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基于微观调研数据,使用Mincer方程进行分析,发现企业职工的行业收入差距并不是企业所有制结构差异所引致的,而政府对相关行业的行政垄断是主要诱因。进一步基于2005—2014年省级区域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GMM模型从地方政府行为视角研究行业行政垄断的生成机制,结果发现: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的参与程度以及地方的财政支出压力是影响行业行政垄断的重要变量;在地方政府的保护和支持下,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货币政策对国有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是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主体,财政压力以地方政府行为作为传导变量,对环境污染及其治理效果有深刻影响。实证检验地方政府行为的促污和治污效应对财政压力冲击的响应。结果表明:激励生产型地方政府行为促进污染增加,在财政压力下促进污染增加效应的激化,即压力越大越污染。环境治理型地方政府行为中的环境保护支出对污染治理有效,财政压力对其治污效应有提升作用;排污费征收不治污、反促污,财政高压使其促污效应强化。在财政增支减收、压力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可从治理体制性财政压力诱因、强化对地方政府行为监督和约束以及优化治理工具提升环境治理绩效等方面来平抑财政压力通过地方政府行为引发的环境污染加剧。  相似文献   

3.
从经济分权与行政分权的维度,研究了政府分权的具体效应,并根据我国30个省份1998~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既有的政府治理结构下,经济分权与行政分权塑造了地方政府的增长导向行为,但弱化了对环境领域的治理,从而导致了增长与环境恶化并存。因此,研究政府分权对于了解地方政府行为与转变地方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是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主体,财政压力以地方政府行为作为传导变量,对环境污染及其治理效果有深刻影响。实证检验地方政府行为的促污和治污效应对财政压力冲击的响应。结果表明:激励生产型地方政府行为促进污染增加,在财政压力下促进污染增加效应的激化,即压力越大越污染。环境治理型地方政府行为中的环境保护支出对污染治理有效,财政压力对其治污效应有提升作用;排污费征收不治污、反促污,财政高压使其促污效应强化。在财政增支减收、压力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可从治理体制性财政压力诱因、强化对地方政府行为监督和约束以及优化治理工具提升环境治理绩效等方面来平抑财政压力通过地方政府行为引发的环境污染加剧。  相似文献   

5.
本文引入布雷顿提出的"竞争性政府"分析范式,以俄罗斯和中国为例,分析该范式对于大国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意义,以及这些国家内的空间多样性与地方自主权对建立新经济制度的影响,并试图得出大国内部政府竞争的一些基本规律.本文认为:由于中俄两国存在巨大的空间(或地区)差异,全国统一的经济转型政策将引发各地政治经济不同的反应,而这种反馈差异将促使各地逐渐形成不同的转型路径;同时,转型过程中各地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引起结构变迁趋异,相互趋异的结构变迁反过来又会使地方利益逐渐形成并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银行生态环境建设中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与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生态环境是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博弈分析发现,由于地方政府在银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监管缺失和监守自盗,导致了银行生态环境的公共地悲剧。为了推动银行生态环境建设,从短期来看,首先应让地方政府承担污染银行生态环境的损失,归还给地方政府治理银行生态环境的利益,然后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地方政府污染银行生态环境的概率,提高地方政府治理银行生态环境的概率;从长期来看,应降低地方政府污染银行生态环境的能力,消除地方政府污染银行生态环境的动因。  相似文献   

7.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离不开财政制度的现代化,2013年公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两次突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一重要内容。财政制度体现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之间的关系,也深刻影响着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等各个方面。财税体制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必须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本文主要对近来学者对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的现代财税制度改革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
以地方政府产业用地供给为切入口,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国家高新区设立如何影响地方政府供地行为进行了检验,并分析了国家高新区设立对地区经济增长、创新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国家高新区的设立加剧了地方政府无差别供地的行为倾向,出现明显的"体制回归"现象,且其会因国家高新区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行政等级等存在...  相似文献   

9.
遵循产权结构—行为—绩效的产权经济学分析路径,对国内地方政府主导的度假区治理结构有效性进行了理论解释,进而提出中国旅游度假区治理结构优化的方向。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治理结构难以实现度假区产权的排他性界定,且难以形成效率优先的度假区管理者选拔和退出机制;地方政府治理结构隐含着非对称的度假区产权结构,在畸形激励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缺位的情况下,本届政府倾向于利用度假区稀缺的土地资源获取短期开发利益,度假区发展的长远利益和目标难以得到制度保证。中央政府主导治理模式和外部监督下企业一体化开发模式是中国旅游度假区治理结构优化的两种路径。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誉是政府能够顺利行政的基础,政府只有具有良好的信誉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但是我国政府却存在着政府信誉缺失问题。本文从政府作为管制者而存在信誉缺失的角度,描述并分析了政府信誉缺失的表现、后果以及原因,并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治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家理论和企业理论长期处于隔离状态,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只有融入企业家因素才能更好解释企业的产生和企业内部权威的来源,企业能力理论只有融入企业家因素才能更好解释企业边界的动态变化。基于企业家的视角,企业的本质是企业家实现自身人力资本价值的工具,企业边界是企业家基于价值最大化主动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等教育要获得可持续发展,要做的工作很多。于千头万绪的思路和对策中,最重要的工作还是高校内部的学科建设。从地方院校的主要特点出发,应从学术方向、学术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加强学科建设管理四个方面抓好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3.
试析霍译《红楼梦》的风格翻译的功能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格翻译究竟以什么为标准历来有不同的看法,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以其匠心独运的技巧很好地再现了原作的风格,译者在翻译时,从原作风格的功能或作用出发,即充分考虑风格对于实现原交际者的意图的作用,力求译作的风格与原作的风格在功能上对等。  相似文献   

14.
有没有抽象的一般的道德、有没有抽象的一般人性、有没有抽象的一般的爱等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都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答案。然而,一个半世纪过后,有没有普世价值之争进入人们的视野,因此,重温恩格斯的有关论述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刑事被害人“被遗忘“、“被边缘化”带来了一系列法律和社会问题。影响被害人权利救济的因素既有制度的缺陷。又有客观的障碍。着眼现实,应着力从制度构造方面加强被害人权利的救济,包括:扩大对刑事被害人民事赔偿范围;在刑事司法中应协调公权与私权的行使;建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建立被害人社会援助机构。  相似文献   

16.
论检察委员会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委员会主要具有决策职能、监督职能、调查职能和管理职能。但目前基层检察委员会制度在运行中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检察委员会职能的正常发挥。结合基层检察委员会工作实际,需要在转变观念,完善议案决策方式、严格选任程序、实现检察委员会委员任职资格制度和任职期限制度,加强业务考核和建立监督机制等几方面加强检察委员会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价格传导机制出现了一定的变异,表现为传导的受阻。本文从这个角度分析了当前价格传导受阻的事实,并指出了通涨的现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以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侵犯权益等忽视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与资源稀缺、社会和谐的矛盾更加突出,社会的不堪重负不得不要求企业在关注微观经济指标的同时,也应关注其生产经营的社会责任。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尽快转变经营理念,抓住大好时机,将企业的目标从单纯微观利益目标向"局部利益"与"社会责任"双重目标转移。  相似文献   

19.
欧美诗歌的产生,应先追溯欧美文学的渊源。欧美诗歌发源于3000年前的古希腊文学和古希伯来文化(即《圣经》文化)。如《潘之歌》、《失乐园》、《草叶集》等。  相似文献   

20.
反垄断民事裁决的域外承认和执行并未被包含在现有国家间承认和执行外国民商事裁决的法律框架内,一般情况下当被请求承认和执行的民事裁决所依据的主体争议涉及反垄断事项时,大多不予承认和执行。在对垄断违法行为施以刑事处罚的问题上,对垄断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存在不同的认识,各国对反垄断法的目标定位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目前世界上对严重的垄断违法行为施以刑事处罚的国家并不多,其根本原因是双重犯罪原则的存在。为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审视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规定,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律,迎接反垄断法全球化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