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儒家文化是宗教还是哲学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去考察宗教与哲学本身的关系是什么。宗教与哲学并不是互不相干的二元对立的两个概念,甚至可以说人类的文化世界是两者交替构造的结果。人类历史人类社会的秩序是稳定、混乱、再稳定这样的螺旋上升的结构。其中宗教起作用的时代是稳定的时代,宗教为社会的稳定服务为社会的秩序提供合法性证明;哲学盛行的时代则是社会动荡失序的时代,这时候原有宗教为原有社会秩序提供的证明不断受到质疑,这质疑就是用理性解构宗教的神性,就是哲学的时代或者说是怀疑主义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规模较大的宗教哲学复兴运动,他们活动频繁、名目较多,创立宗教哲学研究协会、著书立说、与宗教界展开对话等,许多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在宗教哲学方面的独特见解,这场运动为俄罗斯文化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救赎观"是基督教神学体系中的核心思想。救赎观作为一种宗教思想体系,其形成受到了犹太教、东方神秘主义宗教和古希腊罗马哲学的重要影响。基督教充分利用了古希腊罗马哲学的纽带作用,以其作为末日审判思想的理论基础,将众多宗教思想有机糅和并加以创新,加上信徒保罗的改造,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信仰——救赎观。  相似文献   

4.
赵丙海 《魅力中国》2010,(17):200-200
商代是中国青铜工艺最为发达的一个阶段,而青铜器上极为神秘的纹饰,则渗透着重要的宗教思想和政治理念,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纹饰本身的形成有着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集中体现了中国贵族社会宗教哲学、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宗教产生和存在的原因。认为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看,宗教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看,宗教具有存在的长期性;从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看,宗教具有存在的可能性、现实性;从其内因看,宗教自身所具有的适应社会调节能力是其存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班婵 《魅力中国》2010,(3X):214-215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带动了诸如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曾对基督教深信不疑的英格兰民族开始对宗教产生了怀疑并重新思考人的本源问题。同时,时代的发展也唤醒了女性追求平等权利的意识。一时出现了大批优秀的女性作家。但乔治艾略特却因其在宗教和两性关系等问题上独到的见解而于十九世纪女性作家群中脱颖而出,为当时那个迷茫的民族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7.
周琳 《魅力中国》2009,(31):248-248
宗教精神是人类一切精神创造活动的资源,是文化的最高层次。不管是哲学、科学、文学艺术或者是社会伦理很多都是由宗教派生出来的。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宗教即佛教、道教的介绍,浅谈了对中国传统宗教精神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丁奕帆 《魅力中国》2013,(26):51-52
从人类历史的纵向看,科学、宗教、哲学这三者几乎是同时产生的,是人类精神文明最古老的三大组成部分,历史上科学、宗教、哲学混沌一体,作用此消彼长。它们是伴随人类始终的,三者自产生之日起就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小川 《中国西部》2014,(31):18-19
<正>道教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哲学,是传统中国文化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之林中的瑰宝。在中国古代、近代及现代社会中,道教的思想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及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化学、医药学、养生学、军事、社会习俗等诸多领域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道教同整个中国社会一样,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坎坷却依然蓬勃,这就充分证明了它的历史存在是一种时代需求,但道教作为一种宗教、一种哲学、一种文化脉流对现代社会还有影响和作用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我们更关注的是:它对现代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及社会意义何在?每一种宗教从诞生伊始,都尝试着对宇宙观和人生意义构建一套学说,为人们创建一种认识世界并认识自己的理论解说体系和身体力行的人生行为规范。随着时代变迁,人类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不断发展,各大宗教都随之升华或衰灭。道教作为华夏大地上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自然也受到本土经济文化的影响,同时它又反哺本土文化。难怪鲁迅先生说:"中国文化的根柢在道教。"纵观道教发展历史,可以这样认为,它从两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是世界第一大宗教,在其产生后的两千年问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了作为“两希”文化后继者的西方文明,又随着西方文明的扩张而参与了整个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这一伟大宗教的历史背景包含了社会、文化以及宗教和哲学等多项维度。  相似文献   

11.
张燕宁 《魅力中国》2010,(35):127-127,124
宗教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霍布斯政治哲学中的中心论题,也是他所处时代的核心问题。在其主要著作《利维坦》中,他分别研究了国家的起源和宗教的起源,及二者的关系,其中心思想即减少宗教的神性,赋予其两种属性:属人的政治和属神的政治,宗教必然是国家的,其存在的意义是为政治所利用和服务,同时国家也审慎地利用宗教为其统治服务,两者是一种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儒教传入日本一千多年以来,对其政治、法律、文学、哲学、宗教、艺术以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加速了日本的文明进程,并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日本儒学.江户时代是日本儒学发展的高峰期,该文重点阐述江户幕府时期日本儒教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无神论不是以否定宗教的客观功能为使命,而是从哲学上否定神的客观实在性。认为无神论宣传教育就是充当反宗教政治工具的看法是对无神论作用、定位的夸大和意义理解的窄化。如果用这样一种认识的延长线上去设定无神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坐标,我们将重新审视如何建构一条中国路径的关于无神论研究与宣传教育,并同时为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开辟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张琳 《新西部(上)》2007,(9X):251-251,16
中国儒教传入日本一千多年以来,对其政治、法律、文学、哲学、宗教、艺术以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加速了日本的文明进程,并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日本儒学。江户时代是日本儒学发展的高峰期,该文重点阐述江户幕府时期日本儒教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整个中世纪,基督教成为全社会的统治思想。奥古斯丁以柏拉图哲学为依托,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宗教哲学体系;托马斯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依托,把经院哲学推向全盛时期。比较二者的神学思想,可以从中了解到西方宗教哲学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刘芳 《理论观察》2014,(11):48-49
综观俄罗斯文化发展的历史,"白银时代"文学蕴涵着丰富的内在价值,这种价值不但表现为对俄罗斯宗教人学主题的深入挖掘,还表现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纳。这种吸纳有着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并受东方哲学的影响,值得各个领域的专家与学者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为同一著作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译本的同时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理论指导下,文章从语言的发展、文化负载语汇、宗教材料和文化误译等4个方面比较分析Uncle Tom’s Cabin的3个不同中译本,以期对其存在的合理性进行阐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8.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为同一著作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译本的同时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理论指导下,文章从语言的发展、文化负载语汇、宗教材料和文化误译等4个方面比较分析uncle Tom's Cabin的3个不同中译本,以期对其存在的合理性进行阐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9.
马静  敦鹏 《黑河学刊》2009,(4):9-10
信仰是对困惑的终极解释,是对智慧的最高追求。在学理上,信仰并不局限于宗教,或者干脆说是对哲学难题的最后解答。捷克的萨米亚特哲学所提出的信仰观就是这种思想的典型。  相似文献   

20.
李蓓 《黑河学刊》2004,(4):88-91
关于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特别是基督教与近代科学的关系,学术界的看法也不尽统一.流行的看法是科学的发展得益于古典的传统(古希腊传统)而非<圣经>的传统.十三--十五世纪由于基督教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融合而产生的对自然的特殊认知系统和经院哲学的理性唯知主叉,为这段时期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这段时期,尽管双方也存在冲突,但以融合为主.本文将以十三--十五世纪的宗教与科学为背景,以"上帝、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为着眼点来探讨这段时期宗教与科学的复杂关系.同时也触及了人类理性的范围及局限,以及这段时期科学方法与神学方法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