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空铁联运网络性能评价方法,提出构建更合理的空铁联运网络优化建议,通过节点度、最短路径旅行时长,计算城市出行便捷度指标和网络出行便捷度指标用于衡量空铁联运网络性能,设计城市重要度指标用于衡量新增中转城市对于空铁联运网络性能的提升效果。基于铁路12306数据对当前铁路12306空铁联运网络性能进行量化分析,计算比较各城市重要度,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发现并分析对空铁联运网络性能提升较大的城市,提出优化建议。对于城市重要度大于1的城市,建议在部分铁路客运站与机场间新增空铁联运服务以提升网络出行便捷度;对于城市重要度小于1的城市,建议考虑通过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增加航班班次密度等方法达到优化空铁联运网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旅客空铁联运是一种新型的客运模式,通过高速铁路扩大航空运输的辐射效应,有利于提高旅客空铁联运的市场竞争力。在分析旅客空铁联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基于面板数据计量的机场辐射效应模型,以北京首都机场为中心,天津机场、石家庄机场和太原机场为辐射对象,针对旅客空铁联运机场辐射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开展旅客空铁联运,大型机场对周边机场的辐射效应增强,在缓解大型机场客流压力同时促使周边机场客流提升,进而改善交通运输网络与服务质量,刺激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各机场竞相开设航班所导致的空域航班密度过大及与之相伴的航班延误问题,从需求管理的角度研究空铁联运网络优化及空铁协调下的客运组织问题。在建立由航班、高速铁路和空铁换乘系统构成的复合网络的基础上,以城市圈为区域单元,构建考虑公平性约束和高速铁路对航班喂给条件的上层空铁联运跨域航空服务网络优化模型和下层乘客路径选择模型的双层优化模型,旨在最小化区域间的出行总时间。在实证分析部分,对研究区域进行计算结果分析,并分析公平性指数对区域间运输系统效率的敏感性,为跨域航空服务网络优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接续方案设计是空铁联运时空衔接的重要部分,良好的接续方案对于提升旅客效用、吸引空铁联运客流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铁路换乘航空”的单向空铁联运,考虑列车与航班票额约束、换乘守恒约束、枢纽流量守恒约束、换乘时间约束,以联运旅客量最大、旅客全程旅行时间总和最小为目标,建立整数规划模型,针对模型特点采用分层序列法求解。以石家庄正定机场、正定机场站组成的换乘枢纽为例,根据某日实际数据,求解空铁联运接续方案及其对应的旅客量。通过与高速铁路直达的对比,说明空铁联运接续方案在旅行时间上的优势。通过调整列车票额比例上限的取值,求解对应的接续方案数量、空铁联运旅客量以进行灵敏度分析,从而给铁路运营方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与上海铁路局合作推出的"空铁通"空铁联运产品自5月初推出以来,得到了旅客的广泛认可,承运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为进一步方便在上海虹桥枢纽空铁联运的旅客,该产品近期再次进行升级。从10月23日起,新增昆山、镇江、嘉兴、桐乡为空铁联运覆盖城市。至此"空铁通"已可实现昆山、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嘉兴、桐乡、杭州、宁波和台州十一个城市高铁、动车与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东航航班的双向联运。可供旅客选择的火车班次超过230班。  相似文献   

6.
空铁联运是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美国家已积累了许多经验,我国也逐渐出现一批与民航机场建设在一起的铁路车站,探索空铁联运的发展模式。对现有铁路空铁联运车站的布局特征、服务特征和运量特征进行分析,总结规律、提出建议,为我国空铁联运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空铁联运出行中,为旅客推荐合理的中转城市是用户行程规划中的关键一步。研究基于旅客选择的中转城市数据,运用特征选择与数据处理技术,通过对比支持向量机(SVM)、K最近邻算法(KNN)、随机森林算法(RF)、多层感知机(MLP)和XGBoost模型的实验结果,最后采用结果最优的XGBoost模型对空铁联运中转城市进行推荐。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正确率上达到91.92%,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与优越性;对于采用数据增强后训练的XGBoost模型,大大增加了模型的鲁棒性。在影响因素分析中,结果表明出发与到达的客观属性信息比旅客个体特征贡献度更高,也是首次证明出发与到达的客观属性信息对旅客选择中转城市有重要影响,为空铁联运中转城市推荐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客出行方式呈现出跨地域、多方式、个性化等多样性需求,而多式联运是应对客运市场需求变化的有效措施。由于多式联运对系统信息交换效率要求较高,因而传统的联运售票模式在多式联运的直接应用中具有一定的难度。为解决多式联运中的跨行业信息交互问题,在阐述航空和铁路售票系统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区块链技术在解决跨域多方协作业务中可以有效提供信任基础及高效交易信息交互的优势,基于区块链技术特征,对其在空铁联运业务中解决多方信息协作问题的应用模式进行研究,为空铁联运应用落地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航空运输系统和高速铁路网络的结合,大多通过新建高速铁路引入既有机场来实现,2个系统如何有效结合,发挥各自优势,方便旅客出行,实现优势互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分析国内外空铁联运现状及存在问题,以空铁联运结合较好且对机场既有设施及运营影响较小的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为例,对车站与航站楼相互关系的处理、高速铁路线路局部地段技术标准选择、线路走向与机场总体布局的协调、车站埋深、规模和站型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提出高速铁路引入机场方案研究的总体思路和设计要点,以期为国内研究高速铁路引入既有枢纽机场实现空铁便捷换乘,打造效率优先、安全可靠的空铁联运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空铁联运",这一近年来新兴话题正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而日渐升温,航空与高铁作为大交通的主要运输方式,以"联运"的模式出现,可谓让双方似乎找到了一种"双生双赢"的发展模式。3月6日,石家庄机场高铁站候机楼投入运营。至此,空铁联运实践再添新军。专门在机场设置高铁站,上海虹桥机场开创了中国一线城市机场之先河,而石家庄机场可谓是二三线城市机场的先行者。石家庄机场作为民航大众化战略试点机场,如何让更多的人愿意坐飞机?如何让老百姓坐得起飞机?当下,空铁联运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多式联运系统运行过程复杂,其运行效能易受多重致脆因素的影响。在分析多式联运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其关键致脆因素,并构建多式联运系统致脆因素影响机理的概念模型。通过构建基于概念模型的随机Petri网模型及其同构的马尔可夫链,并引入随机时间变量,刻画不同致脆因素影响下的多式联运系统动态演化过程。最后,以我国南方某生鲜农产品公司的“公-铁-水”冷链物流多式联运项目为例,通过情景仿真,分析不同致脆因素对该项目运作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征信调查利弊并存,应合理控制其深度与广度;其次应充分考虑货物的实际需求而非仅仅坚持经营人偏好,制定完善的预防措施和政策激励是保障多式联运高效运行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海铁联运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货运海铁联运运量在港口的集疏运量中所占比例偏低,针对海铁联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配套政策及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海铁联运企业的市场合作机制和经营体制尚未建立等影响海铁联运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提出海铁联运发展策略:整合和完善海铁联运“点、线、面”能力;加快海铁联运管理体制改革和配套制度建设;促进海铁联运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京沪空中快线”与高铁优势互补,民航华北局多次召集华北地区空管、机场和相关航空公司等单位,分析各自特点和优势,研讨提升运营品质的对策措施,挖掘合作潜能,积极探索空铁联运合作模式,在不断提高竞争能力的同时,努力实现竞合双赢。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逐渐引入机场地区,临空经济区的高铁站与枢纽机场航站区的地面交通中心构成了互联互通、分工协作的空铁双枢纽模式,这类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双枢纽可开展各类空铁联运模式,以满足多元化出行需求,研究其衔接模式及设施布局具有显著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研究依托于交通辐射范围特征及其叠合效应提出空铁双枢纽的理论模型,并总结论证了影响双枢纽组合类型的要素,基于国内外临空经济区高铁站与枢纽机场地面交通中心的空间组合实例凝练出空铁双枢纽的空间布局及其衔接模式,分别从交通组织、设施布局、枢纽能级等方面分析各模式的运行效用和优劣特征,以对我国空铁双枢纽模式的应用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集装箱多式联运组织运输的效率,在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中,考虑不同运输方式在节点上换装时间的不确定性对集装箱多式联运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路径的影响,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带有时间和容量约束的整数规划模型,设计多蚁群并行算法,求得最佳的多任务集装箱运输方案。并根据运输任务数、运输规模的不同,设计多种类型算例,基于节点换装时间不确定性的情况,考虑任务优先级的选择策略,比较分析不同类型任务特征下各因素对最佳运输方案的影响,为集装箱多式联运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铁路和水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在分析我国水铁联运外部经济环境的基础上,从利用铁路通道衔接沿线城市和港口,扩展港口经济腹地范围,形成沿线出口产业链的角度,提出我国水铁联运的"一港一线多城市"和"一港多区域"两种发展模式,以及在这两种模式下的铁路运输组织形式。通过发展港口纵深腹地货物的快捷运输,提高铁路的港口集疏运量。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和民航已成为中国旅客中长途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运用复杂网络理论,依据现有的中国高速铁路运营网络与民航国内航线网络构建中长途快速客运网络,并对该网络的空间格局及演化过程、拓扑结构特征和鲁棒性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布局结构合理、衔接顺畅且高效便捷的客运交通网络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中长途快速客运网络近年来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网络通达性较强,拓扑特征表现为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特性;网络的鲁棒性随年份而增强,且应对随机攻击的鲁棒性高于蓄意攻击。建议今后应精益规划中长途快速客运网络,加强对枢纽节点的保护,对网络中各城市节点功能设定精准定位,并制定区域差异化的中长途快速客运空间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18.
刘畅  赵少红 《空运商务》2012,(12):21-22
6月28日,由中国东方航空主办、秦皇岛机场协办的“空铁通”联运产品推介会在秦皇岛国际酒店举办。  相似文献   

19.
集装箱海铁联运具备运能大、运输成本低、运输安全性高和污染排放少等独特优势,是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之一。在剖析我国沿海港口集装箱货源分布及集疏运市场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现状港口集装箱铁路、公路OD及SP问卷调查结果,构建Logit模型,并对不同铁路费用下浮场景下公铁运输市场份额进行敏感性分析,进而量化研究集装箱海铁联运可能的增量空间,最后提出集装箱海铁联运公转铁增量对“双碳”目标的货币贡献量。  相似文献   

20.
我国海铁联运占港口集疏运比例仍然过低,关键原因之一在于铁路对于港口适运货源的动态信息不明、营销组织不力。铁路货运营销部门缺乏在保证港口、铁路、海关三方数据隐私安全的前提下,根据铁路运力动态主动挖掘港口和海关数据中潜在适运货源的技术方法和手段,难以推出适销对路的运输产品和动态营销手段,也难以为海铁联运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有效决策依据。构建基于联邦学习和多方安全计算的铁路-港口-海关数据安全共享方法,使用结合同态加密等多方安全计算技术的梯度提升决策树作为模型训练算法,铁路、港口、海关三方地位对等协作,训练出海铁联运潜在货源识别策略;在该策略的正式运行实现过程中,铁路方能够获得路网各流向潜在适运货源的数量级,各方均看不见、带不走其余参与方的任何原始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