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继承阎文政,王发友土地,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但同时,它还是一种资产。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土地作为一种资源,所有权归属于国家和集体,任何私人不得对我国土地享有所有权。我国民法规定:公民个人拥有的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可以依法继承。...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玉江 《改革与战略》2009,25(1):107-109
现行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文章认为,必须坚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明确农民集体的内涵;通过修改相关立法,统一集体土地所有者的规定;建立和健全农民集体的组织机制,落实农民集体的所有权;完善外部保障和监督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对集体土地所享有的权益。  相似文献   

3.
村组整合条件下农民土地所有权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地的多元主体中,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权曾经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要形式。由地方政府推动的村组集体组织合并重组,使得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发生转移。目前,村组合并重组主要有三种形式:合村并组,小集体变大集体;土地股份化,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继受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双放弃,村民变市民。所有权转移对集体组织和集体组织成员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减少农地所有权变革的制度过剩供给的根本途径在于坚持所有权转移的主体意思自治原则。  相似文献   

4.
我国土地有两种所有形式,一是土地的国家所有制,二是土地的农村集体所有制。我国集体土地征用是发生在国家与农村集体之间所有权的转移,它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给予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相应的补偿后,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  相似文献   

5.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农村集体土地上的房屋不需要登记,没有房屋所有权登记制度;对经合法批准建设及历史合法占用的房屋,由土地管理部门登记并发给农村集体宅基地"使用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制度与实际存在着明显碰撞。  相似文献   

6.
最近,《物权法》草案三稿(简称草案)正在全国征求意见。该法是调整各平等主体之问因物的归属和利用产生的财产关系的重要法规,草案第二编所有权第五章专门规定国家、集体和私人所有权,明确国家、集体、私人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所有权人对自己的动产和不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包括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相似文献   

7.
正集体经济并不是走投无路,关键在于要有有效的实现形式。从我国集体经济发展的历程看,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所需要的相关性条件和基础有以下方面:产权相叠。随着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延续并长久不变,集体所有权却处于虚置状态。合作经营使集体所有权有了组织载体,共同体内,农民作为集体的成员享有承包经营权,通过合作经营享有集体所有权,享有相应的收益权。由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相叠加形成的产权共同体,是集体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8.
农村住房产权流转的限制,已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即国家和集体经济组织拥有土地的所有权,房屋所有权人享有土地的使用权。相应地,我国法律一方面规定农民对其房屋享有所有权.可自由处分;但又规定农村房屋原则上只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转让。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主体虚位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集体”是由特定成员依据某种原则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团体,集体所有权是由这种团体整体对财产享有的全面支配权。我国现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中,由于“集体”这一概念的高度抽象性和模糊性而在现实中找不到对应的载体,以及其标志性权能被国家控在手中和大部分权能实际上是由少数农村干部在行使,导致其主体事实上的不存在,即主体虚位,这是我国农村中出现大量侵犯农地现实使用人利益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商法》第9条规定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本条规定是对船舶所有权转让作出的规定,在我国尚未有完善的物权法时,此条规定对于我国船舶物权转让的规制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而今民法典的制定已浮出水面,海商法的修订也已提到议事日程,对于船舶物权转让如何调整有必要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确立了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公民个人所有权这三种所有权类型。集体所有权是以财产归属为中心的立法模式的产物,兼具公权、私权属性。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展开,特别是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需要打破财产的制度、地域限制,重新厘清财产的公、私属性,实现资源配置社会化。就集体所有权而言,需要厘清财产公私双重属性,实现相应的私权功能和公共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历史变迁进行简要回顾,以及对不同改革方式进行优劣评析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不改变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基础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实践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效。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反应出要改变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现代化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果不抓住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这个核心,对农村集体共同共有的土地所有制度进行适应的市场化、工业化组织方式的产权改革的必要性,即将其转变为按份共有的集体所有权制度。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突出存在的"三农"问题,不仅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建设会遥遥无期,而且也会危及我国现代化建设整体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刘刚 《上海改革》1998,(3):18-19
在城镇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过程中,有人提出不得将集体资产无偿分给个人,要由本企业职工出资购买。这种要职工自己出钱购买自己财产的主张,不仅在理论上讲不通,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分担义务。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集体企业共同所有的存量资产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共同共有,其产权不可分割,由集体占有、支配和使用。一部分按份共有,职工按照各自的份额享有所有权,股权归个人所有,由集体占有、支配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已成为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必须破解的瓶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应当参照城镇国有建设用地的改革模式,以提升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为基础,实现农村建设用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尊重土地资源要素的市场价值规律,激发农村集体土地市场经济属性,并尊重土地不可移动的自然属性,是化解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城乡一体化资金,实现城乡结构平衡组团式发展的有效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我国应确立农村土地的国家所有权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洪今 《特区经济》2006,(9):117-118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制度存在一些缺陷,针对这些缺陷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改革方案,其中国家所有农民永久使用的农村土地制度既能保持公有制,又能避免集体所有制的种种弊端,是各种改革方案中最佳的一种。土地国有化的方式总的来说是自然转化即在集体虚置的情况下,国家自然而然地接替这个虚置的主体成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无须向农民购买土地。  相似文献   

16.
王留彦 《改革与战略》2011,27(10):41-44
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限制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出本集体经济组织,但是根据继承法,宅基地上所建的房屋作为法律保护的私有财产是可以继承的,由此导致了房屋所有权与宅基地使用权的冲突与矛盾。同时,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又使我们不能放开宅基地使用权,使其自由进入流通领域。妥善的解决之道是应平衡房屋继承人继承房屋所有权的利益和集体组织对宅基地所有权的利益。“宅基地换房”模式是一个有益的探索,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种冲突。  相似文献   

17.
城镇集体单位提供就业机会功能在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以来,我国城镇集体单位的就业人员数量与份额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镇集体单位是指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包括所有使用集体投资举办的企业,以及部分个人通过集资自愿放弃所有权并依法经工商行政机关认定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  相似文献   

18.
王琤  王丹红 《特区经济》2012,(7):252-254
广州的小产权房发展过程和当地政府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政策上的创新表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的正当性正遭遇质疑,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是农村经济纵深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农村土地改革的趋势。我国法律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简单禁止并非良策,相反应在明确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利性质的前提下,借鉴广州的一些创新举措,循序渐进地取消这些限制,并逐步建立和完善流转机制。  相似文献   

19.
《物权法》经过13年“长跑”,终于在今年的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上高票通过。如何按照《物权法》的规定,准确界定和行使城镇集体所有权,积极推进城镇集体经济的改革发展,笔者提出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20.
阳继宁 《特区经济》2011,(8):236-239
《物权法》关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设计虽然贯彻了公有制,但是纯粹从物权法理论角度看,这种设计是对《物权法》概念和权利体系的挑战,破坏了该法应有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更没有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集体成员权利虚化等问题。应当结合100多年来民事财产权利发展的结果,突破对所有制的狭隘历史理解,赋予集体组织对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将集体成员的权利定性为成员权,并完善关于成员权的立法,这在物权法理论上是可行的,也能解决集体成员权利虚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