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以一个双层规划模型描述以高速铁路和航空为主导的高速客运市场。在上层问题中,以客票价格作为高速铁路和航空的决策变量,建立运营商之间的广义纳什均衡博弈模型,下层问题保证用户广义出行费用最小。将上、下层之间的博弈过程看作Stackelberg博弈,并设计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在实例分析中,对北京—南京段高速铁路与民航的博弈定价进行分析,为上层管理者制定客票价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客运量预测是铁路建设项目前期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高速铁路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分析已开通多年的典型铁路项目的实际运营数据,研究预测运量与实际运量产生差距的影响因素,并以京沪高铁作为案例,提出优化高铁客运量预测方法的思路和模型。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高速铁路动车组资源配置和运用效率,研究高速铁路动车组需求量预测方法。考虑高速铁路动车组运用特点,综合分析人口、GDP、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列车开行方案等高速铁路动车组需求量内外部影响因素,构建基于组合模型的高速铁路动车组需求量预测模型。通过高速铁路动车组近远期需求量预测,运用历史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预测结果表明,平均绝对误差为3.56%,呈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可信度。  相似文献   

4.
研究旅客对不同高速铁路列车产品的选择行为、定量分析不同列车间的客流分配规律,可以有效提高列车上座率。在综合考虑不同列车服务水平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构建多项Logit模型,应用华东地区高速铁路旅客发送量的实际数据拟合模型并标定参数。结果表明,多项Logit模型具有较高的客流预测能力,列车出发时间范围、车票价格及列车停站次数对旅客乘车选择行为有显著影响,车票价格、列车停站次数与旅客乘车选择负相关。研究结论表明,预测不同列车客流分担率,结果与实际统计值偏差在5%以内,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自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以来,我国铁路采用综合检测列车进行基础设施安全检测。自主研制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具有轨道、接触网、通信、信号、轮轨动力学等测试功能。基于多体动力学仿真、神经网络分析、双指数函数方法,提出的仿真模型、轮轨力预测方法、轨道状态变化规律,经试验验证结果正确,为建立和完善我国高速铁路综合检测数据分析专家系统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列车运行调整属于大规模的组合优化问题,其约束条件多,求解复杂,而突发事件下运行调整难度进一步加大。基于高速铁路采用的准移动闭塞制式,综合考虑列车区间运行时间、发车时间、停站时间、车站到发线数量以及追踪间隔时间等约束,以所有列车的总延误时间最小为目标,建立突发事件下的列车运行调整优化模型,利用具有动态变化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分析表明:突发事件下的列车运行调整优化模型及算法可以满足突发事件下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调整的时效性要求;动态变化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具备较快的收敛速度与较强的局部挖掘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有关列车停站方案与换乘接续研究中的不足,结合高速铁路旅客换乘需求数据,引入可达性定义,首先建立以运行图可达性最大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其次提出单亲遗传求解算法,并开发列车运行图自动铺画软件,通过对某高速铁路2011年春运期间运行图的下行列车进行优化,在不改变原运行图骨架、满足运行图标尺的基础上,提高了运行图的可达性和列车平均旅行速度。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列控车载设备的可靠性设计是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分配结果对系统研发周期、可用性及全生命周期成本等指标均有影响。粒子群算法的特征是通过粒子迭代收敛实现多目标的优化,可以满足可靠性优化需求。研究选取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研发成本和使用维护成本作为目标进行优化方案设计,找出满足技术要求且节约成本的最优解。实际计算过程中,不同目标之间的优化过程是矛盾的,无法使其全部同时达到最优状态,可靠性和成本之间也是如此。利用粒子群算法构造出一个评价函数,函数变量为与可靠性和成本相关的上述3个目标,便于在优化过程中将多个目标求解转变为单一目标求解,最终实现不同目标值之间的取值平衡,达到优化目的。通过某列控车载设备各单元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值将故障树算法与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
旅客出行需求不断提高,需要同时考虑旅客出行时段选择与运输企业效益,来优化调整高速铁路列车停站方案。针对一条拥挤的高速铁路客运走廊,分时段确定列车停站计划和开行频率,阐述影响旅客出行时段偏好的2个重要因素——吸引度与可达度,据此构建旅客出行阻抗函数,构建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是以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整数规划模型,用于确定列车停站方案;下层规划是一个用户平衡模型,用于计算客流在停站方案上的分配结果。根据模型特点设计启发式算法,并通过算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和分析。研究表明,考虑旅客出行时段偏好优化高速铁路列车停站方案的方法,能更好地匹配旅客需求分布,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0.
分析高速铁路旅客满意度影响因素,提取影响旅客满意度的原因变量和结果变量,借鉴美国国家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和中国用户满意度指数模型(CCSI),增加感知价值、行为意向2个潜变量;结合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的特点,将感知质量划分为硬件设施、安全秩序、方便快捷、整洁舒适、人员素质5个维度,构建高速铁路旅客满意度指标体系,便于分析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不同方面对旅客满意度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1.
根据高速铁路的行车特点论述其存在的安全问题。从人、列车、轨道及行车环境之间的耦合效应分析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系统要素,将机车乘务员的作业能力与作业要求两种因素作用下造成的行车事故隐患分为8种类型。并初步构建我国高速铁路的行车事故预防体系、行车安全保障体系和行车事故救援体系。  相似文献   

12.
油料储备是一个复杂系统,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具有较大波动性,用常规数学方法建模,不仅工作量大,而且精度难于保征。灰色预测GM(1,1)模型通过累加生成来削弱随机干扰影响,所需数据较少,计算简便,但对波动性较大的曲线进行拟合时精度较低,适合预测呈近似指数增长规律的数据序列,所预测的数据总是呈稳定上升趋势,而油料储备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高速铁路噪声来源的基础上,对不同国家的噪声环境评价标准进行了论述。针对噪声产生的根源和有关噪声控制技术,分别采取声源降噪措施、传播途径上降噪措施和受声点的防护措施来降低高速铁路产生噪声,以达到高速铁路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分析高速铁路旅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德尔菲法构建评估高速铁路旅客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高速铁路旅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及评价目标的模糊性,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旅客满意度进行评价,实现高速铁路满意度的定量分析。结合武汉—广州高速铁路进行实证研究,并且根据评价结果对运营管理和服务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铁路行包运量预测是以运输需求和内部供给为导向,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对行包运量现状和发展的正确把握.探讨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结合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建立铁路行包运量预测模型,解释并预测行包专列开行后铁路行包运量的增长趋势.实例分析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结构简洁、预测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对相关铁路部门和企业的决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高速铁路列车在恶劣天气影响下导致区段临时限速情景下的列车运行调整问题,文中选择总晚点时间和晚点列数2个指标,分别转化为列车延误满意度和正点率满意度,建立线性满意度、梯形满意度和传统多目标线性加权模型,通过改变列车到发时刻、运行径路、次序等实现高效、准点的列车运行调整。最后设计一个限速场景,运用软件求解,通过改变总晚点时间和晚点列数的权重,得到模型的帕累托解,结果表明满意度模型的帕累托解优于线性加权模型。此外,算例验证了梯形满意度线性加权模型从计算时间上优于传统多目标线性加权模型,提出的满意优化模型可以辅助调度员在发布限速命令后尽快获得满意的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运量预测的关键是确定通道中包括高速铁路在内的各种交通方式运量的比例.而离散选择模型是进行交通方式划分预测的有效工具。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基本原理,利用2012年京沪高速铁路旅客出行调查数据,建立了包括高速铁路、飞机、长途汽车和小汽车的方式划分模型,并通过模型值与2012年实际值比较检验了模型精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把企业推向了市场,使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在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铁路旅客运输企业要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必须树立现代经营理念,掌握现代经营技术,强化市场营销,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这是铁路旅客企业面对竞争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研究高铁市场营销的文章很多,但是以顾客为中心运用MOT理论模型来研究高速铁路市场营销的文章还比较少.为此,笔者尝试结合铁路旅客运输企业的实际,将关键时刻理论用于高速铁路的营销实践.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把企业推向了市场,使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在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铁路旅客运输企业要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必须树立现代经营理念,掌握现代经营技术,强化市场营销,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这是铁路旅  相似文献   

20.
目前很多传统物流企业已经开始由向货主提供单一运输服务向需求企业提供全程物流服务转型.在分析铁路物流服务运价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铁路物流企业全程物流服务下的定价原则,分析其流程及成本组成,同时提出了3种定价方法,并给出全程物流服务下的定价策略,同时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方法1较方法2、方法3收益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