总结,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于我国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一直是科技人才聚集地,凭借其优秀的科研环境和教育制度成为世界科技人才向往之地。在人才战争愈打愈烈的背景下,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不仅出台措施加大了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并且更加注重通过科学奖励、产学研合作、国际交流等方式,加强本国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其科教人才开发政策出现侧重对青年人才、独创性人才、面向产业需求的人才及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趋势。通过研究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科技人才开发的政策与措施,揭示其科技人才开发的趋势及特点,以期为我国科技人才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欧债危机后,发达国家依靠紧缩的财政政策来弥补巨大的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各国也进入到了增税周期。发达国家通过强化税制公平、开征银行税、为中小企业和创新企业减税和加强征管的方法来增加税收收入。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应顺应世界税制改革的趋势,借鉴成功经验完善中国的税收制度。同时一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是税制改革的基础,任何税制改革都不应脱离本国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马建新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3):34-38
发达国家的科技和经济能够始终走在世界前列,与它本身的科技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科技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使发达国家的创新机制稳步形成并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科技政策中的共同做法.从中找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模式.以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建设。 相似文献
19.
发达国家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所采用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生态标签工程,给定标准的强制执行、技术援助、三优先政策等策略性理念,值得我国主动学习、细心领会乃至切实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现代经济中,人才资本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资本的利润率,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人才资本的定价问题也越来越受人关注,人才资本定价的扭曲,制约了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合理的人才资本定价需要一个能够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正确评价人才资本贡献的理论指导。本文从人才资本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角度来思考人才资本的定价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