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同一进程。推动共同富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动力,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一体推进的根本保障。新发展阶段,中国应一体推进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实践路径上可以: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拓展空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全力改善民生,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保障。  相似文献   

2.
陈昊 《中国就业》2023,(4):46-47
<正>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现阶段,我国处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我们仍需要关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女性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的“半边天”力量,在劳动力市场中依然面临着性别歧视、权益保障缺失等问题。在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妇女事业是符合时代需求的,更是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要求和相关政策中的要义关键,充分发挥女性力量和提升性别平等的战略定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全面小康、共同富裕作为抽象概念,本质上是发展主义的话题。对口支援是中国共产党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模式。对口支援作为“先富带后富”的典型方式,通过经济发达地区对口支援和帮助欠发达地区,在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对口支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作用与逻辑,将其视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进而提出了新时代对口支援的目标与价值。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以全面小康为目标的对口支援将向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对口支援转变,通过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作为价值彰显、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为发展动力,逐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远大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的情况下,目标与现实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不高,各区域各行业人群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明显等方面,这些问题制约着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新发展阶段,应着重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高质量发展,完善城市群建设,优化各类要素资源在区域间的配置,通过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在各地区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通过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已成为中国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税收作为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税收制度结构是社会各领域税收变化的集中反映。文章研究发现当前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需要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完善间接税制度,优化直接税内部结构。同时,要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着力解决社会重大矛盾,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被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本文从政府约束性“资源”分配的视角,检验偏向性减排目标分配能否从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方面推进中国区域间共同富裕整体进程。通过手工整理中国城市层面“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数据,研究了偏向性减排目标分配对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及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十一五”规划以来制定的减排指标具有明显的区域偏向性,表现为对欠发达地区给予较低的减排指标而对发达地区施加较高的减排指标。第二,偏向性减排目标约束会显著减缓发达地区粗放式经济增长,提升其绿色经济效率。这一偏向性分配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第三,偏向性减排目标约束通过抑制投资潮涌、缩紧污染型企业投资环境等途径减缓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以上结论为通过中国特色的环境规制手段解决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而实现区域间共同富裕提供了一个崭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陈赟 《上海企业》2023,(3):63-72
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分析世情、国情和省情后提出“八八战略”。20年来,浙江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推进“八八战略”深化细化具体化,不断开创浙江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全国提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浙江模式”。“八八战略”中蕴含着共同富裕的鲜明价值取向,高质量发展下的共同富裕是“八八战略”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探索的新命题。浙江国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在深化改革、创新强企、优化布局等方面聚焦、发力,勇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和模式。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浙江国企要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展现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全面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推进,为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发展阶段下,金融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持续扎实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需承担的重要使命和历史责任。结合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的具体实践,分析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消费升级、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发展等方面,多角度探究商业银行助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和机制,并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义 《中国发展观察》2023,(Z2):163-169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并作出重要部署,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科学指引。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以促进平等就业为根本抓手,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就业制度,增强政策措施的公平性,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藩篱,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注入新动能。  相似文献   

10.
<正>帮助乡村劳动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也是破解县乡企业招工难和重点群体就业难的有效路径。今年以来,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有关决策部署,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人社部门瞄准基层就业帮扶不充分、不全面、不持续等痛点,围绕“扩中提低”目标,以“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促增收”为切口,  相似文献   

11.
季学凤 《企业经济》2023,(12):46-56
步入新发展阶段,城乡融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以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未包含港澳台),借助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城乡融合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城乡融合能够有效促进共同富裕水平提升,还可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促进共同富裕;子维度中,经济协调、社会服务对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较强,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的影响则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城乡融合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城乡融合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较强,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在东北地区较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中介效应在中部地区较强,在西部地区较弱。基于此,未来应加快推进县域城乡融合、着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蓄势赋能。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价值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现实追求。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深厚的哲学底蕴与中国传统“大同”思想久远的文化基因虽表达方式不同,但内涵与理念相通,其都是以“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基于对当时不合理社会分配制度的现实批判,即使具有一些理想性的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二者都越来越具有可实施性,并能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推进指明科学方向。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要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因此离不开对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创新与发展,也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与“大同”思想有其独特的思想内涵,二者相互贯通,必然也能够为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注入动力。  相似文献   

13.
程琦 《活力》2022,(24):48-50
文化作为共同富裕宏伟社会蓝图中最富妙趣及最具辨别力的组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精神向度阐述了人的多样性需求与人的主观创造性,并提出了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立足于物质资料丰富的新时代背景,人们的精神发展仍面临诸多困境。物质资料生产难以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人的主体性创造难以转化为物质生产力、人的精神发展不全面不充分等问题亟待解决。浙江省作为我国经济强省,探索精神发展不仅对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有指导性意义,更对国家共同富裕的最终实现具有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4.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引领作用。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已实现整体跃升,但其结构性、功能性、协同性、融合性、安全性等问题依然存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要以问题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着力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结构,完善交通运输服务功能,大力培育发展交通运输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交通运输创新发展新动能,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扎实推进交通运输关键领域深化改革,更好发挥交通运输经济社会“先行官”和现代化“开路先锋”的作用,以新时代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全面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5.
张宝英 《活力》2022,(19):100-102
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的初心和使命的生动体现,是实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表达。为此科学地把握共同富裕的内容,就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每个人全面发展思想”奠定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基础;就文化维度来看,新时代共同富裕是对传统“天下为公”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就实践维度来看,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的目标实现;就价值维度来看,新时代共同富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四个维度为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城乡区域视角下的共同富裕是以人为本、高质量和高水平、循序渐进、协调帮扶的共同富裕。实现城乡区域均衡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中国应以“三步走、有条件的重点城市群先行示范、五向发力”为促进共同富裕的总体部署,实施农民工安居城镇计划、欠发达地区造血行动、横向和纵向联动互补机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服务供给和共享五大举措,化解区域、城乡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确保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充分发展主要是指进一步发展先进生产力,不断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彻底的理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的美好夙愿,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要立足国情,认真吸取国际社会的经验和教训,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根基、科技和教育这一弥合贫富差距的重要途径、收入财富调节这一避免阶层固化的有效工具,处理好共同与富裕、差距与平衡、物质与精神、先富与后富、效率与公平、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科学制定分阶段的重大战略目标,确保共同富裕沿着正确方向和既定目标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9.
连飞  王玄  李顺天 《经济界》2024,(2):3-11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群众都富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进入新发展阶段。基于对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的深刻理解,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紧扣富裕、共享和可持续三个基本点,过程指标与结果指标相互结合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吉林省共同富裕进程指数和结果指数,监测吉林省共同富裕所处的水平和实现进程。研究发现:(1)吉林省的共同富裕水平逐年提高,但过程指标的维度综合得分仍相对不高,对共同富裕发展的贡献作用不高。(2)吉林省共同富裕水平总体较低,居民在收入和消费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够广泛,人才人力流失较严重,共同富裕水平的结果性差异来源于区域内的发展差异。(3)吉林省各城市的共同富裕水平逐年提高,但存在区域差异现象。各城市的共同富裕指数逐年上升,反映出各区域共同富裕水平逐年提高,但同时区域间共同富裕水平绝对差异也在逐年缩小。  相似文献   

20.
共同富裕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在量化测度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供给和需求两端入手,利用2009~2019年我国20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促进消费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并进一步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对比分析共同富裕与经济增长的路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可以有效促进共同富裕,全面促进消费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主要依靠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网络信息化建设和城市化发展有利于推进共同富裕,外资引进和金融业规模扩张则总体上表现为负向影响。据此,应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多措并举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增强消费意愿,大力推动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引导外来资本和金融资本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