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前,我国东部陆上油田大部分已进入开发后期,综合含水都已达到80%以上,部分油田已超过90%。随着含水率的上升,采出液总液量也不断增加,能耗随之迅速增长,因而,地面系统需要大量改造或改进,主要问题有:①油气集输和处理系统负荷增大,现有的工艺流程复杂,系统能力不能满足开发后期的生产要求。各油田现有设备主要是针对开发中期的特点而设计配套的,进入开发后期,采出液的乳化特性、介质特性都有较大变化,原油集输方式、设备结构不能适应这一变化的需要。②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是处理量的增加和水质标准的提高,现有流程和设备落后,按常规的处理方…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轻烃回收深冷装置运行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天然气处理能力下降和轻烃收率低的问题。通过分析,找出水化物冻堵、深冷区冷箱堵塞,分离器降液不畅、制冷膨胀比不足、膨胀机运行瓶颈等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提高装置处理量和轻烃收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现行废铬鞣液处理可使用的沉淀剂的基础上,运用电荷效应及高分子吸附层的凝聚作用原理,研究出用硬脂酸钠、聚丙烯酰胺和氢氧化物按一定比例制成复合沉淀剂,用于废铬鞣液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特高含水期深部调剖的实施效果,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调剖和后续的水驱调整组合增效的研究。调剖后,主流线或者非主流线油井单方向适度提液能够增强调剖扩大波及体积的能力,提升深部调剖效果,而且非主流线提液效果更好。主次流线油井均提液或者水井提高注入量对调剖效果不利。建议调剖后尽量保持主流线油井的液量不变,在非主流线方向适度提液20%左右。该技术在胜利油田的成功应用,对特高含水期深部调剖提高采收率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页岩气开发在水力压裂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返排液,压裂返排液具有粘度大、稳定性高、悬浮物多、矿化度高和成分复杂等特点。若不进行妥善处理,对页岩气开发的长远发展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文章详细介绍了北美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压裂返排液Ozonix水处理技术,包括该技术的处理原理、设备流程和现场应用效果等内容,同时与其他处理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主设备在不停车情况下,对其进行清污处理,通过自动化控制从本质是提高酸洗塔的洗涤效果,间接提高反应气的品质,同时增加持续生产的稳定性与设备自主维保的能力,为化工企业设备检修安全得到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处理装置的目的是将天然气通过增压、制冷等方式进行处理,将轻烃分离出来,得到合格的商品天然气及轻烃产品(液化石油气、稳定轻烃)。为提高天然气装置轻烃收率,针对现有天然气处理装置流程、处理气量及原料气组分情况,NP联合站对重点参数、重点设备的精细化运行研究,在低气量下核算装置处理能力,提高了轻烃收率;在气量上涨前,技术人员提前分析、实验,增设凝液回收装置一套,降低压缩机出口分离器温度,将压缩机出口分离器排污组分进行三相分离,日增产轻烃10吨以上。不仅增加了天然气处理装置的轻烃产量,而且降低了天然气装置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8.
针对油田三相分离器油水处理难度增加、含聚油泥清理量增加等问题,基于问题导向和方法整合的研究思路,确定以优化物流关系、改善循环污油的分离效果,优化化学药剂选型及提高含聚油泥现场处理效果等调整措施,提升分离效果,降低生产成本,避免了因分离器工作效率降低引起的油田限产。  相似文献   

9.
针对抽油机排液采气面临的抽液泵易气锁无法有效排液和井口耐压等级低造成井喷失控的两大难题,本文自主研发了一种简易安全低成本的、适用于井筒积液严重的气井的设备,即井底高效气液分离装置与高压防喷抽吸井口,使井底分离天然气能力强、井口耐压高。在河南油田9口长关气井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气井出砂对涡流工具携液能力的影响情况,针对气井井底积液以及井筒中存在固体杂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气井中涡流工具携液携砂的三相流模型。通过对气井含砂与不含砂的情况进行模拟,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涡流工具的携液作用,得到了气井出砂对液相流动规律、体积分数、速度分布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出砂量为10%的情况下,气井含砂有利于气井携液。气井含砂使运动阻力增加,液相的运动速度减小,轴向速度分布不规律,紊流程度增强,从而使运动更加复杂,气井对液体的携带作用增强;气井含砂使液相的运动速度减小且分布不规律。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完善涡流工具的排水采气机理、提升气井的携液携砂效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MC-75混砂车的吸液能力,在不使用供液车配合的情况下尽可能满足大排量的施工要求,将混砂车管汇系统吸入和排出两侧的集管整体下沉,同时吸入侧和排出侧增加接口数量。改进后的混砂车能满足8 m~3/min排量的施工要求,抽空后混合罐液面恢复能力明显改善,同时可将车载液罐液体收尽,避免残液落地污染井场。  相似文献   

12.
油田集输系统根据气液集输特性,输送管道有金属管道和非金属管道两种。金属管道承压能力强,抗机械、人为损坏能力强,采用何种铺设方式均可,由于输送的介质对管道的腐蚀,缩短管道使用寿命,需对管道采用内防腐处理;而玻璃钢管道耐腐蚀、耐磨损能力强,内壁光滑,流动阻力小。  相似文献   

13.
塔河9区底水砂岩油藏以水平井开发为主,受底水锥进和边水影响,边部油井水淹严重,通过数值模拟、产剖和剩余油测试资料以及物模试验认识了剩余油分布,分析了底水砂岩水平井边部提液可提高水平段动用和扩大波及体积的机理,并在现场进行了提液实践,取得明显效果,共计实施边部水平井提液7口,日增能力50吨。  相似文献   

14.
涠洲12-1油田群原油伴生气温度上升,压力下降,超过低压气处理能力,不能充分利用。将压缩机由串联运行改造为并联运行,增加低压伴生气处理能力,提高天然气利用率,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资源,为后续开采开发提供气源。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MMA高有机物及高氰化物废水处理效果,文章设计一种化工企业生产MMA高有机物及高氰化物的废水处理技术。将MMA废水分为预处理与生化处理两个部分:在预处理阶段处理氰化物与有机物,调节废水的pH值,使其达到出水标准;在生化处理阶段,利用硝化液处理NH3-N、氰化物,处理废水中的COD等污染物质。通过控制pH值、铁碳质量比,实现COD的高效处理。使用臭氧催化氧化技术之后,COD由26 000 mg/L变化到150 mg/L;NH3-N由150mg/L变化到了5mg/L;氰化物含量或可忽略不计;pH值从2.5增加到了6.8,废水处理效果较佳。得到结论为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在MMA高有机物及高氰化物废水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满足化工企业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6.
哈萨克斯坦KMK石油公司拥有肯基亚克盐上稀油油田和稠油油田,稀油油田建设4座计量站和1座处理能力20×104t/a的稀油处理站。随着国际油价的上升,KMK石油公司拥有的稠油资源将启动开采。稠油油田开采初期产液的去向依赖现有的稀油处理站。稠油进入稀油处理站将给原油处理带来一系列过程变化。基于现有的原油处理能力,不同的进站稠油参数将影响处理过程参数的变化。就稀油处理站现有的工艺流程进稠油量的最大化,从而节约稠油油田开采初期原油处理环节的工程投资,满足稠油试采初期的原油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17.
采用破乳/过滤/臭氧氧化/生化组合工艺对平整液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酸化破乳/过滤可以有效去除平整液废水中的COD,对COD的去除率可达50%;臭氧可以去除一部分溶解性有机物,并且可生化性提高;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对臭氧曝气后的出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48h后出水CODcr为555mg/L.  相似文献   

18.
实时监测油井采油作业,可以及时发现油井故障并通过监测数据处理故障,同时实现单井产液量计量和单井产液含水率测量。油井监测和计量是通过数字阀门采集数据,由油井数据处理控制器和无线网络进行数据处理和传输。监测数据在电脑上以图表的形式显示,根据柱状图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故障,同时合理安排油井工作制度,达到增产、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振冲置换方法对河道堤防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结合物理模型对不同加固方案进行试验分析,确定最优振冲置换加固方案。结果表明:桩固试验方案下河堤软土地基密实度逐步增加,其中1#桩固试验方案下河堤软土地基密实度效果最为明显,密实度Dr从0.30kN/m~3增加至0.89 kN/m~3;河堤在水面2.5~5.0m处发生液化,振冲置换加固后河道堤防的抗液化能力逐步增加;各桩固试验方案下地基沉降最大值在18.13~27.43mm,地基静载能力增强;相比于天然地基,各桩固试验方案下的地基抗滑稳定系数均显著提高。研究成果对于河道堤防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染料生产企业中喷雾干燥塔排放的尾气治理现状,文章介绍了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处理装置,可有效解决尾气中异味扰民、VOC偏高等问题。主要通过研究催化剂的类型、催化剂装填量、臭氧浓度、尾气流速、以及喷淋液类型对尾气处理效果的影响,确认最佳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