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萌 《东北之窗》2010,(12):24-25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透露.截至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38万亿元,同比增长70.4%。今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规模仍然没有刹住剧增的势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表示.今年前几个月的银行新增贷款中.有约40%流向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些机构指称,"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实际高达14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7月11日发布澄清公告并重申,"14万亿元贷款的算法明显夸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是可控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些机构指称,“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实际高达14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7月11日发布澄清公告并重申,“14万亿元贷款的算法明显夸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是可控的”。  相似文献   

4.
李梦洁 《北方经济》2011,(19):81-82
一、引言2011年6月27日,审计署公布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账单":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万亿元,涉及37.4万个项目、187.3万笔债务。同时审计显示,融资平台公司是地方政府债务的第一大举债主体,2010年末包括贷款、企业债等在内的全部债务余额为4.97万亿元,分布在6576个融资平台公司。但根据央行6月1日发布的《2010年  相似文献   

5.
何谓宏观成本 国务院已经专门下文,彻底清理地方政府平台债务,可见兹事重大。 截至2009年末,依据央行口径统计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3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2009年新增贷款3.05万亿元,按照基础设施项目的正常建设进度(三年)估算,2010年贷款余额或会上升到10万亿元,2011年或有可能达到12万亿元,这是预期内的。  相似文献   

6.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快讯》2011,(26):12-13
地方政府 负债已超10万亿 审计署6月27日发布公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2010年底,有78个市级和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由于偿债能力不足,部分地方政府只能通过举借新债偿还旧债。专家认为,债务总量处于安全区,但局部负债过量不容小觑,今后应尽快推动地方阳光融资制度的形成。同时,应重视债务形成的体制性原因,推进财税体制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宁波经济》2011,(9):3-4
中国人民银行对2008年以来全国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情况的专项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万余家,较2008年年末增长25%以上,其中,县级(含县级市)平台约占70%。央行调查结果还表明,2010年年末,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占当地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基本不超过30%,至于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规模,不久前国家审计署公布了一个数字,地方的债务高达10.7万亿。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从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改革经济体制的决定》,拓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融资渠道成为迫切需要,始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将地方税与国家税分开收支管理,进一步加大了地方政府在"事权"与"财权"上的不匹配,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开始了大规模、实质性的探索实践。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结构看,银行借款无疑是最重要的来源,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余额不断膨胀且运作机制不够规范,地方财政的偿债风险日益加大。因此,梳理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成因对构建健康的基础设施领域投融资渠道、规范地方政府的负债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脉络入手,找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自2009年地方政府被允许组建融资平台发行城投债以来,城投债作为地方政府融资的手段曾经红极一时。高峰时期,2013年6月,全国以城投债为主要形式的地方政府债务达17.89万亿元。2014年8月,预算法修订赋予了省级政府发债的权利,并进行限额管理。2017年5月,地方政府债券余额首次超过国债,成为我国债市第一大品种。截至2021年12月19日,地方债存续总规模达到30.27万亿元。  相似文献   

10.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不断增加的债务负担已经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5月,全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负债规模达5.26万亿元,较2008年初增加了两倍左右。一些地方政府的负债收入比高达3:1甚至5:1,远高于60%的国际警戒线。如何有效化解巨额的地方政府债务、有效降低地方政府的负债率,成为摆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1.
王建国 《上海经济》2010,(10):20-21
近几年,我国地方政府通过地方平台融资和筹资搞建设,一部分省市、区县、甚至街道、乡镇一级政府均产生了不同程度负债,规模达数万亿元。最近中央政府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一国发(2010)19号文》,  相似文献   

12.
王松 《中国经贸》2014,(18):134-134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一些弊端,导致其投融资效果大大减弱。对此,应当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来改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现状,使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渠道增多、负债风险降低等,为更好的进行城市基础设施投建创造条件。股权投资基金是一种长期的、权益性的投资,其具有资金来源较广、操作流程简单、财务费用较低等特点。在地方政府融投资平台中设立,可以使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资金压力、负债风险、融资渠道受阻等问题得到解决。本文就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的可行性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疾速扩张,2011年6月审计署发布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结果》表明,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0.7万亿,比2008年和2009年的债务余额分别上涨23.48%和61.29%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被视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透明度与规范性,推进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进程的重要一环。近日,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与  相似文献   

14.
余子良 《改革》2013,(1):76-81
分税制改革后,"财权上移,事权下移",造成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解决刺激经济所需的财政支出资金缺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与负债规模的爆发式增长的局面。应从地方政府与银行系统两方面入手,规范融资平台运作的各个环节,从融资平台的融资规模、资金流向、还款备付等方面规范与管理融资平台的运作。  相似文献   

15.
"六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有的地方政府负债余额大,有资料估计约为4.1万亿元,其中地级市与区、县两级占61%,约2.4万亿元。这是不是个准确数据,还说不清,因此,要准确地反映,还需要进行一次普查。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是在30年的经济体制转轨中逐渐积累形成的,既有地方政府举借和担保产生的直接债务,又有经济、  相似文献   

16.
《北方经济》2014,(11):33-33
正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林毅夫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是引爆中国金融危机的风险点。目前,大部分的房地产企业和地方政府是通过银行或影子银行融资的,如果它们到期不能还本付息,就会造成一些金融系统的问题。从银行统计角度讲,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不良贷款率只有0.14%,这些地方债务基本上是属于生产性负债。将中国银行间问题与欧债危机进行比较是不恰当的。与欧洲的消费型负债不同,我国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属生产型负债,可控性强。  相似文献   

17.
6月10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下称"《审计结果》")显示,36个地方政府2012年底债务余额共计3.85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12.94%。这次"抽查"是继2010年审计署对全国地方债进行全面审计后的再次摸底。而在上次审计中,这36个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便已占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额(10.72万亿元)的31.79%。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有的地方政府负债余额大,有资料估计约为4.1万亿元,其中地级市与区、县两级占61%,约2.4万亿元。这是不是个准确数据,还说不清,因此,要准确地反映,还需要进行一次普查。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是在30年的经济体制转轨中逐渐积累形成的,既有地方政府举借和担保产生的直接债务,又有经济、  相似文献   

19.
自金融危机后,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4万亿投资计划启动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加快了内需的扩大和银行贷款的增长,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其运作中的问题和风险也与日俱增.文章从分析地方政府融青平台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强调加强融资平台的融资管理,提出促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健康发展的对策,着力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作风险,促其健康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20.
传媒速览     
《浙江经济》2011,(14):12-12
融资平台:击鼓传花何时停 本质是借政府信用寅吃卯粮的地方融资平台,从“4万亿”到保障房,游戏还能持续多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