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轮流出价的讨价还价模型的均衡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ubinstein(1982)给出如下模型:假定有两人参与一块蛋糕的分配,为了方便我们把i=1的人记为P,i=2的人记为N。记蛋糕的价值为1,博弈顺序设定为:P—N—P—N—P—N…,即首先由P先出价,N接收或拒绝,若N接收则博弈结束,蛋糕按P的方案分配,若N拒绝则N出价,此时又轮到P接收或拒绝,若P接收则博弈结束,N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一、二分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例二分法的基本原理如下:设f(i)在区间[i1,i2]上连续,f(i1)·f(i2)<0,且方程f(i)=0在[i1,i2]上仅有一个实根i,则[i1,i2]是方程f(i)=0解的有根区间。取该区间的中点i1'=i1 2i2,计算f(i1'),若f(i1')=0,则可解得方程f(i)=0的解,即i=i1';若f(i1')≠0,则获得一个新的有根区间[i3,i4],其端点之一是i1',另一端点是i1或i2,且有i4-i3=21(i2-i1)。取新的有根区间[i3,i4]的中值i2'=21(i3 i4),如此重复n次,可求得i2n-1相似文献   

3.
1、测量方法 用电子数显壁厚千分尺(以下简称千分尺)直接测量塞尺厚度. 2、数学模型 H=L+δ1+δ2+δ 3+δ4. 式中H--塞尺厚度测量结果 L--测量塞尺片第i点的千分尺的读数; δ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δ2--塞尺厚度不均匀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δ3--测力造成的压陷变形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δ4--塞尺片与平面测头不完全接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计量学中,一般的单方程线性经济计量模型(简称为模型)形如:Y_i=β_0+β_1X_(1i)+β_2X_(2i)+…+β_kX_(ki)+u_i (i=1,2,…,N,下同) (1)式中:Y为应变量;x_1、x_2……x_k为K个解释变量;u为随机扰动项;β_0、β_1……β_k为参数,β_0亦称为截距项,β_1,…,β_k亦称为偏回归系数;N为观察值数。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研究了在定数截尾情形,在序约束λ1≤λ2条件下,两指数总体均值λi的混合估计δia,i=1,2的一些性质,得出了δia的一个子类具有比常用估计Si更小的均方误差,并且给出了δia对Si的渐近效率以及混合估计类中的可容许类,i=1,2;其次研究了两均值关系的假设检验及检验统计量功效的随机模拟结果,检验问题为H0:λ1=λ2,H1:λ1〈λ2。  相似文献   

6.
<正>1.从复利谈起 本金p元,每期利率为i,那么一期后利息为pi元。把利息并入本金,得本利和p+ip=p(1+i)元。以此作为新的本金,再过一期,本利和为p(1+i)+p(1+i)i=p(1+i)~2元。依此类推,可以看出:本利和是个等比数列。于是,本金P元,每期的利率为i,经过几期后的本利和为P(1十i)~n”。这就是复利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岩 《价值工程》2012,31(31):241-242
在何种条件下,Sylvester不等式化为等式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利用λ矩阵及其初等变换对应到分块矩阵diag{A+k1E,A+k2E,…,A+ktE}中,使得当k1,k2,…,kt在满足一定的条件时,有sum (R(A+kiE)=R) from i=1 to t multiply ((A+kiE)+(t-1)n) from i=1 to t.  相似文献   

8.
1 测量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为了评定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检定标准的不确定度,首先根据测量方法,建立测量数学模型,即确立液化气槽车的总容量V(输出量)与测量中所测得的圆周C,半圆周Δ,筒长L,封头高度h,板厚δ以及内压力P等输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按照JJG641-90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检定规程:V=πR2L(1+0.95× )+ πR2h(1+0.7× )其中:R= (C1+C2+2△1+2△2)-δ h= -δdV= dR+ dh+ dL+ dP+ dδur(V)=〔2πRL+0.95× + +0.7× 〕dRuL(V)=πR2dL+0.95× …  相似文献   

9.
现有的针对股东积极主义现象的博弈模型讨论了在一次博弈和重复博弈状况下股东和高层经理的最优策略,从而得出结论:股东应当积极干预公司经营和树立严厉监管的"声誉"。另外还发现在激励因素影响下股东监管的必要性与动机都会减少,并进一步得出结论:对股权高度分散的公司,经理持股计划行之有效,但对于股权相对集中的公司,由于股权激励会对股东支付函数产生较  相似文献   

10.
一、盈余反应系数的含义 "盈余反应系数"(ERC) 是实证会计领域的一个专有名词.对其的一般理解来自如下线性模型: CARit=Pit-1+bUXit+eit (1) 其中:CARit表示对证券i在时期t的累计风险调整报酬率;UXit表示市场对证券i在时期t的未预期盈余;Pit-1表示证券i期初股票价格,作为平减因子;eit为随机分布项[服从N(0,σe2)分布];斜率(b)就是ERC.  相似文献   

11.
<正>一、模型和数据本文尝试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来分析个人所得税和社会公平的相关关系:模型一:distcpiit=β0+β1inctotit+β2wthit+β3fetccpiit+β4ratioapit+β5eduit+μit在模型一中,下标i和t(t=1998,…,2006)分别代表第i个省份和第t年,样本包括了全国31个内地省、直辖市和自治区,μ是残差项。  相似文献   

12.
一、单利现值计算公式 中级资格考试用书《财务管理》中介绍的单利现值计算公式(称公式1)为“P=F/(1+ixn)”,单利终值计算公式为“F=Px(1+ixn)”。公式中:P表示现值,又称本金或期初金额;i表示利率,通常指每年利息与本金之比;F表示终值,又称本利和;n表示计算利息的期数。由此可见,单利现值系数与终值系数互为倒数关系,即“1/(1+ixn)”与“(1+ixn)”之积恒等于1。而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财务成本管理》中介绍的单利现值计算公式(称公式2)却为“P=Sx(1-i×t)”,单利终值公式为“S=Px(1+i×t)”。公式中:P表示现值,又称本金或期初金额;i表示利率,通常指每年利息与本金之比;s表示终值,又称本利和;t表示计算利息的期数。这时的单利现值系数与终值系数不再互为倒数关系,即“(i×t)”与“(1+i×t)”之积不恒等于1,除非i×t=0。  相似文献   

13.
李萍 《社会科学动态》2013,(13):194-195
设图G=(V,E)是简单连通图,顶点集V(G)={v1,v2,…vn},度序列d1,d2,…dn。对于顶点vi∈V(G,记N(vi)={v∈V∣viv E}的邻点集,则顶点vi的度di=|N(vi)|。顶点vi的k-度记为d(k)i=Σvj∈N(vi)d(k-1)j,顶点vi的平均k-度定义为d(k)i=d(k)id(k-1)i,这里k是正整数并且d(0)i=1,d(1)i=di=d(1)i设ρ(G)是G的谱半径。在本文中,我们用d(k)i表示ρ(G)的上、下界。从我们的结果可以得出一些已知的结果,并且我们的结果通常比其他结果好。  相似文献   

14.
现有的针对股东积极主义现象的博弈模型讨论了在一次博弈和重复博弈状况下股东和高层经理的最优策略,从而得出结论:股东应当积极干预公司经营和树立严厉监管的“声誉”。另外还发现在激励因素影响下股东监管的必要性与动机都会减少,并进一步得出结论:对股权高度分散的公司,经理持股计划行之有效,但对于股权相对集中的公司,由于股权激励会对股东支付函数产生较大影响,大股东倾向于监管而较少采用股权激励计划。  相似文献   

15.
赵临龙 《价值工程》2011,30(16):310-311
利用不动点理论,给出分式递推数列:an+1=αan+β/γan+δ,n=1,2,…的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形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声誉机制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声誉激励正逐渐成为现代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声誉机制的现实进行考察,然后对经营者声誉激励机制进行单阶段和多阶段博弈分析,进而结合国企实际,提出建立国企经营者声誉激励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张本照  张云龙 《财会通讯》2011,(10):152-154
本文以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为参与人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了农村信贷关系博弈行为和结果。研究表明:多阶段重复博弈中,声誉机制和第三方制约可以实现信贷长期均衡,解决"囚徒困境"问题。不完全信息博弈决定了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的参与并最终建设成多层次、梯度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8.
卢新 《集团经济研究》2007,(10):137-140
一、问题的提出 银行发放贷款的一个必要条件应该是企业投资项目期望收益的最终所得要不低于贷款本息金额,否则贷款就形成不良并造成损失,即项目获得贷款需满足条件为E=∑NN=1PN(K+L)(1+Rn)≥L(1+i),其中K是企业的初始投资规模,L是所申请贷款数量,i为所议价的贷款利率,存在n个相关事件会影响到项目收益的实现,Pn是影响项目收益的各个相关事件的发生概率,Rn是在这些事件概率状态下的项目投资收益率.  相似文献   

19.
唐剑  李宝平 《经济界》2011,(4):55-62
本文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多边声誉机制进行解构,分析了声誉机制在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中的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指出在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下,声誉机制将引致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并提出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实施评价、监督和惩罚能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实施机制的有效实现,应结合我国实际,构建合理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和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不完全信息倾销与反倾销博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倾销与反倾销是国际竞争中的一个典型博弈,假设博弈双方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且局中双方均对博弈策略能正确选择和应对,即为经济理性且擅长博弈,设完全信息市场中有双寡头企业i=1,2(其中企业1代表进口国,记为Ⅰ方,企业2代表出口国,记为Ⅱ方,Ⅰ、Ⅱ方均为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即成本为真实的),记C_i、q_i为i企业平均成本和销售量,P为Ⅰ方市场总销量q_1 q_2的均衡价格函数,双方利润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