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调查路线和方法 2006年7月份,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牧区经济研究所部分科研人员对呼伦贝尔市四个牧业旗进行为期20天的调研(调研顺序是鄂温克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调研以嘎查为切入点,以户为基本点,涉及牧区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我们在调研中选择较能反映当地情况的两类嘎查,一是较富裕嘎查,一是较贫困嘎查.  相似文献   

2.
牧区牧户生产生活现状及增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雅  文明 《北方经济》2002,(12):21-23
一、调研情况 1、基本情况:2002年4——5月份期间,为了深入了解牧区牧民生产生活情况,内蒙古社科院课题组先后考察走访了内蒙古8个牧业旗(巴盟乌拉特中旗、四子王旗、西苏旗、东苏旗、阿巴嘎旗、东乌旗、西乌旗)25户最基层牧户。调查内容主要有:牧户基本情况(被调查者姓名、人口、劳动力、文化程度)、不动产、动产、收支结构、税费情况、存贷情况、承包至今变化等。从25户的分布情况看,巴盟乌拉特中旗4户、包头市达茂旗6户、乌盟  相似文献   

3.
我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巴彦托海嘎查。鄂温克旗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我所在的嘎查114户,牧民500人。鄂温克、蒙、达、汉四种语言在当地共同使用,主体民族是鄂温克族,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兴安岭腹地和呼伦贝尔草原,历史悠久,民俗独特,民风淳朴,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4.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约束下,如何实现牧民增收,确定适度的养殖规模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本文基于内蒙古6个牧业旗县120户牧户的调研数据,对牧区肉羊养殖规模与成本收益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等规模的牧户更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而打造草原品牌是促进牧区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随着牧区教育资源的整合。自治区各苏木小学和乡中学相继被撤销,并迁移到了旗里或镇里,对牧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方面引起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生态移民扶贫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共有9.8万贫困人口,其中70%分布在生态环境恶劣的偏远牧区。在原来的扶持越来越难以奏效的情况下,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论证,旗委、旗政府于1999年果断对扎嘎斯台苏木(乡)的查干塔拉、阿格腾花、查干诺尔三个嘎查(村)实施生态移民扶贫。 一、生态移民扶贫的实践 (一)移民的基本情况。 迁移牧民分布于扎嘎斯台苏木境内满金茫哈和阿拉迪茫哈沙带腹地,总户数48户,人口 235人,牲畜1000多头只,占有草场30万亩。迁出前,他们使用的草牧场80%被明沙覆盖,植被覆盖度仅20%以下的有限打草…  相似文献   

7.
随着牧区教育资源的整合,自治区各苏木小学和乡中学相继被撤销,并迁移到了旗里或镇里,对牧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方面引起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区自1997年落实草原"双权一制"以来,牧区绝大多数嘎查推行了草场承包经营模式,以牧户为单位,分散经营,极大地带动了牧民的畜牧业生产积极性,使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快速提高了牧区畜牧业生产能力。但是,因我区大部分牧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生态环境极  相似文献   

9.
一、内蒙古农村牧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一)基本情况 机构建设.目前全区县以上114个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2722个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站,全部对城镇各类失业人员和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开放.在全区12127个行政嘎查、村全部配备了劳动保障协理员,基本形成了覆盖盟市、旗县、乡镇(街道)和村嘎查(社区)四级的就业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10.
苏文 《北方经济》2012,(19):33-35
内蒙古牧区是我国传统的五大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既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基地,又是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屏障。作为牧业大区,内蒙古有33个纯牧业旗县,21个半牧业旗县,土地面积97.3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82%。近年来,自治区不断加大对三农三牧的扶持力度,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努力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牧区发展也出现了一些瓶颈,主要表现在:草场退化严重;牧民增收缓慢;畜牧业发展迟滞;  相似文献   

11.
一、调查户经济社会基本情况2004年7月10日至10月初,调研组自行设计入户调查表、问卷调查表走访乌兰察布市1个旗、锡盟3个旗100多个牧民家庭。其中挑选了最具代表性的28户作为典型数量分析。28户的分布为:四子王旗12户、镶黄旗11户、西乌旗4户、阿巴嘎旗1户。从28户总体情况看,人口户均4.6人、劳动力户均2.75人;28  相似文献   

12.
图雅  孟淑红  文明 《北方经济》2005,(11):28-30
一、调查户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2004年7月10日至10月初,调研组自行设计入户调查表、问卷调查表走访乌兰察布市1个旗、锡盟3个旗100多个牧民家庭.其中挑选了最具代表性的28户作为典型数量分析.28户的分布为:四子王旗12户、镶黄旗11户、西乌旗4户、阿巴嘎旗1户.  相似文献   

13.
哈日高毕嘎查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旗西南部,有179户牧民,1999年曾被选为自治区百强嘎查,2001年没有贫困户。在双承包制度下.自然灾害的风险无法被有效缓解,导致了相当数量牧民的贫困。而嘎查基于自己组织优势的努力,使得贫困化趋势被遏制。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牧区实施以草畜双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草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把集体草地经营权承包给牧民,牲畜作价归户,实行牧民家庭经营.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牧民的积极性,推动了牧区经济迅速发展,牧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家庭承包责任制虽然调动了牧民个体的积极性,但是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畜产品销售困难、畜牧业生产资料供应无保障、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不畅以及畜牧业生产中的技术指导缺位等问题,已成为个体牧民无法回避而又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果不能把牧民有效地组织起来,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实现分散、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就无法实现畜牧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15.
走现代畜牧业路子 提升细毛羊产业发展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漠腹部,是自治区最主要的细毛羊生产基地,养羊业一直是乌审旗畜牧业中的优势产业。在牧区,细毛羊产业收入约占牧民总收入的60%,是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我旗细毛羊产业发展中存在诸如总量不足、羊毛细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饲养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现代畜牧业的路子,抓住细毛羊产业发展中人工授精技术的全面推广、配方饲喂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娜仁 《北方经济》2008,(6):81-82
本文结合巴彦淖尔嘎查基本情况,分析了该嘎查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现状,并对该嘎查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过程中已取得成绩、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草场禁牧政策改变了牧民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收入来源。目前,"如何养老"是牧区居民现实面对着但靠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一特殊群体我们理应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走访禁牧户、发放问卷等形式,对牧民该如何养老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尝试构建一种禁牧区居民多元化的养老模式,以实现政府、儿女、社区、市场四方的优势互补,进而满足牧区老人物质和精神等多方面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18.
王雄  史生荣  叶琳 《北方经济》2009,(15):33-35
一、内蒙古西部牧业旗和牧民收入的基本状况内蒙古西部11个牧业旗占地面积为424848平方公里;草原面积为24万平方公里,占全区33个牧业旗草场总面积的42%;截至2008年,西部11个牧业旗总人口120.36万人,农牧民人口35万人,其中,在牧区从事牧业的人口  相似文献   

19.
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位于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山地交界处.是中国北部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旗土地面积1.86万km^2,辖2苏木、3个镇、驻3个国营牧场,2个煤炭企业,有蒙、汉、鄂温克等14个民族,8277户,6.9万人口,其中蒙古族人占全旗人口的39.5%,是一个蒙古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少数民族牧业旗。全旗有嘎查29个,牧户2277户,牧区人口7656人.草原面积1.58万km^2。2006年底全旗草原沙化、退化、盐渍化总面积为70.872万hm^2,占全旗草原总面积的46.85%.其中退化草场面积为57.468万hm^2、  相似文献   

20.
杨亮 《北方经济》2007,(10):26-29
内蒙古在实施国家户用沼气建设项目中。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形成了以沼气建设为核心。集成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技术于一体的六种发展新模式,构建了农村牧区循环经济和生态家园的雏型。放大了沼气建设的功能和效益。成为农牧民致富新的“动力之源”,农牧民建设户用沼气的积极性普遍高涨。同时,结合沼气应用创新发展了多种农牧业产业化模式。笔者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站的同志驱车3000余公里,先后走访了4个盟市、5个旗县区、15个农牧户、5个生态园区,深入采访了内蒙古沼气应用实践案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