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升沿江铁路通道的综合运输效率和运输能力,需要合理确定沿江铁路通道各线路的功能定位及运输分工,探讨新建线路的可行性。在阐述沿江铁路通道武汉至南京段现状及规划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年度沿江铁路通道各线路的功能定位及运输分工,提出分流替代、提速改造、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和新建350 km/h高速铁路4种方案,从工程投资、旅行时间、通道能力适应性、线路衔接顺畅度和运输分工协调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最终推荐新建350 km/h高速铁路方案为沿江铁路通道武汉至南京段最佳方案。该方案的提出可以为提升沿江铁路通道的运输质量,促进华中和华东地区协同发展,构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生态廊道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促进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实现城际铁路与国有铁路互联互通,可以提升西安对外交通枢纽的地位。在阐述西安南环城际铁路的基础上,为实现西安铁路枢纽内城际客运系统的布局合理,提出西安南环城际铁路沿城市规划边缘方案(方案Ⅰ)、沿西部大道—航天大道方案(方案Ⅱ) 2个引入方案,推荐采用方案Ⅰ。在此基础上研究引入西安东站方案,推荐采用引入西安东站西渝高速场方案,实现西安南环城际铁路与西安铁路枢纽高速铁路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3.
根据财政部有关文件,从2006年开始,铁路建设基金将被停止征收。由于铁路建设基金是铁路建设主要的资金来源,如果在停止征收铁路建设基金后没有可靠稳定的资金来源来取代,将对铁路发展造成严重不利影响。为此,在分析铁路建设基金的地位与作用,以及铁路建设基金的政策取向的基础上,提出铁路建设基金的替代方案。  相似文献   

4.
一、区域交通概况1.铁路区域路网相关既有铁路主要有滨洲线、伊阿线、白阿线、长白线.滨洲线是连接满洲里口岸站的运输通道,承担着满洲里口岸站进出口货物运输及沿线地方货物外运的任务.白阿线自白城站至阿尔山站(伊尔施站),承担着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地区大部分客货运输任务.伊阿线连接既有伊敏支线和白阿线,是一条从海拉尔至东北中南部地区和关内的运输通道.长白线连接吉林省白城和长春,是吉林省东部东西向的重要铁路运输通道.滨洲线全长935公里,线路规划为Ⅰ级双线铁路,限制坡度为6/8‰.,牵引质量6 000吨和5 000吨,电力机车牵引;伊阿线全长185公里,线路规划为Ⅱ级单线铁路,限制坡度为6‰.,牵引质量5 000吨,电力机车牵引;白阿线全长355公里,线路规划为Ⅰ级双线铁路,限制坡度为6/13‰.,牵引质量5 000吨,电力机车牵引;长白线全长327公里,线路规划为Ⅰ级双线铁路,限制坡度为6‰.,牵引质量5 000吨,电力机车牵引.  相似文献   

5.
从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影响因素、分流旅客列车的确定和系统评价3方面对旅客列车分流体系进行探讨。结合旅客分流组织研究的特点,重点介绍模糊决策方法。以渝怀铁路为例,结合渝怀线分流组织的特点,对其分流组织进行研究,提出的方法对其他新线运营分流组织的研究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建西安至法门寺至机场城际铁路连通核心城市西安(咸阳)与次核心城市宝鸡市,对吸引西部地区有效客流、提升沿线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在阐述西法机城际铁路及客流构成基础上,设计西法机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分析满足关中城际铁路网发展目标及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竞争的时间目标值。从工程投资分析、车站分布及运输组织匹配、与时间目标值的适应性及与关中城际网匹配性4个角度对160km/h,200km/h,250km/h 3个速度目标值方案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0km/h速度目标值可以满足城际铁路运输需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速、城际铁路等新线的陆续建成,广州铁路枢纽衔接的线路大量增加,既有铁路枢纽的能力、布局和运输组织越来越复杂。为了适应客、货运量的发展,在分析广州铁路枢纽现状和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铁路在建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规划要求,提出枢纽规划布局的目标和原则,以及枢纽规划方案,主要解决客货分线,客运市内、货运市外,合理布局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泛亚铁路建设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第五届首脑会议提出修建昆明—新加坡的“泛亚铁路”,以加强相关各国的联系。经过对6个线路走向方案的比选,各国一致认为线路1方案即东线方案为优。线路1方案的国内铁路建设部分,也提出西线、中线、东线3个方案,经过比选,推荐东线方案,即新建玉溪—蒙自准轨铁路和近期利用蒙自—河口既有米轨铁路的方案。该方案既是泛亚国际铁路的一部分,又能为加快云南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还可完善云南的铁路网布局。  相似文献   

9.
新建许家屯至太平湾港疏港铁路位于辽宁省南部大连瓦房店市境内,是连通太平湾沿海经济区集疏运体系中重要的铁路运输通道,对加快促进太平湾地区沿海开发区做大做强,增强沿海各市县的经济合作,推进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建设,促进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综合考虑区域内公、铁路线路走向及地方总体规划等因素,结合许家屯站的改建,通过对项目经济合理性及主要建设方案的分析比较,确定合理的线路走向方案。  相似文献   

10.
借鉴波尔原子模型,提出和建立了涵盖特殊时段客流量与平日客流量的客流激发能级模型,将客流短期预测问题转化为激发态客流增量的确定和基态趋势客流预测两个问题.针对激发态客流增量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对影响因素进行能级评定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突出功能定位,发挥路网互联互通作用,是高速铁路互联互通方案研究的关键。在阐述石衡沧港城际铁路互联互通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客流特点和功能定位,分析石衡沧港城际铁路石家庄铁路枢纽、衡水铁路枢纽、沧州铁路枢纽和黄骅铁路枢纽等互联互通主要节点枢纽,通过衡水、沧州和黄骅铁路枢纽比选方案分析,提出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在通道中的枢纽方案,为区域连接线、城际铁路在方案互联互通作用提供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12.
新建满洲里至西乌胡里图铁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境内,北端起点位于满洲里市,终点位于新巴尔虎右旗呼伦镇西乌胡里图煤田东侧.线路自满洲里站引出后向西穿越满洲里市规划的产业园区,折向南后经道堆、小煤窑后进入新巴尔虎右旗境内,经过达石莫后止于西乌胡里图煤矿区,新建线路全长83.923公里.  相似文献   

13.
根据铁路建设规划,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八纵八横”铁路网主骨架,但在上海—昆明与深圳—昆明通道间的广大地区没有连接西南至东南沿海地区的横向通道,为填补这一地区铁路网空白,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结合该地区吸引范围和客货运量情况,提出了修建西南地区至广州和至厦门的铁路通道方案。  相似文献   

14.
利用既有铁路资源参与城市及市郊客运,对于实现城市和铁路的双赢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实例分析了利用既有铁路通道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以及改造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两种利用既有铁路资源参与城市客运的形式,并总结出经验与启示.结合宁波至余慈地区市郊铁路项目,对其建设及运营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菏泽至兰考铁路位于鲁西南、豫东地区,线路东起山东省菏泽市,途径菏泽市东明县、曹县,西至河南省兰考县,运营长度85.6公里.本线西接在建的郑徐客专,东连规划的日照一临沂一济宁一菏泽铁路和京九客专,在路网上与日照一临沂一济宁一菏泽铁路共同构成鲁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铁路运输新通道,从而提升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有效衔接.为分析项目建成后的运量水平,笔者对菏泽至兰考铁路运量预测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西安市鄠邑区及西户铁路沿线居民交通出行方式,促进铁路参与城市交通建设,在分析西安市域城镇空间布局、客流出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各种服务于市域客流的轨道交通发展模式,提出基于西户铁路开行市域列车是解决目前鄠邑区及沿线居民出行问题的良好方案。针对基于西户铁路开行市域列车提出3种建设方案,即:直接利用既有西户铁路开行市域列车,对既有西户铁路进行适应性改造,修建外部环线置换城市内部铁路资源。依据项目客货运量的预测结果,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推荐采用新建货运外迁线、既有西户铁路改造为市域铁路的建设方案。研究基于西户铁路开行市域列车的工程建设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有助于充分利用西安既有铁路资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口地区必将建造规模宏大的综合交通“立交桥”,形成连接南北、辐射东西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目前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惟一缺失并亟待打通的是铁路跨江通道。建设高等级、多线路的沪通铁路跨江通道,能够实现长三角现代化轨道交通南北联网,贯通沿江、沿海快速客运铁路,构建长江口都市圈,开辟长三角巨大都市带发展新天地。  相似文献   

18.
莱荣铁路是胶东半岛南部沿海地区对外客运交流的主要通道,是对山东半岛地区高速铁路网运能的有效补充。通过分析莱荣铁路引入威海铁路地区影响,对威海铁路地区旅客列车对数进行预测,提出莱荣铁路引入威海铁路地区的接轨方案,经比选推荐采用荣成站接轨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荣成站改造方案,经比选推荐采用正线临靠站台方案为荣成站改建方案,为完善威海综合交通网络,全面推进威海市“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战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结合龙岩铁路枢纽设备及运输状况,分析龙厦铁路开通后枢纽内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根据客、货运量预测,提出龙岩铁路枢纽运输组织方案,具体包括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货物列车开行方案和枢纽内调小机车的运用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