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碳关税概念出发,分析了碳关税的双重性质。通过建立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将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本文认为碳关税征收后会缩减我国出口贸易和经济规模,导致产业结构向清洁方向调整,一定程度上促进技术进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最后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碳关税是指一国海关对某个特定国家或地区的高耗能进口产品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而特定的国家或地区是指不实施碳减排限额的国家。根据美国众议院2009年6月通过的《限量及交易法案》和《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的规定,美国政府可以对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并于2020年起开始实施。我国目前还没有实施碳减排限额,也属于美国征收碳关税的对象国之一。紧随美国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碳关税问题上动作频频,对本国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的可能性加大。  相似文献   

3.
孙妍  吴江 《发展研究》2013,(12):16-17
随着全球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相应的碳关税措施.碳关税对于各国贸易的影响毋容置疑,碳关税对我国贸易的影响表现在:降低出口贸易总额,改变商品的出口结构,削弱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等方面.为此提出我国应对碳关税的对策:加快环保技术扩散,改进生产工艺、拓宽高碳产品出口渠道、达成区域碳排放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碳排放逐渐从环境问题演变成政治经济问题,碳关税是发达国家推崇的新型贸易壁垒,以此来增强本国产业竞争力,这对于碳排放量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无疑会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本文分析指出,碳关税必将对中国制造业将带来正负两方面的效应,但如能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制造业内部结构、实施贸易政策支持,且调整国际责任,将有助于将碳关税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推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国家出于全球气候变暖和对碳排放的担忧拟开征的"碳关税",实质是一种新型贸易壁垒。"碳关税"的征收将对我国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增加我国产品出口成本,恶化我国出口环境,引起制造业出口额下降,并一定程度上改变出口产品结构和贸易方式。鉴于此,我国应积极利用WTO现有法律机制,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规则和"碳关税"征收规则的制订,大力培育新能源产业,发展服务业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针对个别高碳行业试点征收碳税,从整合供应链入手降低经营成本,以应对发达国家"碳关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全球气候问题日益突出,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发达国家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纷纷以环境保护、低碳经济为由给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碳关税作为一项边界调节机制,适用于WTO/GATT的一般例外条款。根据美国的《限量及交易法案》规定,美国政府将在2020年起开始征收碳关税。在此情形之下,碳关税的征收势必会对中国纺织品贸易造成巨大的冲击。中国纺织业目前还没有实施二氧化碳减排限制,纺织行业科技水平偏低,碳排放量高,研究碳关税对中国传统的优势产业纺织业的影响具有现实参考意义。在分析中国纺织品行业出口的碳排放量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徐雪竹 《经济研究导刊》2012,(22):21+78-21,78
近年来,一些国家打着低碳减排的旗号单方面主张对高耗能产品征收碳关税,引起了国际范围内广泛的关注。碳关税的征收必然带来企业成本的提高、出口的下降,经济发展受阻等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探讨中国如何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发展新能源产业,促进技术进步,培育新兴市场等措施来跨越这一贸易壁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气候”已成为经济真实的变量,碳关税在此背景下步入世人的视野。虽然碳关税还未真正实施,但经济走低碳化道路将是大势所趋。为此,从碳关税对中国外贸影响的两重性,即从碳关税对中国外贸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随后,提出应对碳关税的对策措施,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受到外国的贸易保护也越来越多,碳关税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就碳关税对我国贸易的影响进行论述,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希望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全球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为了应对气候的变化,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此背景下,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提出了碳关税,实为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同时,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的通过使高耗能产品的贸易面临巨大挑战。机电产品作为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自然而然地成为受碳关税影响最为严重的产品之一。文章借助大国关税模型,从局部均衡分析的视角分析了碳关税的征收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相应对策,以应对碳关税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变暖气候危机和低碳经济转型时代的背景下,碳关税概念的提出、深化和发展对于国际贸易现行模式影响深远。本文采用文献分析、规范与实证分析等方法,分析我国出口贸易现状,从贸易规模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确定下一步的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一些发达国家提出征收"碳关税"。本文分析"碳关税"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既能有效规避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又能为全球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如何在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前提下进行碳减排已成为焦点问题.碳税作为一种简洁、有效和低成本的市场减排手段,为各国政府所提倡.据此本文在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对我国开征碳税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碳关税的提出背景、政策意图的研究,对碳关税的实质及国际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且对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以及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碳关税的实质是对本国产业竞争力以及为巩固和加强国际政治话语权而实施的新型贸易保护手段.碳关税政策将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以及整体工业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迫使中国继续加快实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新适应目前复杂国际背景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詹晶 《经济与管理》2011,25(3):78-81
作为一种新型碳排放限制措施,"碳关税"的征收在短期内抑制农产品贸易数量,恶化农产品贸易条件。但是,长期而言,如果农产品出口国应对得当,"碳关税"会通过技术促进、制度约束、舆论导向、环境保护等倒逼机制,反向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中国政府和农产品企业应积极应对"碳关税"的经济效应,大力发展低耗高效的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有机农业,尽可能创造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  相似文献   

16.
碳关税是近年来国际贸易领域新的热点问题,且该问题的提出使气候问题日趋贸易化、政治化。由于各国基于本国的利益,对碳关税问题的立场有所不同,所以国内外学者对碳关税的研究出发点亦存在着差异。力图通过文献回顾,从碳关税的内涵出发,探讨碳关税在WTO框架下的合法性问题,着重对国内外有关碳关税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碳关税的相关理论机制及其经济影响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形成巨大威胁。为此,美国和法国先后提出了以征收碳关税的方式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在介绍碳关税提出背景的基础上,分析碳关税的相关理论机制及其经济影响,并概括碳关税问题的主要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碳关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秀铭 《经济师》2011,(6):56-57
低碳全球化的趋势,迫使各个国家更加注重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影响,提出减少碳排放量的举措。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借"环境保护"的名义推行"碳关税",其目的主要是削弱正在蓬勃发展的竞争对手的竞争实力,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文章分析了美国向中国征收碳关税这一事件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全球环境的恶化使人们越来越关注碳排放问题,发达国家正在考虑通过对不实施减排的国家征收碳关税。从碳关税提出的背景出发,阐述低碳经济背景下碳关税壁垒的相关特征,运用局部均衡法分析碳关税对我国整体的影响,同时也运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测算不同的碳关税对我国工业品出口影响的程度。通过分析发现碳关税的征收将对我国经济和贸易产生重大影响,建议我国企业要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加快研究和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隐形碳关税的形式,就隐形碳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发现,以碳标签、碳足迹、国际生产标准等为代表的隐形碳关税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比碳关税措施的影响要更加突出,不仅提高了出口方的出口成本,更是使得出口方产品及服务市场注入受限,甚至还影响到发展中经济体的低碳贸易话语权的丧失.研究结论认为:中国应该以低碳外贸体系构建为主线来规避隐形碳关税壁垒,推进低碳外贸体系构建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及外贸结构优化.据此,文章建议通过强化立法保障,强化国际合作完善隐形碳关税治理机制,利用好GATT例外条款,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及推进区域价值链体系建设来构筑中国低碳外贸体系,以期为中国低碳外贸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