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阐述轨道交通客运网层次的基础上,提出城际铁路的规划思路,以及城际铁路规划的原则和方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城际铁路规划方案研究为例,分析主要节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划区域城市结构,以及“一带两横”铁路网发展构架,提出宁夏城际铁路线网近、远期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2.
城际铁路车站设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城际车站设置模式种类,提出城际车站的设置原则和设置方法。以成都至绵阳、乐山城际客运专线车站设置为例,重点针对平面并站模式、立体并站模式和车站置换模式进行研究,并给出各个设置模式的具体示例。  相似文献   

3.
根据京九线南昌-九江段能力趋于饱和的现状,结合昌九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应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南昌-九江段的运输组织方案.根据昌九铁路设计情况和运量预测,以及线路分工原则,提出3个运输方案,经优缺点分析和综合评价,确定采用方案三,即在城际线路运行快速跨线旅客列车和城际旅客列车、在既有线运行普速跨线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该方案在实际运营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武汉三镇鼎立、城际铁路跨线客流比重小及跨江客流比重大的特点,提出利用武汉铁路枢纽过江富余能力开行跨江列车交路的城际列车运输组织方案.通过跨江城际列车交路的组织,形成了城际铁路系统内部便捷的换乘体系,能够满足跨线客流出行需要,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城际铁路运输组织的灵活性和弹性.  相似文献   

5.
城际铁路是支撑和引导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角度对城市群城际铁路发展条件进行宏观分析相对欠缺,需要深入研究我国城市群的城际铁路发展条件,选用合理、可行的判别方法,建立城市群城际铁路发展条件的评判指标体系.对我国20个城市群的城际铁路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得到用于评判我国城市群城际铁路发展条件的关键指标标准,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调研方式对城轨小半径曲线钢轨波磨的病害特征、形成机制、演化规律及整治措施进行梳理总结,为城市轨道交通更科学地缓解、消除和预防钢轨波磨提供技术支撑。地铁钢轨波磨波长从短波到长波不等,波磨深度一般较深。小半径曲线下股钢轨波磨的形成主要与轮轨接触时较大的黏滑或者大蠕滑有关,导致在饱和的轮轨蠕滑力作用下引起自激振动,振动加剧钢轨表面不均匀塑性变形和不均匀磨耗,产生钢轨波磨,而充分发展的波磨最终处于稳定状态。通过避开特征频率的方法,可以减少共振,从而延缓波磨的产生和发展;采用轨顶面摩擦调节剂可以有效减少蠕滑力,并减缓不均匀磨耗,从而减少或者减缓波磨的产生和发展;在产生钢轨波磨以后,钢轨打磨可以直接消除钢轨波磨,使得钢轨表面恢复到较为平顺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城际铁路跨线客流运输组织模式对线网主要技术标准选择、各线互联互通设计有重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线网的运营服务水平。分析影响跨线客流运输组织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为跨线客流的强度、跨线列车对线网运营的影响、线网建设及运营管理方式、线路通过能力使用情况等方面,归纳换乘和开行跨线列车2种模式的主要优缺点,结合珠三角及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规划线网实例分析表明,城际铁路跨线客流的运输组织模式应根据具体的跨线客流特征等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
根据影响列车开行方案的列车交路、列车种类、列车停站方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特点,以满足客流量为基础,以减少动车组使用数量为优化目标,构建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模型.该方法根据客流情况具体分析,选定列车编组方案,初步确定列车交路、列车种类和不同种类列车的停站方式,然后对相关方案的动车组使用数量进行计算,得出动车组数量最小的方案,进而最终确定列车开行方案.  相似文献   

9.
结合深圳城际铁路特点,对包括列车运行控制和视频监控下载等不同业务的无线通信数据传输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根据业务的安全性和带宽需求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无线通信网络的建议。同时,针对“高带宽传输”和“多设备接入”需求的车地无线通信网络,在对比分析了轨道交通行业内主流无线通信技术的基础上,结合5G公专网的方案特点和测试情况,提出了适合轨道交通行业的5G公专网应用模式。另外,结合“智慧城际”和“云边协同”的发展要求,提出了适合深圳城际铁路的5G混合专网优化方案,并探讨了依托5G高传输速率和前端边缘计算节点的部分智慧应用和相应的数据交互流程,以满足各类智慧业务高实时、高性能的要求,提升城际铁路的客服和运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根据城际铁路运营组织特点和城际列车的技术作业要求,在分析城际铁路中间站到发线数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计算得出城际铁路中间站不设置到发线的条件,以及不同车站分布和列车间隔条件下,开行大站直达列车和站站停列车的合理匹配关系。在一定车站分布条件下,根据线路系统设计能力或需要能力,计算得到中间站的合理到发线数量。  相似文献   

11.
根据武九线铁路既有鄂州站的现状,就武黄城际铁路鄂州站布置形式提出4个方案,从城市影响、主要线路技术标准、吸引客流、工程地质条件及投资等方面对4个方案进行比较,最终确定鄂州城际站采用高架站型与既有鄂州站垂直交叉的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12.
郑焦城际铁路是郑州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郑州铁路枢纽内,利用京广线接轨引入郑州站,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基于郑焦城际铁路与京广线共线区间及郑州站的能力利用现状,分析郑焦城际铁路能力制约因素,提出提升郑焦城际铁路能力的普速旅客列车外迁和重新规划建设客站2种方案。分析各方案的枢纽分工和能力适应性,考虑工程投资和运输组织方案等因素,选定新建郑州北客站及客运环线方案,为城际铁路规划、建设及枢纽的合理分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际铁路的快速发展,城际动车组不断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逐渐承担更加重要的角色,采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的网络控制技术来提升网络控制系统的安全等级是当前发展的重要趋势。以普遍应用的以太网控车技术为例,结合国内外网络通信标准,对城际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安全隐患和风险进行分析识别,研究不同网络拓扑的可靠性及安全性,设计具备高安全性的核心网络设备实现技术方案,提出应对网络通信常见危害的安全防御措施。在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核心设备架构设计及SDTv2安全通信协议使用基础上,对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进行定量化计算,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高安全等级要求,全方面满足城际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安全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4.
突出功能定位,发挥路网互联互通作用,是高速铁路互联互通方案研究的关键。在阐述石衡沧港城际铁路互联互通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客流特点和功能定位,分析石衡沧港城际铁路石家庄铁路枢纽、衡水铁路枢纽、沧州铁路枢纽和黄骅铁路枢纽等互联互通主要节点枢纽,通过衡水、沧州和黄骅铁路枢纽比选方案分析,提出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在通道中的枢纽方案,为区域连接线、城际铁路在方案互联互通作用提供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推进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客站智能化建设,综合借鉴了国内外铁路客站、地铁客站智能化建设经验。全面分析了深圳城际铁路客站乘客出行、运行管控、安全保障、设备运维业务需求,提出了智能城际客站的设计理念,依据需求及设计理念提出了总体架构、技术架构及网络架构。从技术与业务结合角度提出了“平台+应用”模式的功能框架,设计了平台服务功能,研究设计了针对乘客服务、生产组织、安全应急、绿色节能四大方面的智能化应用功能和集成化展示功能。研究提出了不同车站配属不同功能的建议,分析了应用效果和产生的效益。研究设计的智能客站,为深圳城际铁路提供了一种客站智能化建设和运营思路,能够满足乘客对出行便捷温馨的需求,满足站务人员对指挥高效协同、安全实时保障、设备节能管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促进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实现城际铁路与国有铁路互联互通,可以提升西安对外交通枢纽的地位。在阐述西安南环城际铁路的基础上,为实现西安铁路枢纽内城际客运系统的布局合理,提出西安南环城际铁路沿城市规划边缘方案(方案Ⅰ)、沿西部大道—航天大道方案(方案Ⅱ) 2个引入方案,推荐采用方案Ⅰ。在此基础上研究引入西安东站方案,推荐采用引入西安东站西渝高速场方案,实现西安南环城际铁路与西安铁路枢纽高速铁路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7.
18.
为更好的满足国家对现代化城市群发展的要求,提高乘客在城市群内铁路和地铁间换乘的便捷程度,应该加快实现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售检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基于旅客和管理主体对售检票系统联通的便利需求,提出实名制实体/虚拟一卡通、无碍换乘的实名制实体/虚拟一卡通、二维码互换、一码通、一证通、刷脸通6种方式的互联互通便利模式适应性比较分析,采用符合现阶段铁路和城轨售检票模式的互联互通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不同轨道交通制式间主要通过车站换乘的方式实现互联互通,随着珠三角地区城际及地铁线网的完善、经济的发展,旅客出行需求日益增长,对时效性和便捷性要求不断提升,为提高运输质量,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实现不同轨道交通系统间跨线运营的互联互通。以广州地铁22号线(采用市域D型车)与广佛环城际铁路为例,从客流特征、运输需求、列车运输组织及工程技术方案等方面分析两者实现互联互通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广佛环线与广州地铁22号线实现跨线运营在时效性上具有吸引力,具备客流支撑条件;城际线与采用D型车的高速地铁线在主要标准方面采取相关技术措施后可基本实现兼容统一,满足互联互通条件,但需要对信号、无线通信、票务等系统进行相关工程改造和兼容性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为缓解高峰客流拥堵,提高列车服务能力,通过对各种运行列车组在沿途中间站的停站组合分析,推导出始发站列车发车间隔的计算公式。以此为基础,构建以站间服务可达性、列车到达时间、旅客候车时间等作为主要约束条件,旅客旅行时间消耗最小化为目标的非线性0-1规划模型,同步优化城际铁路客流高峰时段的列车停站方案与运行图。根据模型特点设计遗传算法对算例进行求解,验证设计的模型及算法可行,能够为制定城际铁路列车停站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