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经济》2002,(18):16-17
我省的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特色工业园区这个载体在推进城市化和产业升级,乃至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年以来,重庆、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市纷纷来我省参观、考察,学习我省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特别是河南省三次来我省研究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思路。为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我省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状况,现将河南省计委对我省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考究报告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2.
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 推动区域工业产业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色工业园区 ,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主体 ,以园区为依托 ,促进工业要素集聚 ,提高行业集中度 ,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 ,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产业升级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3.
工业园区是政府合理布局工业的一种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工业企业的集聚。工业园区建设是各国政府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早已存在于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但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浪潮则与20世纪80年代硅谷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最初称科学工业园区)的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今的工业园区建设已成为各国(或地区)政府发挥比较优势,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工业园区建设的热潮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已成为各地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协调之际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比较优势发挥的角度,就工业园区建设提出若干想法,为工业园区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是提升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再创发展新优势的战略举措,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特色工业园区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浙江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和浙  相似文献   

5.
江西工业园区发展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省确立了以工业化为核心,依托工业园区办工业的发展思路,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最近我们就江西工业园区发展问题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全省工业园区发展的回顾和分析,探讨进一步推进工业园区更好更快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2002年以来,在杭州市委、市政府“工业兴市”、“工业立县”战略决策的推进下,我市工业园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各区县(市)始终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发展工业的重要抓手,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工业园区发展欣欣向荣,建设进度快速推进,使之成为新一轮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在新一轮工业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示出它特有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建设和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浙江经济》2002,(18):18-19
自90年代中期温岭的大溪镇率先建设特色工业同区以来,台州市各级政府顺势应时,加快了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过程。目前台州市已建和准备建设的园区有53个,其中省级经济开发区5个,已审批的特色工业园区20个,其他园区28个。目前,除五大省级经济开发区都已开工建设外,其余48个工业园区(含特色工业园区)有31个园区已开工建设,17个园区处于建前准备阶段。这48个园区规划用地总量128660亩,计划总投资127亿元,其中20个省批特色工业园区规划用地总量16517亩,计划总投资33亿元,预计可实现产值240亿元。  相似文献   

8.
日本工业园区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建华 《浙江经济》2003,(24):34-37
为了比较全面、深入地调查、了解日本工业园区(在日本称为工业团地)建设的情况,以“他山之石”加快推进我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今年7月至9月本人专门就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问题赴日进行了调查与考察。50天的考察给我的深刻感受是:战后的日本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工业园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工业园区既是一个高效率的生产基地,更是构成日本整个制造业“大厦”的不可或缺与替代的“基础单元”;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推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是促进和加快我省先进制造  相似文献   

9.
杨自忠 《发展》2014,(10):37-38
正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甘州区顺应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需要,立足现有基础条件和特色优势,把发展生态工业作为发展生态经济的支撑和引领,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以发展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新能源和矿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以科技创新和开放开发为动力,以工业园区和项目建设为载体,着力构建循环工业产业链,推进循环发展和清洁生产,努力推进工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走出一条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生态工业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一、工业园区建设的主要做法。瑞安是温州大都市的南翼中心。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城市化和工业互动发展的连接点,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因势利导,乘势推进,全面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有效地促进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了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张鸿 《广西经济》2013,(12):21-23
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崇左市始终坚持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以工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崇左经济跨越式发展。目前,崇左市共有9个工业园区(开发区),2012年全市工业园区总产值达285.05亿元,同比增长59.60%,占全市工业比重59.8%;园区工业项目投资完成52.46亿元,占全市工业项目投资的30.15%。  相似文献   

12.
青海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工业,出路也在工业,工业发展的抓手在园区。进一步明确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多园、突出特色”的发展方向,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思路,理顺体制,强化功能,充分发挥开发区在全省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推进我省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工业园区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实现产业集聚的有效载体.是推进财源建设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三明市按照“工业立市”的战略决策,市、县两级政府坚持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软环境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工业园区经济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4.
鄞县工业园区建设起步较早,早在1992年就建成了姜山高科技园区、梅墟工业区等工业园区。目前全县工业园区有33个,规划面积达到4.8万亩,园区内企业年产值达到106.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量的18.4%,其产值已相当于浙江省一个中等县的工业总产值,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园区分布比较散,产业特色不明显,原有规划不完善或实施不到位,建设资金缺口大,招商引资工作跟不上以及用地指标紧缺等。  相似文献   

15.
刘亭 《浙江经济》2002,(18):14-15
特色工业园区是浙江的新创举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外延式工业化的迅速扩张,“浙江制造”迅速崛起,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争得了一席之地。但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我省制造业也感受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压力。“穷则思变”,聪明的浙江人适时地创造了特色工业园区这一新创举。1998年.原省计经委提出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以提升工业化、推进城市化这一思路,此后,各地的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利大力支持,并被确定为浙江“十五”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2001年10月份,  相似文献   

16.
吴恒 《广西经济》2007,(10):11-13
一、近几年来我区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情况回顾及经验总结 近年来,全区各级政府、部门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加强领导,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园区建设与发展问题得到了重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初显成效,不少园区的投资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有了新起色,工业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工业项目向园区聚集的趋向明显增强,国内外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已进入或即将进入我区一些工业园区发展,  相似文献   

17.
志丹路径     
志丹县工业园区规模不大,但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是陕西省首批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园区,2011年陕西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十大先进单位。工业园区正在成为志丹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其特色在哪里?走的又是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众所周知,西部百强县的志丹工业是"油主沉浮"的经济格局,但这种局面迟早要改变。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发  相似文献   

18.
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发展深受其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影响。文章从区位特征、政府作用、产业特色、内外辐射及制度文化观念等方面,对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探究,并结合安徽工业园区发展的实例作了进一步理论分析,为推进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全区各地,特别是中西部盟市把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园区和开发区建设,作为推进各地工业化进程,实现"三化"互动,促进地区经济超常规、跳跃式、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 我区工业经济园区的建设,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工业园区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聚集生产要素,形成规模效应,实现工业集约化发展,而且在水、电、路、讯和排污等基础设施方面的集中建设和统一管理,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有利于降低工业发展成本,扩大影响,加大招商引资吸引力.此外,由于工业园区建设的统一规划,还极有利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合理调整、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上的开拓进取,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并推进城市整体建设.  相似文献   

20.
何延锡 《重庆经济》2005,(12):30-31
2003年重庆市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作出了重点支持发展30个特色工业园区的举措。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特色工业园区取得了长足发展,逐步形成以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制造、家电和IT业、装备制造、天然气和盐化工、冶金、建材、服装制鞋等为主导的七大特色产业雏型。尤其是主城区的几个园区无论是建设速度和经济增长水平,都处于市内园区的前列。特色工业园区是工业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平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