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对利益两面性的充分认识,成为构建新儒商商业伦理的出发点;孔子以义制利、"见利思义"的思想提供了构建新儒商商业伦理的具体途径;孔子主张义利统一,呼唤"以义生利""利以平民"的良性循环,成为新儒商商业伦理建构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
“和商”是中国商人生意经的精髓,是所谓“和气生财”、“买卖不成仁义在”、“义利并重、以义生利”.一个“和”字.浸透了中国商业文化的原汁原味。  相似文献   

3.
在国人的淑世、强国思想和近代小说观念的影响下,近代中国出现了以创作旨趣和题材命名的社会小说,并借助报刊形成一定的声势。早期社会小说家出于救世强国的热心,按照他们的救世思想,进行社会小说创作,表达了他们科学救国、改良风俗和恢复道德以淑世的思想。这些思想虽然没能实现,但我们不能无视其存在,这是近代进步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近代文学具有近代性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4.
"财富命定"观念作为人们解答财富的得失与盈亏这一现实关切的古老尝试,以思维方式和结构手段的形式,对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创作和叙事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展开商人财富追逐叙事的商业小说,自萌芽时期开始,便对"财富命定"观念进行着别样的叙事演绎,并经历了发展演变。商业小说之所以热衷于"财富命定"叙事,一是由于叙事者对商业活动中财富的增减等缺乏足够的认知,二是人类普遍的获得神奇力量帮助的原型心理的影响,三是在"抑商"和"罪财"背景下小说作者积极采用的独特叙事策略。"财富命定"叙事对于商业小说的作用可谓是双重的,应全面予以对待。  相似文献   

5.
越南汉文小说虽然移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传统,但它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在小说题材、模仿类别、小说艺术及小说作者等方面。出现不平衡的原因,从小说外部讲,主要涉及越南社会历史状况的特殊性、汉文学在越南的地位,以及文学表达工具等问题;从小说内部讲,主要涉及小说创作传统和汉文小说家创作心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爱伦·坡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以恐怖小说创作而闻名于世,并将神秘与恐怖的文学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被誉为"科幻小说的先驱""现代心理小说的开拓者"等。本文以《厄舍屋的倒塌》《黑猫》《泄密之心》《红死病的假面具》等小说为例,探究了爱伦·坡恐怖小说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征,分析了影响爱伦·坡恐怖小说创作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代表性作家,池莉的作品聚焦于湖北武汉的市民在社会中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大量读者的接受和认可。本文从作品选材、表现意义、艺术手段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其小说中所渗透的大众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创作了一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厚重地方色彩的农村生活题材的小说.从其产生背景、创作概况及特点等方面可以梳理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发展的脉络,进一步确立它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运用其"冰山理论"的创作原则,处理人与自然斗争的这一重大题材,赋予这一题材以丰富的象征意义,使小说表现出的主题远远超出题材本身的内涵,表现了更广大的思想空间.小说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精湛的写作技巧、生动的描写,把无限的意蕴寓于有限的表象形式中,使作品充满着对有限的超越,对无限的神往.  相似文献   

10.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文学史上才华横溢的作家,她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的多部现代主义小说追求心理探索的内倾性特征显著,作品不再着重摹写外部世界的现实,而转向主观精神世界的探索。伍尔夫的现代主义小说对内倾性和主观真实的追求,拓宽了文学表现的领域,变革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模式。  相似文献   

11.
张洁作为当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鲜明"女性意识"的作家,30年来创作了大量的女性小说。透过文本可以感知作家内心深处对中国传统文化挥之不去的固恋,这主要表现在张洁的东方女性情怀、母爱精神、两性守望和儒释道情结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作家张爱玲深谙汉语的声律节奏,她将文学与音乐巧妙结合,以音乐的灵动性和丰富性来形成一种潜在的语言节奏和"抑扬顿挫"的声韵,赋予作品独特的审美感受,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音乐化效果。本文在分析张爱玲小说中音乐的作用的基础上,对其小说的音乐化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东北女作家萧红的作品从来都不回避死亡,她通过对死亡的书写,表现对生命的关注,她的作品都超越了现实、时代的层面,对生死做出深入的哲学思考,为人们寻求一条穿越生死的精神出路。这种生命意识在其小说创作中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东北大地上人们"蚊子似的"死生真相的书写,揭示出生命意识的麻木、愚昧;二是对人们生命意识觉醒的欣喜发现和对其觉醒后悲剧的书写。  相似文献   

14.
明代小说家们摒弃鄙商贱利的价值标准,以新的人生现、价值观为标尺结构故事、塑造人物,较为全面而又直观地展现了商贾的行商际遇、生活情态及其精神状貌.塑造了许多传统诗文里没有、以往小说中罕见的商人形象,他们自强自立、敢闯敢干、精明理智、诚实守信、重情仗义、乐善好施,商人阶层第一次在文学作品里获得了总体性的肯定。同时,明代小说也为中国商业文学研究提供了大量令人信服的观照文本。  相似文献   

15.
先秦儒家义利之辨的目的是为"利"的获取过程注入"义"的道德调节因素,其核心是"重义兼利"、"见利思义",最终价值取向是形成道德主体的理想道德人格和完美的道德修养。在新时期,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过程中,先前儒家义利之辨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以《三言》《二拍》等为代表的明代话本小说,是明代社会发展与商业经济繁荣的典型体现,两部作品均有不少篇目反映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景象,文章通过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对话本小说题材的拓展、商人地位的改变和小说的传播等方面的影响,分析话本小说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论文分析了鲁迅小说讽刺艺术。讽刺在我国较早是作为文学形式的一种,鲁迅本人在创作中就借鉴了古代讽刺文学的一些手法,而且鲁迅对于讽刺有自己的理解,并把它贯彻到自己的创作中。论文概括了鲁迅小说语言讽刺艺术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鲁迅的小说成为当时讽刺小说的代表性作品。  相似文献   

18.
义利之辩不仅是要讨论义和利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应怎样对待"利",在什么前提下取"利",这方面孔孟一致主张见利思义,以利佐义。在这样的价值取向基础上,孟子在继承孔子的义利观后,有所发展,主张尚义贱利,以"义"排他,及将"义"和"利"对立起来等思想。因此,分析孔孟的异同点是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学习儒家义利观的精华,同时,孔孟义利观的真知灼见也对个人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以来,澳门文学界涌动着“现代”、“后现代”的文学意识。一向以写实为主流的澳门小说,屯出现了背离写实的审美观的实验性作品。这些作品的“实验性”主要表现在对原有形式的解构,它们的出现,打破了澳门小说学一的写实局面。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商业经济比之前朝,异常繁荣,商业文化迅速渗透社会各个角落,当然包括文学。在明末清初期大量出现的才子佳人小说也因此而打下了浓厚的商业烙印,考察此类小说,它从创作、刊刻,到阅读、流行无不是商业运作的结果。可以说,是商业文化催生了这一文学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