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涉外保险足具有某些涉外因素的企业保险,保险合同的一些要素,如保险标的、被保险人、承保风险或者是标的所处位置等具有跨境性质,且保险金额和保险费通常以外币标明。我国涉外保险存在于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两个层面,其发展过程与我国对外经贸事业的发展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的财产保险公司从其经营范围来看没有本质的区别,承保的险种一样,承保的风险也一样,惟一不同的是经营区域有大有小,有全国性的,有区域性的。这种布局在现阶段条款、费率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造成财产保险公司在竞争手段、市场区分等方面都趋于雷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加大改革力度,实施业务创新,鼓励和推动按同质风险划分,组建专业化的财产保险公司。同质风险是指风险单位在种类、品质、性能等方面大体相近,按同质风险组建专业财产保险公司,就是依据同质风险的内涵来确定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经营范围,所谓“专业”体现在保险公司具有与承保风险相应的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如专门承保机动车辆险的公司、专门承保工程保险的公司、专门承保压力容器保险的公司、专门承保高风险的公司等等。建立专业财产保险公司应作为现阶段我国保险市场状况下,对保险公司经营方式的补充,是提高民族保险业竞争能力、促进我国保险市场走向成熟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3.
秦国伟 《发展》2010,(8):68-68
从当代国际保险市场看,保险投资和保险业的发展已融为一体,承保业务和投资业务的并驾齐驱已成为保险业发展的一种潮流。随着承保能力日趋过剩、竞争日益加剧,保险投资不仅是推动保险业前进的车轮,也是弥补承保业务亏损、维持保险业继续经营的生命线。如何控制保险投资风险,提高保险投资收益不仅关系到金融市场的稳定,而且关系到保险业的成败与兴衰。  相似文献   

4.
随着保险市场的蓬勃发展,保险中介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目前,市场发展最快的为保险代理公司和理赔公估公司,而保险承保公估还没有被保险市场广泛应用,事实上,我国保险业务越来越成熟,保险市场越来越规范,保险标的越来越多样化、专业化,那么保险的承保公估业务也就日渐必要。承保公估不仅是保险人所需要的,而且也是被保险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吴铮 《中国经贸》2010,(15):68-69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的业务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规模达到7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96.2%,向企业支付赔款9448.4万美元。其中,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累计实现承保金额676.2亿美元,同比增长179.5%;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实现承保金额52.7亿美元。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占我国同期一般贸易出口总额的22.7%,比2009年全年水平上升4.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内惟一的政策性信用保险机构,为推动国家"科技兴贸"战略的实施,中国信保一直将高科技产业列为重要承保行业,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的承保额从2002年的27.5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46.2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许斌  周静 《中国经贸》2011,(12):56-57
任何"走出去"的过程都是风险与机遇并存,海外投资机会固然很多,但也风险密布。作为中国惟一政策性保险机构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除了已有的海外投资保险产品保证出口企业投资海外的各类权益外,针对出口企业海外销售公司的应收账款风险也有专门的承保模式。  相似文献   

8.
出口信用保险作用的充分发挥,关键在于对承保风险的控制。国家风险是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的两大基本风险之一。国家间战争、地区冲突以及金融危机等的不断爆发,使出口信用保险机构越来越重视国家风险评价研究。国家风险涉及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出口押汇保险、出口买方信贷保险、出口卖方信贷保险、BOT 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  相似文献   

9.
在皮革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必要性的前提下,文章根据温州皮革产业发展现状,探讨构建多层嵌套的皮革产业循环发展模式,即企业层面的微观循环、区域层面的中观循环及社会层面的宏观循环,为皮革产业走循环经济道路提供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靳茂 《中国经贸》2008,(21):63-63
作为国内惟一的政策性信用保险机构,为推动国家“科技兴贸”战略的实施,中国信保一直将高科技产业列为重要承保行业.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的承保额从2002年的27.5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46.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从"北京共识"提出开始,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者围绕"中国模式"的有无、内涵、特征、性质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但近几年关于"中国模式"的研究却表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本文尝试以近三年来的相关文献为分析重点,对"中国模式"研究中表现出的五个重要变化及其特征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述。综观近年来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大体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以探讨"中国模式"的内涵、特点、性质、意义为侧重点,力图解决"中国模式"是什么的问题;第二个层面侧重于方法论,研究者关注的是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方法和视角去讨论、审视"中国模式";而第三个层面则着眼于在更高的层面上反省我们对于自我文明、文化的认知态度,直指中国人自身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这三个层面的研究缺一不可,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将"中国模式"的探讨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2.
神木医改周年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当承认,"神木模式"远非完美,短期内亦难复制,但其在改革思路和制度设计等层面的经验,却值得肯定和借鉴,成为了承载全民梦想的先锋和模范.  相似文献   

13.
郭景顺 《中国经贸》2011,(20):236-237
集团公司由于其业务及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企业内部控制在设计上及实施过程中更加复杂,面临着实践的挑战与考验。企业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有效运行,是企业内控体系实施的关键。集团公司实施内部控制从总体层面需进行管控模式选择、组织结构再造;业务层面具体到对下属单位控制的关键与要点,加强集团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操作性与针对性,有利于集团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促进集团公司的有效运行及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年初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和5月12目的汶川大地震,一年之内发生在我国的这样两次巨灾,造成了惨痛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财产损失,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巨灾风险形势十分严峻,迫切需要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巨灾保险体系。该文通过分析美、日及欧盟主要成员国等的巨灾保险发展模式,并从承保主体和范围、巨灾风险控制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几种模式的比较,从而得出对我国发展巨灾保险的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韩国SKT"导师制"模式与日本NTT DoCoMo"家长式"模式的比较研究得出,现有技术制式的个性化程度、企业市场地位、技术研发实力等要素决定了移动通讯产业内的合作模式;中国移动运营商和终端厂商之间的合作模式应为:前者通过研究市场细分和消费者行为,设计竞争策略、调动渠道商积极性、确定合作层面和深度;后者加强与运营商、SP和CP的合作、加强对渠道的引导、选择与运营商的合作基点等。  相似文献   

16.
文章总结了国际碳交易及其机制,深刻剖析了林业碳汇交易市场的主体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基于林业碳汇交易的碳票市场交易模式,这不仅使林业碳汇交易机制方面的研究从宏观层面拓展到微观层面,还可以为政府制定碳汇交易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和实践参考,并为林业碳票市场实施有效交易进行了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17.
构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的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忠英 《特区经济》2009,(6):297-298
生态工业园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的一种工业组织形态,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层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种重要模式。在园区内通过构建可以循环的产业链、合理运行的模式链、先进适用的技术链,使资源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进行闭路循环,有利于实施节能减排,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是WTO允许的支持出口、防范收汇风险的有效手段。它与普通进出口货物保险不同,普通进出口货物保险是承保自然灾害、意外事的风险,而信用保险主要承保包括政治风险事件、买方破产或者无力偿付债务、买方拒绝受领货物等情况的风险,来补偿出口贸易中的收汇风险损失。  相似文献   

19.
王振宇 《魅力中国》2013,(16):119-119
极简主义设计思想体现在产品的设计上可以从“回归”“删减”“反思”三种角度来理解,而落实到设计影响层面上可以分为三种层面加以说明,区分层面的根据。是观察扳筒主义思维展现于产品设计上的特点属性的结构所得。主观拆解归纳其表现上的结构,并依照层级由内之外的次序区分为:美学层面、认知层面、价值层面上。  相似文献   

20.
杜奎峰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7):73-75
传统观点认为,风险集中所导致的对巨额再保险承保能力需求与再保险承保能力短缺之闻的矛盾激发了风险证券化的产生。与传统观点不同,文章通过对风险证券化传统解释及其缺陷的深入剖析,从企业制度演化效应和全球产业发展趋势的全新视角,在更深层次上揭示了风险证券化产生发展的“双轮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