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战略联盟与企业竞争优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的来,企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竞争的广度和深度日益全球化,企业战略方向面临重大调整。本根据这一时代特点,分析了传统竞争理论与战略联盟理论的主要观点、主张,指出改变传统竞争理论的视角和战略模式,采取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并进一步阐述了战略联盟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实施战略联盟,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战略联盟与企业竞争优势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企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竞争的广度和深主丛球化,企业战略方向面临重大调整。本根据这一时代特点,分析了传统竞争理论与战略联盟理论的主要观点、主张,指出改变传统竞争理论的战略视角和战略范式,采取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并进一步阐述了战略联盟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正确实施战略联盟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中国制造企业背景下,建立了供应链整合构面,提出供应链整合的多维度结构,并测量供应链不同维度对竞争优势和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供应链整合分为:企业内部整合、企业外部流程整合、企业与顾客信息整合和企业与供应商信息整合四个维度。除了企业与供应商信息整合对竞争优势及企业绩效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外,其他三个维度均对竞争优势和企业绩效产生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制造企业供应链整合的因素构成及其对竞争优势和企业绩效的影响,对于进一步研究中国制造企业供应链整合实践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MRPⅡ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RPⅡ是一种集管理、计算机和制造工艺三种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学科;它要求企业依据供需链和信息集成基本原理,追踪内外环境的变化,调整其经营战略,它的主要目的是对生产系统及其经营活动建立一种模型,并通过运行这一模型把企业的制造资源与经营任务需求加以平衡,保证目标的实现:MRPⅡ至力于同供需方互信、互利、互助、互通之歙 和伙伴的建立,体现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的精神,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为主旨,它的推广与应用是现代生产经营微观管理新模式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世界已进入品牌国际化的竞争时代,品牌作为一种新的国际语言进入到千家万户,品牌战略对于中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进行市场跨越、稳固和强化市场地位、特别是参与和赢得国际市场竞争显得更加重要。以品牌来建立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树立企业的形象,是中国企业有效的市场竞争手段,也是中国企业市场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企业需要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世界一流品牌,使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之后也能够成为品牌制造中心。  相似文献   

6.
根据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战略、竞争优势”理论对竞争战略的选择与实施进行了分析,得出企业如何应用战略钟等选择恰当的竞争战略类型,如何集中已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有效实施战略,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比较优势理论对世界贸易的发展影响深远,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比较优势理论在现实应用中显现出一些缺陷。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来看,尽早确立本国的竞争优势,以避免比较优势陷阱的形成和贸易条件的恶化尤为重要。阐述了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分析了中国建立竞争优势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结构效应”应成为探讨我国企业形成国际竞争问题的切入,竞争优势的形成有赖于“企业组织内部结构”和“外部市场结构”的珠联璧合。要获取竞争优势,中国企业必须培植全球观念,强化企业弹性,建立开放的学习氛围,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培养国际型人才,进行战略联盟或组建企业集团;而政府应正确处理好保护与竞争的关系。维持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并为企业竞争培育良好的环境,形成对企业的外部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9.
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将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竞争优势以及企业创新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动态的理论模型。研究认为,企业创新有助于企业竞争优势和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提高,但过高的竞争优势和利益相关者满意度会由于组织惯性和利益相关者激励不足而对企业创新产生负面影响;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内部企业文化,在企业创新与利益相关者满意和竞争优势的互动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建立的动态理论框架,对于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和竞争优势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制造企业服务化趋势的兴起,对制造企业服务的研究也成为一个关键管理专题。文章在现有的制造企业服务化的概念及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制造企业服务化实际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所谓制造企业服务化是指制造企业以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以实现企业的价值和竞争优势为最终目标,将价值链由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的动态过程;其特征主要包括:强烈的顾客导向是服务化的核心特征,服务成为制造企业创造差异化优势的主要来源,服务化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服务化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下固有的激励冲突,服务化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价值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