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的法律实务存在着对欺诈例外的认定困惑和可能出现欺诈例外的豁免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作用大打折扣。为了更好的发挥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回避风险,除了当事人的事前防范外,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仍需国际统一规定和其他辅佐机制的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2.
赵延波 《商业时代》2007,(27):54-56
信用证在当今国际贸易结算中被大量使用,其巨大的生命力来源于其所具有的"独立抽象原则",但正是这一原则本身所固有的缺陷为其中的一些不法商人的欺诈行为提供了可能。因此,在承认独立抽象原则时不能忽视信用证欺诈存在的实际情况,应允许欺诈例外情况的存在。本文在阐释了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确立和适用基础上,针对我国的有关司法解释,分析了适用这一原则的条件及所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司法实践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信用证的抽象独立原则是信用证制度存在的基石,在承认独立抽象原则时不能忽视信用证欺诈存在的实际情况下,应允许欺诈例外情况的存在。目前,我国有关司法解释对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规定及其不足,尽管欺诈例外原则作为信用证的独立性的例外条款得到了普遍认可。但由于其本身与信用证交易基本原则存在矛盾,应对我国相关立法尽快建立信用证单行立法,并在实践中一定要慎重运用,以期对司法实践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5.
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的一种方式,以其高安全性和资金融通的迅速性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得到了国际贸易合同当事人的青睐,曾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广泛的支付方式,并被誉为“国际商业的生命线”。作用证这种独特的地位得益于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但这一原则极易被欺诈者利用,使得大量的信用证欺诈案件频频发生,不仅动摇了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优势的支付地位,也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公平地进行。尽管现今国际贸易中采用非信用证支付方式占据主流地位,但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出口企业仍主要使用作用证支付方式,其比例高达80%—90%。因此,对于我国而言,遏制、应对信用证欺诈就成了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独立抽象原则”是信用证制度的基础,其以贸易商的诚实守信为制度设计的前提,追求国际贸易的迅捷和低成本.但这一假设是一种理想化的完美状态,实践中资信不良的贸易商蓄意利用这一原则进行欺诈.信用证业务“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成为“独立抽象原则”的有效补充,力求在信用证欺诈发生时实现当事人利益的合理性分配,共同维护着信用证制度的高效、安全运行机制.但实践中“欺诈例外原则”滥用和误用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降低了经济效率也使我国相关银行和法院的信誉受损.本文结合案例,探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和排除.  相似文献   

7.
孙骏华 《国际市场》2012,5(Z1):115-117
由英国商人创造的信用证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支付工具.据有关机构统计,我国银行总体使用信用证业务量已经位列全球前三位.信用证给贸易支付带来快捷便利,也因其固有的缺陷给不法分子实施信用证欺诈制造了机会.笔者从事外贸实务工作二十余载,遇到过一些信用证欺诈案例,从实践中深深感到,面对信用证欺诈应坚定寻求司法救济,运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维护我方利益,不给不法分子可趁之机.  相似文献   

8.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支付方式,被誉为国际贸易中的血液。因为有银行信用的介入其可靠性得到加强,所以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结算采用信用证支付占了很大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