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主论坛第一时段,围绕经济形势与展望和通胀趋势与对策两个议题展开讨论。认为新兴经济体发展势头良好,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了活力,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性通胀,加上欧债危机、中东紧张形势和日本地震等因素,使全球经济仍未摆脱金融危机阴影,经济复苏风险犹存。因此,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扩大合作,控制通胀,实现全球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春伊始,当人们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放缓倾入越来越多的关注时,为了应对通胀压力上升、经济潜在的过热、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等,中国强调货币紧缩成为金融市场的另一个担忧美国已摇摆于衰退边缘、外部需求正在放缓之时,中国政府今年进一步采取紧缩措施,增大了经济下行的风险,过分紧缩可能会导致中国经济严重减速,使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动机-中国和美国同时熄火.  相似文献   

3.
2007年,全球经济局势相当不平静,全球股市、债市、汇市、期市跌宕起伏。新兴市场国家经济飞速增长,成为一大亮点。而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则因美国次贷危机遭受了重创,并带着遗痛来到了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出现分化:美国大幅放缓,欧盟平稳过渡,日本再现疲态,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增长。目前,全球通胀压力正在上升,金融风险也在逐步加大,一张经济"黄牌"显然已经摆在了世人的面前。  相似文献   

4.
通货膨胀治理与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有关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07年以后,由于美元的不断贬值,推动了国际石油、大宗商品和食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向各经济体输入了通货膨胀,并进而促使全球步入了"高通胀"时代。受到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当前美国、欧元区和德国的通货膨胀率均已到创纪录的高水平。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仍能维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普遍都面临较高的通货膨胀压力。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在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的同时,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也明显上升,出现了从"高增长低通胀"到"高增长高通胀"的转变。在全球物价"涨声一片"的背景下,中国既要避免输入型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结构性物价上涨可能引发的明显通货膨胀,必须多管齐下,进而在抑制经济过热与物价上涨压力的同时,有效实现其经济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5.
张志标  戴磊 《时代经贸》2012,(14):76-76,79
1.中国经济内外失衡与潜在通胀压力 一般来说,通胀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具体从需求侧理解,中国经济增速长期超过潜在增长率水平,城市化的持续推进与相关投资过热,以及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比如为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反危机政策)等均成为引致通胀的重要原因。下文将从经济过热与流动性过剩两个角度分析我国通胀压力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随着CPI的节节攀升,以及居高不下的房价和宽裕的流动性,我国经济的通胀压力骤然增大。同时受北非中东局势紧张影响,国际油价呈快速上涨之势,国际油价继2008年10月之后首次再冲三位数大关,创下2008年8月以来收盘新高,给缓慢复苏的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7.
陈希琳 《经济》2013,(5):112-114
自去年年底以来日元持续贬值,一些嗅觉敏锐的套利者将目光投向日元。而为了实现2%的通胀目标,日本央行再次实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其向市场注入的流动性大约是美国QE3的2倍。这场由美国牵头的货币宽松或将继续加剧全球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全球通胀预期仍然不减。此前,《经济》杂志已经向有10  相似文献   

8.
《新经济》2011,(5):28-30
此次日本大灾难,对于日本来说,由于债务水平过高,人口老化,日本长期展望将很不乐观。对于全球来说,日本遭灾将导致其大量减少购买美国国债,将使得美国国债市场在未来受到较为严重的冲击,也会进一步加重全球的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9.
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爆发以后,全球经济直线下滑,各主要经济体重拳出击振兴经济,纷纷采用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并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根据长期AD-AS模型和短期AD-AS模型我们可知道,在短期内,积极的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能够扩大需求,拉升经济,但是长期的AD-AS模型也告诉我们,经过短期的过度,产出恢复到充分就业的状态,扩张性的政策只会带来物价的上涨。在全球美元泛滥的背景下,给我国带来较大的输入通胀压力,但同时本国的扩张性政策带来的通胀也开始显现,并且随着2010年工资的大幅上调,刺激物价上涨到新的高点,本文就旨在通过工资价格螺旋模型来探讨在此背景下物价上涨的特点,以及结合央行近期的治理措施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经济视角》2007,(7):1-2
目前,世界经济已步入温和通胀和加息周期,过去10年来全球经济在低通胀基础上稳步增长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事实上,自去年以来,随着全球多种商品价格的上涨,全球经济所面临的通胀风险在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1.
根据宏观经济数据实证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中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结论为扩张性货币政策总体无效。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增加货币量的中间目标没有达到,降低利率的中间目标效果不显著,但形成通胀预期、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旨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最终目标没有达到。由于中国经济未处于衰退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消费投资的短期拉动中起到了配合作用,但信贷过度膨胀,推动产能过剩,形成严重的通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不可持续性并似乎得小于失。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是"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与国际金融大变革的重要年份,全球经济逐步从衰退走向复苏,国际金融领域趋于稳定;在通缩、通胀压力并存的局面下,导致世界各国经济刺激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否退出或进行新的货币政策调整难以决断;贸易保护主义成为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新的障碍;与此同时,多边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和调整也在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3.
输入型成本推动、工资上涨和交易性货币供给增速提高是推动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持续上涨的三大因素。模拟预测结果显示,2011年三季度我国物价涨幅会小幅度回落,但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好转,2011年三季度以后我国输入性通胀压力再度加大,2011年和2012年通胀压力很大,但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人民币汇率升值和提高利率可以有效降低物价涨幅,但也会导致经济增速下降,需要处理好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进一步从金融层面传导到实体经济层面,危机的国际传导效应增大了全球经济的风险,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其中主要体现在对出口、房地产及资产价格等方面.目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着通胀增速过快及经济过热的双重压力,同时人民币又处于升值周期,这无疑加大了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难度.次贷危机也对全球特别是中国的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5.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生活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都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2010年,是经济复苏的开始,也是通胀逐渐升温的一年,房地产价格存在较大的上行压力,如何对冲通胀和货币政策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熨平房地产发展周期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16.
2022年中国经济开始逐步摆脱疫情影响,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经济恢复边际增速下降。在经济回稳最吃劲的节点,美国为了应对通胀压力,自2022年以来连续多次加息,欧美等国加快收紧货币政策,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持续增加。在经济恢复背景下,需要回答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会带来哪些影响,中国制造业应如何应对汇率贬值风险。以珠三角地区为例,从制造品总量和结构两个层面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提出中国需要利用全球金融波动多元差异性,吸引国际高端资本,推进中国经济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17.
过去几年来,中国经济持续两位数高速增长,被喻为全球经济的一个亮点。2007年,防过热、治通胀成为中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该政策一直持续到2008年上半年。奥运后不久,形势急转直下,美国次贷危机集中爆发,在全球经济掀起巨大波澜,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美国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结构性权力使其可以在大规模的资本流入、资产通胀和消费增长的情况下,诱使东亚新兴市场国家建立出口导向型经济,以此巩固其金融主导的经济增长制度。全球信贷危机明确暴露了美国货币霸权的界限,迫使全球政治经济进行深刻的调整。本文通过分析全球经济调整的政治经济内涵,认为美国货币霸权的危机在国内体现为金融主导型增长制度的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则体现为需求不足。通过分析危机对美国资本主义模式、欧元区和中国的影响,认为全球需求不足将会在短期至中期内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以来,多数西方国家经济受到严重通胀、高失业率和巨额财政赤字的困扰,经济增长乏力,甚至陷入衰退的窘境,而美国经济却连续7年多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甚至达到了经济持续强劲增长与低通胀、低失业率并存的理想状态,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认为,美国经济已率先步入了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市场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本文仅在这里就新经济的特征、影响以及发展趋势作一些分  相似文献   

20.
财经人语     
《经贸实践》2010,(12):4-5
成思危:5%的CPI水平不可怕 在近日举行的“国际金融论坛2010年北京全球年会”上,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表示,除了国内经济形势导致的物价压力,输入型通胀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前的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