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倒按揭”作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一种重要补充,是利用房屋这一固定资产进行融资,以获取固定的现金流用于生活开支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本文从“倒按揭”产品的需求主体角度,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老年人对“倒按揭”产品的需求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倒按揭”产品在中国存在现实需求,但是由于需求主体的有限理性、观念障碍以及产品过于复杂等因素使得“倒按揭”模式在我国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大宣传、政府扶持和金融创新,以推动该养老模式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老年人比例的日益增加,养老问题在我国也日益突出。作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解决养老问题的一种方式,倒按揭制度一经提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批评和赞扬接踵而至。笔者试图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缓解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缓解就业压力、拓展银行业务四个方面论证在我国实行倒按揭制度的必要性。并建议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解决倒按揭制度在我国实行所面临的困难,找到适合我国现状的倒按揭模式。  相似文献   

3.
“以房养老”的提案在两会期间引发极大关注,目前在我国上海、重庆等地已先期试行。以房养老是否真能养老,能否成为我国养老保障新的模式,专家们对此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推行“倒按揭”的必要性和意义,认为“倒按揭”养老模式既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又减轻了国家社会保障的压力,并且有助于形成一种新型的“代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老年人比例的日益增加,养老问题在我国也日益突出。作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解决养老问题的一种方式,倒按揭制度一经提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批评和赞扬接踵而至。笔者试图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缓解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缓解就业压力、拓展银行业务四个方面论证在我国实行倒按揭制度的必要性。并建议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解决倒按揭制度在我国实行所面,临的困难,找到适合我国现状的倒按揭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住房反按揭贷款中,老年人将自有房产抵押给金融机构,在约定时期内,贷款机构定期向申请人发放日常养老的贷款。一旦借款人亡故,贷款机构则用房产来偿还所欠的利息和本金。我国人口正日益老龄化,但由于我国的经济不发达,社会养老仍存在覆盖面小、养老保障水平低、社保基金缺口大等问题,难以满足我国老年人养老的实际需要。住房反按揭贷款无疑可以成为一种理性的选择。本文介绍了美国住房反按揭贷款发展的概况,提出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经验,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住房反按揭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6.
在住房反按揭贷款中,老年人将自有房产抵押给金融机构,在约定时期内,贷款机构定期向申请人发放日常养老的贷款。一旦借款人亡故,贷款机构则用房产来偿还所欠的利息和本金。我国人口正日益老龄化,但由于我国的经济不发达,社会养老仍存在覆盖面小、养老保障水平低、社保基金缺口大等问题,难以满足我国老年人养老的实际需要。住房反按揭贷款无疑可以成为一种理性的选择。本文介绍了美国住房反按揭贷款发展的概况,提出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经验,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住房反按揭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7.
刘芹 《金融博览》2013,(21):50-51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益严峻,近期.国务院公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并按计划在2014年上半年试行推广,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即“倒按揭”将作为养老的补充方式。现实中,各方对试点实施“倒按揭”有何反应?人民银行阜阳市中心支行对此进行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8.
崔兴岩  孙洁  于涛 《新金融》2013,(10):51-55
我国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国家,亟需开拓养老新思路并构建养老新模式,以应对老龄化危机的严峻考验。倒按揭是"以房养老"模式的专有名词,作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形式,国外部分国家已通过倒按揭来保障养老。本文在分析我国老龄化危机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倒按揭对我国养老保障体制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倒按揭能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挥作用的条件,以期能为我国推行倒按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老龄化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应对老龄社会,必须建立全方位的养老法律体系。倒按揭业务通过市场化运行的金融产品,实现住房养老。各国倒按揭业务的运作模式大致有政府主导型、保险公司主导型及商业银行主导型三种,针对我国国情,应当选择商业银行主导型。我国立法应当引入让与担保,以构建倒按揭业务的基础法律关系。倒按揭合同应当设立无追索权、增值分享及回赎权等特别条款。为推动倒按揭业务在我国的发展,还应当设计政府支持、保险公司参与及资产证券化等支撑制度。  相似文献   

10.
林建荣 《理财》2012,(1):53-54
“以房产作抵押,每月最多可得2万元养老金”。近日。某银行的养老按揭贷款一面世,立即引起了各界关于“以房养老”的又一轮热议。北京市民政局网站2011年10月下旬发布的“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也提出“鼓励商业保险企业、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建立公益性中介机构,开展‘以房养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试点业务”。  相似文献   

11.
“以房养老”,也称“倒按揭”、“反按揭”或“反向住房抵押贷款”,是指投保人将房屋产权作抵押,按月从保险公司领取现金直到亡故,相当于保险公司通过分期付款(按月支付)的形式,收买投保人的房屋产权。  相似文献   

12.
孙柏  张怡姮 《金融博览》2013,(20):38-41
9月13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即“以房养老”,又叫“倒按揭”,引发民众的极大关注——有围观者,有赞赏者,更不乏质疑者与鞭挞者。  相似文献   

13.
从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房价持续走高和银行住房贷款增长过快的现象仍然严重。本文认为,我国以按揭房产的市场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按揭贷款的价值是我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政策存在的重大制度缺陷,也是导致我国房地产市场过热、价格高企的根本原因,本文建议,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现阶段,对按揭房产的价值评估应该以成本估价法作为按揭房产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同时参照收益现值法和市场比较法的评估结果,综合考评不同评估方法下按揭房产的评估价值,互相参考验证,取较低者作为发放按揭贷款的价值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产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产品构思:反向抵押贷款,也称“倒按揭”,是以拥有住房的居民为放款对象,以房产作为抵押,在居住期间无需偿还,在贷款者死亡、卖房或者永久搬出住房时到期,以出售住房所得资金归还贷款本金、利息和各种费用的一种贷款。  相似文献   

15.
"倒按揭"、"加按揭"、"转按揭"随着房产经济在波峰与浪谷之间起伏不定,时现时隐。其中"倒按揭"是一个舶来品,因不服水土而销声匿迹。而"加按揭"和"转按揭",早已被央行点名批评,被定性为:"未经批准,银行擅自开办的按揭贷款业务。房地产金融存在的四大问题中,加按揭、转按揭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6.
作为消费贷款鼻祖的按揭贷款早在17世纪20年代便已出现了,“按揭”一词来自旧英语中“Cage”的译音,香港人戏称为“按页码一天一天揭日历”,而现代英语一般使用“MortaRe”,意即抵押。是指按揭人将房产的产权转让给按揭受益人(通常指提供  相似文献   

17.
《投资与理财》2013,(19):112-112
网友玄妙的自己问:一套100万元的房产,如果你办一个10年期的“以房养老”,你每月可以领取3700元左右的养老金。但是,如果你办理10年期100万元的按揭贷款去买房子,你的月供大约为11636.63元。我真的想问一下,这个政策是不是骗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按揭买房成为当代青年购置房产的新常态,而按揭贷款的风险也呈现出时代性的特征。本文将探析金融机构个人按揭贷款风险,以期能够排除隐患,未雨绸缪,促进我国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金融纵横》2005,(4):10-15
一、我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发展概况与特点 住房按揭是一种不动产担保,指房产按揭人(购房者)把房产权益转让给债权人(银行)以作为偿还债务的保证,一旦购房者还清了全部贷款。其所保证的债务或责任也随之解除。房产就归属于购房者所有。与商业银行的其他中长期贷款相比.  相似文献   

20.
刘万 《中国保险》2013,(11):14-15
国务院最近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即"倒按揭",它是指老年人将住房产权抵押给金融机构后,从后者获得老年生存期间的稳定收入流,以实现"以房养老"。老人亡故后,住房产权由金融机构处置变现,或由老人子女购回,实现资金回流。老年人由此可获得较为稳定的保障,但对于保险金融机构,其中存在各种风险应谨慎对待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