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部农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是西部地区继西部大开发后的又一重大机遇,即西部大开放的机遇,抓住这一机遇,西部地区完全有可能实现转型与跨越式发展。本文在阐述西部农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认为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架构下,西部农业必须确立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绿色主导、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形成西部大改革、大开发与大开放相协同的新格局和"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合作发展"的西部农业发展新格局。即要形成政策开放、市场开放、区域开放的西部农业开放发展格局;改革创新、科技创新、集成创新的西部农业创新发展格局;高效生态、特色鲜明、功能多样的西部农业绿色发展格局;中外合作、区内合作、东西合作的西部农业合作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
永昌县对农业文明迷恋所形成的长期以农业为主导的发展思路,导致了将"发展经济"等同于"发展农业"的惯性思维和行为,使永昌发展速度越来越"漫".只有破除"恋农情结",构建开放型现代经济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民营现代工商业,培养集聚天下财富使永昌致富的观念和行动,才能推动全县形成大商贸、大产业、大财源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周娟 《广西经济》2012,(2):38-39
结合南宁市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抓好"五大转变",强化主导产业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规模经营、设施农业建设、新型农业  相似文献   

4.
背靠大上海,面临大市场,这是松江农业发展的一大优势。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开发潜在的农产品市场,这是松江开展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发展"三高"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创汇农业的"重头戏"。这  相似文献   

5.
智慧农业发展的底层逻辑、现实约束与突破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浩栋  霍鹏  肖荣美  高雨晨 《改革》2021,(11):95-103
发展智慧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国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上已有一些探索,对推进农业生产、产业、经营体系的现代化变革发挥了一定作用,为缓解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约束提供了有效途径.但农业经营主体的应用能力不足、资源投入不足、"产学研"转化机制不健全、关键技术支撑短板突出、农业大数据应用及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制约了智慧农业的推广和应用.以智慧农业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构建符合我国农业经营特征的智慧农业推广体系,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政企协作机制,提高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要完善"产学研"转化机制,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提高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符合智慧农业需要的农业大数据体系.  相似文献   

6.
邹军 《老区建设》2011,(1):28-30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兴国县作为农业大县,在农业发展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自然资源,但在农业发展的实际过程中,优越的农业自然资源与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往往构不成正比关系。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加快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打响"四张名片"、重点建设"六大特色农业"、精心打造"一批优势产业",用城乡统筹统领农业,用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用市场理念经营农业,用新型农户发展农业,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产业化经营,着力构建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云南农业发展水平,为实现全省跨越发展奠定  相似文献   

8.
"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国家可靠大粮仓。"6月26日至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对黑龙江垦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现代化大农业",迅速在黑龙江垦区成为最热门词汇。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生态农业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省,研究其生态农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文章立足于生态文明的视角,结合四川省农业的发展现状,从生态农业的本质出发,对四川省建设生态农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农业主体经营意识生态化"、"农业技术生态化"和"农业经济生态化"三方面的措施,以推动四川省走出一条经济、社会、生态协调统一发展的"绿色农业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期间济南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定在13%。山东是农业大省,济南也把农业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提出了"十一五"发展农业的十大工程:粮食安全工程,品牌蔬菜工程,高效生态渔业工程,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生态农业建设工程,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机装备优化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  相似文献   

1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肥城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围绕粮食、蔬菜、林果等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高效生态特色农业,积极推动农业"新六产"发展,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以产业振兴引领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2.
张舜 《北方经济》2011,(4):69-7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农业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已经成为河南省实现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战略部署。本文着重从调研角度对河南省农业"引进来"、"走出去"现状进行分析,以期做出合理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3.
自工业革命以来,农业被强行推入了落后的时代里,从此便给人一种"传统"、"守旧"的形象。但事实不然,在大数据、物联网的"新农业"概念中,农业出现了跳跃式的发展契机,如何抓住这个契机,让"落后"的农业打一个翻身仗,加强科技创新,突破核心技术是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了《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文章聚焦中央一号文件,在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谈一谈如何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又是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的关键之年。应在切实发挥大数据两大核心功能、加快构建统一的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协同发展条和块两个大数据以及统筹推进农业数字转型和乡村数字治理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宁波经济》2006,(6):9-9
宁波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局是宁波市人民政府直属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负责全市农业机械推广、研发、生产和经营、维修、作业等农机社会化服务以及农机安全监管等工作,肩负着全市农村实现农业机械化、推进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十五"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市农机部门在宁波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努力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之需,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以组织实施"科技兴机、质量安全和农机文化"三大工程为抓手,加快农机科技创新和推广步伐,狠抓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农机安全  相似文献   

16.
<正>巴南区农村面积大、农民人口多、农业比重高,都市效益农业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巴南区注重跳出农业发展农业,探索以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农村社区化"三化"解决"三农"问题。在具体发展路径上,坚持特色效益农业、乡村旅游业和生态养生养老养心业同步发展;在产业布局上,重点发展3个特色产业(休闲观光农业、特色水果、花卉苗木),5个优势产业(优质粮油、优质蔬菜、优质茶叶、特色畜牧业、生态渔业),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成效显著。现已建成"三线  相似文献   

17.
苏林忠 《特区经济》2007,(7):147-149
河南省要在"十一.五"期间实施跨越式发展,由经济大省发展为经济强省,旅游业由资源大省向强省跨越发展。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比重过低,"三农"问题突出是施行上述发展战略的制约因素,也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解决这个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各项农村事业。但人口和资源的矛盾限制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河南具备了发展农业旅游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旅游资源。发展农业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使河南由"大"变"强"的一个科学战略。发展农业旅游要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参与;规划先行,精心实施;保护与开发并重;高端起点,产品独特,拓展旅游功能;将旅游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战略。  相似文献   

18.
刘艳 《改革与战略》2007,(4):110-112
都市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农业.以广州都市农业的发展为例,主要说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怎么干、谁来干和干什么"三大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从而增强都市农业协调城乡发展、缓解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持之间矛盾的作用,最终完成广州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黑河市位于"两大平原"松嫩平原(含嫩江县、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全市总耕地面积2880万亩,农民人均耕地30亩,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黑河市农业基础设施完备,农业技术发展迅速,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生产力水平较高,为了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黑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为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作为"三农"问题的重点,其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非常大。我国农业现代化在"三化"共同发展的历程中,呈现出了落后的局面。因此,研究科技创新对农业现代化影响机制尤为重要。文章运用软件Eviews6,选取1995~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从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生活现代化及农业生态现代化等方面研究,为推进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