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云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而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也是银行业金融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农产品转化为工业品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解决剩余农村劳动力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国务院九部委也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了580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目前这些重点龙头企业大多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解决就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肖忠云  曾辉 《武汉金融》2004,(11):64-64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推动力量。农发行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作为支持对象,不仅有利于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扶持和引导作用,有力地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也有利于发挥政策性金融宏观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4年9月,经银监会批准,农发行开办了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贷款业务。两年多来,农发行宁夏分行通过信贷有效投入,扶持了一批辐射作用大、加工转化能力强、成长性好的,具有明显地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企业(项目)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2006年7月27日,银监会又批准我行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业务范围由原来的粮棉油扩大到农、林、牧、副、渔业整个农业领域,并同意我行开办农业科技贷款。  相似文献   

5.
<正>一、钟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本情况钟祥市现有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7户,被确认为地市级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22户,2006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21户,5000万元以上16户,亿元以上6户。5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固定资产达到4.1亿元,较2004年、2005年分别增加2.6亿元和1.2亿元。仅2006年,22家重点龙头企业就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8000多人,带动农产品基地150多万亩,网络农户14.5万户,全市农民人均受益增收135元。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山东省始终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来抓,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截至2004年底,全省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6822家;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到1089亿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344亿元,利润169.7亿元,上缴税金102.3亿元,分别占全省工业企业的33.3%、21.7%和13.8%;全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6431个,参加农户237万户,占全省农户的11.4%。  相似文献   

7.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的扶持,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旨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统筹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化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对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鹤岗市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近几年来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发展以稻米加工等为主的食品加工业成为与煤炭深加工并重的优势产  相似文献   

9.
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业稳定和农民持续增收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又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在当前和今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酒钢集团宏丰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城市的副食品基地,按照“城乡一体、强化基础、科技创新、特色经营”的基本思路,发展精品农业,先后建成嘉峪关高科技种养殖园、万亩葡萄园旅游观光农业区等园区,带动了农民增收,较好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农业总量投入不足、农业贷款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央行支农再贷款政策的出台,改善了资金供求状况,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农村资金需求大,支农再贷款和农村信用社自有资金仍相对偏少,支农信贷资金仍然短缺。如何进一步加大农村信用社对农业的支持,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关系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农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基础。2009年2月1日,新华社公布了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对做好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文件要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基础上农民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自2009年开始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列为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对象。为了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更加有效地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我办先后于去年3月中下旬和11月初对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4.
2012年3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0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保障农产品供给、维护市场稳定方面作用越来越突出,效果越来越明显。为了解当前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状,我们以通化市为典型案例进行了相关调研。调查显示: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效明显,但制约因素尚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使之在服务农业发展、服务农村繁荣、服务农民增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意义重大。本文以张家口市为例,从金融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了金融创新的瓶颈,并就如何撬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提质提速,带动"三农"经济发展提出了金融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洗脚离田进城打工经商”今天的江西省兴国县农民来说,已成为一种时尚。据统计,到2003年3月底,全县30余万农村劳动力中,已有17万从事第二、三产业,约57%的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大转移,是兴国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兴国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人均耕地不到1亩,农村经济底子薄,技术含量低。尽管多年来政府着力培育生猪、灰鹅、生姜、烤烟、甘蔗等支柱产业,但由于生产规模小,农民增收的步子始终迈不开。从2000年起,该县紧紧抓住城镇化和工业化这两大法宝,成功地破解了农村剩余劳力转移这道难题,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该县多方筹资7亿元,改扩建县城,…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东省烟台市始终把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环节,采取政策扶持、科技推动、资金投入等多种有效措施,推动主导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形成粮油、水果、水产、畜牧、蔬菜五大支柱产业并驾齐驱态势。2012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899亿元,农民人均所得达到11715元。(一)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上世纪80年代中期,烟台市就在全省率先提出"稳一块,活一块"工作思路,打破了以粮为纲生产格局;90年代初期,又在全省、全国率先提出发展"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浙江省浦江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抓住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契机,以项目区建设为载体,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市场农业,有效地推动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为农业综合开发向深度和广度进军作出了有益的探索。2000——2002年,全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任务是改造中低产田5.2万亩,总投资2296.94万元。其中省以上财政资金1066.94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230万元,村及农民自筹资金375万元,其他资金625万元。经过几年的农业综合开发,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抓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产业结构调…  相似文献   

19.
<正>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资源是永胜县的优势资源,而农业龙头企业则是开发和利用永胜县的优势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永胜县始终把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大力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已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带动力和发展潜力的农业龙头企业。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永胜县支行对辖区内27家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了一次调查,就当前永胜县各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融资情况、面临的困难问题等进行深入了解,以期通过更有效的发挥人民银行的职能,为永胜县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从而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调整以及政府政策支持,浙江省一大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脱颖而出,在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促进农村繁荣稳定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来看,农村经营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