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经济学界大多是把经济领域的活动分为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两个范畴。介于宏观和微观两者之间的经济活动,如关于集团和地区经济的研究,以及由其所产生的结构变化等,往往引起混乱或被忽视。实际上,这部分的经济活动,有独立研究之必要,并可称之为“中观经济”。“中观经济学”的概念,首先是由德国奥埃登堡大学国民经济学教授彼得斯于70年代提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早在1981年,也曾提醒大家注意“中观经济问题”,以此来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对“中观经济”研究的主要对象的确认,目前尚无定论。笔者认…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经济必须摆脱传统数量型增长的路径依赖,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才能缓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着力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逻辑包括历史逻辑、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政策逻辑五个维度。从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出发,主要矛盾的转化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必需从数量型经济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逻辑要求建立以质量为发展目标的价值判断体系,形成现实价值与终极价值相结合的价值判断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路径选择,而最优路径选择应是符合价值逻辑要求的经济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三大系统之间质量的耦合与互动。最优路径选择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又具体表现为微观质量、中观质量和宏观质量三位一体的实践逻辑。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逻辑的关键在于建立以创新驱动政策、结构协调政策和质量变革政策为核心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王军著《关贸总协定与中国经济》一书,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系统、深入地分析了关贸总协定同中国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和谐社会的视野,从西部地区资源型企业这一微观层面出发,通过结合其宏观环境和中观环境分析,探索"点"(微观层面)、"线"(中观层面)、"面"(宏观层面)相结合,突出微观层面这一重点的西部地区资源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系统模式,为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创意经济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文化传承的动力、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各国对创意经济的理解和对创意经济理论模型的构建也越来越清晰和具有深度.本文在传统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对创意经济的内涵、范畴和关键点进行了综述和探讨,提出创意经济不仅是经济现象,还是包含社会、文化和环境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系统;它不仅是宏观经济特征和方向的体现,也贯穿于微观和中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文章的最后在此基础上为中国创意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傅微 《经济地理》2014,(5):150-154,161
基于荷兰福尔曼和戈德罗恩的以斑块、廊道和基质作为景观结构要素的研究视角,从宏观、中观、微观三种尺度阐述荷兰传统村镇景观格局特征及发展过程。宏观尺度(省域)是基于土地原有格局发展的农业景观宏观格局,中观尺度(小流域)是沿水系廊道发展的景观格局,而微观尺度(村落)则是保持传统村落结构发展的景观格局。研究可为中国在村落改造、乡土遗产景观网络构建以及生态网络保护建设方面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低碳经济的现实问题与运行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研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问题出发,探索了低碳经济的运行体系及其机制,包括低碳经济的宏观管理机制、低碳经济的中观管理机制和低碳经济的微观机制,以便将节能减排的外部性转变为企业成本的内部化,进而提高低碳经济的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下,中国经济快速复苏,企业技术创新愈加重要,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要求愈加迫切.文章梳理了近年来中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制约与影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四大因素,即根本因素、直接因素、关键因素和调节因素,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系统梳理,预测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厘清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逐层突破壁垒、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路径选择.研究有助于提升企业化解重大危机、技术封锁等一系列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夯实企业作为科技与经济重要力量,打通经济双循环.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创新突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对数字经济的概念内涵与核心特征系统总结的基础上,立足"微观-中观-宏观"分析框架,探讨了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微观层面,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关键要素成本递减与网络效应不仅有助于企业实现生产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而且有助于改善配置效率,实现"数量-种类-价格"的多元、动态均衡;中观层面,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产业创新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产业融合效应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宏观层面,数字经济不仅可以通过丰富要素来源、改善要素配置效率和资本深化效应促进经济增长,而且通过技术创新和扩散效应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曲华敏  韩源源 《经济》2015,(1):164-166
"社会学家、经济学家解决的是国家中社会经济领域的宏观问题,而企业家多从企业层面的微观角度去探索思考,银行家则把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结合起来冷静稳健看问题,我把它称作‘中观’思维。多年在金融领域的实践使我养成了用‘中观’的维度去了解社会,观察企业,思考经济,收获颇多。"作为资深银行家的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颜祖旺近日对《经济》记者表示。  相似文献   

11.
开拓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特色和学理依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经济思想围绕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发展这一根本的、核心的问题,开创了以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形成史”为对象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样态,对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理论以及“系统化”结构问题作出系列的创新性探索;以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对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和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问题作出创新性探索;在集中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经济学作出创新性探索。  相似文献   

12.
国营农场体制改革三维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仲伯 《经济地理》1998,18(2):102-107
农垦系统这一特殊经济形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客观上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和社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有经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大变革时期.作为微观经济组织的国营农场应适应新的形势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即在农场内部进行转换经营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企业集团等各项微观、中观改革。体制改革既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也是上层建筑进一步适应的过程、它涉及社会工作、经济活动、微观政策诸方面、因而农场的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农场全方位的改革。对此可从三维结构上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江苏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和未来江苏省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重大问题,特别是从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分析江苏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制约因素,创建基于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江苏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即江苏可持续发展创新理论框架和行动计划。江苏新型可持续发展宏观战略框架进一步落实到江苏生态省与生态城市群发展战略、生态产业发展战略、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中观微观层面,在“生态江苏”的基础上,首次研究提出“可持续江苏”、“循环江苏”、“人居江苏”和“富裕江苏”等新理念和具体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14.
组织抗逆力研究——微观和宏观视角之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逆力研究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微观的心理抗逆力研究和宏观的社区/社会抗逆力研究较为丰富,中观层面的组织抗逆力研究较为薄弱。首先对微观及宏观层面抗逆力研究进行述评,阐释不同层面抗逆力概念的理论内涵及作用机制,由微观及宏观视角出发,分析中观层面与微观及宏观层面的异同,归纳中观层面组织抗逆力内涵及机制。  相似文献   

15.
提出“解放生产力”的命题,表明了解放生产力任务的长期性、改革的重要性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复杂性;解放生产力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横向看是解放狭义生产力、中义生产力、广义生产力的统一,纵向看是解放微观生产力、中观生产力、宏观生产力的统一,核心是解放劳动者;解放生产力有革命和改革两种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的基本形式;我国解放生产力受特有的社会发展阶段、经济基础和经济背景的制约而呈现出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6.
综观人民币升值的讨论,其实质就是要回答汇率变动是否影响就业这一问题。文章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将有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整理,我们发现,尽管研究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已经有不少文献,但是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宏观和中观层面上,对微观层面的研究文献较少。就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效果而言,也是各执一词。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仍任重道远,关键是要弄清楚微观传导机制,以此为基础用于中观和宏观层面分析,形成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张謇以状元身份创办经营大生企业系统而成为名噪一时的“实业大王”。对此,史学界已多有研究。但对他在广泛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丰富的经济思想,涉足者尚属鲜见。故此,本文试图对张謇经济思想的发展道路,作一概括,以求抛砖引玉。并作为笔者探研张謇经济思想的开端。  相似文献   

18.
涟水县生态农业功能区划与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涟水县生态农业建设的功能分区,即城郊生态农业区、废黄河生态农业区、盐河生态农业区,以及生态农业建设的实绩,同时指出了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现有低碳经济和低碳发展理论研究,从能源消耗情况、温室气体排放、节能减排技术等三个方面分析,目前中国商业低碳化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为此,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构建商业低碳化发展模式,即政府的规划与引导、商业企业的运作与实施、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尤为重要的是,应就实现中国商业低碳化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高经济增长环境下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现象始终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从八个视角梳理了国内外学者解析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文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与趋势进行了探讨。文献分析的启示是,后续研究应该对众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下进行综合分析。另外,还应该从微观主体以及中观产业的视角,探究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