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侵权责任法》对侵权责任做了系统的规范,在侵权制度上有很多创新。这必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产生积极影响,并且能够起到一定的补充保护作用。《侵权责任法》还能够促进有关预防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但是,《侵权责任法》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规范或原则规定较少,某些规范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被侵权人的权利得到充分的救济,维持侵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中国《侵权责任法》对适用连带责任的具体侵权类型及其他情形进行了重新规制。以最新公布的《侵权责任法》和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为基础,对侵权行为适用连带责任进行类型化、系统化研究,建立中国完善的侵权责任法上的连带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法律对医疗损害举证责任的规定较为混乱。最新出台的《侵权责任法》对中国医疗损害举证责任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即以过错责任为原则,以过错推定责任与无过错责任为例外。结合相关案例与域外经验,肯定了中国侵权责任法对医疗损害举证责任以过错责任为原则的进步,但同时也提出了由于医患关系的特殊性,中国侵权责任法对相关举证责任例外的规定存在笼统和欠缺之处,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严吉庆 《经济研究导刊》2010,(32):164-165,178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已于2009年12月26日正式表决通过。当中用第2条和第6条第1款两个条款相结合的方式,规定了侵权责任一般条款。从介绍法解释学上一般条款的含义与意义着手,分析比较各国侵权法一般条款的立法例,对我国侵权责任一般条款的立法设计可做出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5.
数人环境污染侵权是环境污染纠纷处理中存在的非常普遍的现象,但长久以来又是法学研究和法律纠纷处理实务中的难点问题。因为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对此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因此不同人从不同利益主体的角度考虑往往得出不同的结论。然而,2009年底出台的《侵权责任法》终于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较为明确和细致的规定,对于促进此类案件的解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通讯信息已经越来越普及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人们对新闻信息的获取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章杂志中,新科技的通信使得新闻信息更方便更快捷地传递于人们的生活中。然而,这样快捷便利的新闻传递让新闻自由与名誉权之间的冲突问题愈演愈烈。我国自有新闻事业以来,新闻事业一直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新闻事业在传播信息服务民众、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宣传政府政策、监督各行各业良好运行以及提升国民素质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我国发展新闻事业时间有限,新闻侵权案件屡屡发生。因此,结合现实情况,应通过对新闻自由与民事权利的深入研究讨论新闻自由与名誉权之间的冲突和平衡。另一方面,新闻监督在目前的社会生活中已被称为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种权利。鉴于这种重要性,在舆论监督过程中必然会涉及民事权利的侵权问题。  相似文献   

7.
夫妻侵权行为,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侵害其配偶合法权利,并使对方的人身、财产乃至精神方面遭受到直接损害的一种侵权行为。由于侵权人与受害人之间为夫妻关系,夫妻侵权与一般侵权行相较而言具有一些特殊性。我国《婚姻法》针对夫妻侵权设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但存在适用范围界定不清、适用情形过窄,排除了混合过错及第三者的适用,排除了婚内侵权损害赔偿等缺陷。今后在《婚姻法》修改时应明确离婚损害赔偿也适用于协议离婚,并扩大使用范围,引入夫妻共同财产强制终止制度。  相似文献   

8.
专利侵权诉讼与企业创新活动密切相关,侵权损害赔偿以经济补偿形式通过改变企业创新回报预期影响企业创新策略选择。构建司法救济社会成本模型与企业创新成本模型,分析法定赔偿下限修改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并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第四次修订中提出的三项法定赔偿下限修改方案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幅提升赔偿下限能够激励企业突破性创新,但其对侵权的过度威慑将增加创新活动的无谓损失,并产生司法寻租空间;而取消赔偿下限将减少企业对累积性创新的投入,弱化《专利法》的侵权威慑力度,并增加法院裁判成本。在新修订的《专利法》中,3万元赔偿下限能够对企业累积性创新活动产生激励,但亦将导致低质量专利侵权诉讼挤占司法资源。据此,提出优化法定赔偿制度效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连带侵权责任是承担侵权责任的重要形式,2010年7月1日起中国施行的《侵权责任法》对侵权责任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规定,但并未明确规定承担连带责任后的内部求偿关系。为此,在阐述连带侵权责任概念、特征及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承担连带责任后的内部求偿关系,以明确侵权责任的具体承担方式。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2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下称《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是继《合同法》、《物权法》之后,我国民事领域的又一部重要立法。  相似文献   

11.
别智 《环境经济》2010,(1):90-93
近年来,环境污染和由此引起的环境侵权与维权纠纷,在许多地方已成为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侵权责任法》已由全国人大常委会2009年12月26日通过,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确立的环境污染侵权责任规则,是排污单位的紧箍咒,是污染受害人的护身符,同时也是环保部门调处污染纠纷的新法宝。  相似文献   

12.
生命权是以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利益为内容的权利,在公民的权利体系中居于最为重要的核心地位。所以,侵权死亡赔偿问题也一直倍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侵权责任法》出台前,我国的死亡赔偿制度散见于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中,体系混乱。赔偿项目除了“相关财产损失”和“被扶养人生活费”外,也是各不一致。赔偿标准更是各执一词。《侵权责任法》虽然确立了死亡赔偿制度的框架,但其法律地位比《民法通则》低,在死亡赔偿金及精神损害抚慰金方面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计算标准。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使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种高空抛物侵权行为的发生。人们在谴责这种不文明行为的同时,也被其造成损害的责任承担方式深深困扰着。首先通过案例阐述,引入高空抛物侵权责任在司法实践中的矛盾。其次,对高空抛物的基础知识进行简要介绍。最后,对中国《侵权责任法》第87条予以审视,对其正当性进行分析,高空抛物侵权责任在责任人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应该由受害人自担责任。  相似文献   

14.
垃圾短信已经成为困扰短信息业务健康发展的一大顽疾。垃圾短信通常指包含违法犯罪信息、未经接收者同意的广告信息或者骚扰、报复等内容的信息。垃圾短信侵权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手机用户的隐私权、通信自由权、消费自由权和消费知情权的侵犯。要根治垃圾短信,必须依靠相关立法、运营商监管和用户认识提高的互动结合,实现短信息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网络隐私权是传统隐私权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其保护的隐私范围更加广泛。网络隐私侵权主体不仅包括与传统隐私侵权主体相似的直接实施侵权行为的网络用户,还包括网络服务提供者这一新的侵权主体。网络隐私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较之传统隐私侵权责任的构成有其新的特点:侵权行为更加隐蔽,其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网络隐私具有经济价值导致在损害事实中出现了财产损害这一新形式。对网络服务提供者实施的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我国《侵权责任法》采用了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6.
涉外定牌加工行为违反了中国《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条例》之规定,在中国现有法律框架下应当认定为侵权,否则将会与《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等的规定冲突,影响中国现行的司法秩序。而且,从长远利益看,中国应当继续奉行严格的商标专用权保护主义原则,制裁这些恶意的规避法律的行为,维护世界正常的竞争秩序,挽回商标权人潜在的利益损失。  相似文献   

17.
笔者针对非侵权剽窃行为展开课题研究期间,适值《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颁布施行.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应分设侵权剽窃与非侵权剽窃概念,改变长期以来对剽窃不做定性区分混为一谈的局面.进而借鉴波斯纳对剽窃的定义,指明非侵权剽窃行为中,作用于作品受众的欺诈剽窃应属于被追究的行为,可以且必须经由作品受众的证言证据证实欺诈剽窃成立.同时,应充分利用论文检测软件的补强作用,努力提升防治剽窃成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网建设的规模日益增长,电网企业在建设运营中越来越多地涉及环保问题。由于《侵权责任法》对环境污染侵权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一切由污染环境造成的损害,都必须承担侵权责任。因此,本文通过对电网企业环境污染侵权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希望企业可以积极做好应对措施,以满足电网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共同要求。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2月26日,《侵权责任法》颁布,其中关于环境污染责任虽然仅有4个条款,但它是在总结近些年环境侵权案件面临法律问题基础上形成。为更好地维护公众环境权益而制定的。  相似文献   

20.
巩燕 《经济师》2002,(4):82-83
在民法领域中 ,民事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是两类基本的民事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专设“民事责任”一章 ,就两类责任分别做出了规定 ,但民事关系的复杂性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多重性 ,常使这两类责任发生竞合的现象。文章指出 ,解决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竞合 ,是各国民法对多重性违法行为作出承认和解决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