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式管理是什么?中国式管理和日本、美国式管理的基本差异可归纳为:中国式管理是以家的观念,即用亲情来连结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农业社会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我国企业运营管理现代化存在的不足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我国企业运营管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新发展格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客观条件,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实践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多维度政治、经济与社会目标的实现,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管理会计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微观主体稳定健康发展的制度保证。管理会计创新有助于提升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可持续性和韧性。管理会计“看似微观,实则宏观”,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管理会计,必须从宏观、中观与微观融合的视角推进改革创新,借助于宏观的管理中性、中观的管理弹性与微观的管理韧性,提高产业链与供应链的效率与效益。同时,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构建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框架,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帮助管理者明智决策,实现企业管理会计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增值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4.
邴薪颖  陈宸 《财会月刊》2023,(3):138-142
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对企业管理哲学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超越性和基本特征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内涵。企业需要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逻辑和对抗性文化的超越,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将企业建设融入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实现企业长足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共赢;应扎根优秀中华文化的沃土,超越西方二元对立的文化困境,以和合辩证的思维方式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企业管理哲学。企业要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青年的内在联系,需要进一步阐明。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中国青年新使命,具体包括:要求青年准确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协调性、正确认识全体与个体的统合性、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内在统一性、深入领悟当下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兼顾性、深切体会“己”与“人”的对等性。与此同时,中国青年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体包括:从历史层面而言,每一代青年都有与时代相适应的特点;从价值层面而言,青年始终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从群体特征而言,新时代青年受教育水平更高、能够主动强化自身精神的现代化且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创新力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增长、科技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对农产品批发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受限于场地以及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难以长足发展,现代化农批市场需要采用符合当下社会、科技及需求的运营管理方式。本文以宁波农副为例,主要从项目最初规划设计、数字化菜篮子、新型盈利模式三方面构建现代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运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唐骏 《经营者》2006,(14):25-25
我在美国做过管理.在中国也做过管理,我发现管理中国的员工是很难的.因为价值观不同。在美国更多的是宣扬一种商业价值观.管理者和员工间的关系.是一种业务关系;在中国。人们追求更多的是一种人性。中国的企业缺乏一套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它们需要规范和平台,不过目前很多在中国的企业还很难做到这点。  相似文献   

8.
宋立丰  王静  张艳 《财会月刊》2023,(17):130-136
本文基于创新导向视角归纳提出具有鲜明的使命性、系统性和社会性特质的面向共同富裕的创新导向,初步构建“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核心推动力,在党的领导下,引导更广大群体形成契合自身的创新模式,探索更多样化、具有共同精神内核的,更加注重伦理性、意义性和使命性的创新模式,推进实施更加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创新模式,在实践层面以数字创新、新型举国体制以及共同富裕示范区为抓手,守正创新地构建面向共同富裕的国家创新生态系统”这一面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创新范式,并对面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创新理论体系构建进行理论展望。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的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和实践创新。本文从中国的国情和现实出发,在继承、总结中国传统文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从中国式管理的理念、实质、路径选择、内在动力、策略原则五个方面探讨了管理学在中国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雪 《活力》2022,(22):69-71
现代化不仅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追求,也显著标志着人类的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几代人历经了拼搏奋斗,找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从世界历程的角度去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建设,超越了以往各种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为世界走上现代化道路做出了中国贡献,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自己的智慧。  相似文献   

11.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迫切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反映和引领。基于江苏现代化实践的目标内涵,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指导,坚持系统观念和可操作、可度量、可比较的原则,构建一套由人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城乡区域现代化等8个维度(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56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江苏现代化进程综合指数总体呈上升态势,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具备良好基础和优势条件,同时也存在诸多瓶颈因素。江苏现代化建设在全国现代化“大棋局”中具有示范和引领意义,从指标分析中归纳出的典型事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经验证据。建议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共同富裕、精神文明、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持续加力,推动江苏在率先实现现代化上走在前、做示范。  相似文献   

12.
<正>秩序可减少企业内紊乱无序的内耗,创新可防止因守旧固化而衰败。精益生产理论的发展精益生产得益于流水线生产方式,理论基础主要起源于美国,丰富于日本,又完善于美国,发展过程为螺旋式上升,其中每一次重要转变都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理论结合实践的持续总结和创新。随着工业革命“机器时代”的推进,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生产,工厂制度建立,以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为代表,  相似文献   

13.
张瑞敏以自己独一无二的格局和思考,直击中国企业家的管理软肋——如何做适应中国国情的管理?信息化时代如何管理创新?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4.
<正>企业如何定位,如何发展,如何竞争?这是古今中外的企业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十九世纪中叶后,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渐兴起,比起西方企业健全的管理体制,我们在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模式上落后了许多,所以这100多年来,中国企业家大多在效仿和学习美国与日本的先进管理模式。管理的价值之所以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概念以来,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从不同角度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产生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中国式现代化从中国近现代史开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历了现代化意识的萌芽、现代化的自主探索、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拓创新四个历史演进阶段。本文从现实基础、鲜明指向、应有之义、创新之举、必然选择五个方面,一一对应地解读了党的二十大所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是现代国家发展的一般趋势,在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过渡到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和民族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探索中掌握历史主动,在博采众长中实现历史创造,成功走出了一条“集大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了既超越西方资本单向度的现代化、又超越苏联传统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与超越性根源于党百年奋斗所特有的文化底蕴、社会主义制度性质和基本方向。这一成功打开了人类社会多样化发展的大门,破解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面临的悖论,为国家治理和人类反贫困事业提供了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管理是近来管理学界和管理培训领域很热门的一个话题本文从科学的检验标准和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中国式管理的弱点和不足,深刻分析了中国式管理的文化实质,并从中国式管理的理论本身分析了其不成熟性,指出了中国式管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既受苏联计划经济理论的影响,也借鉴了西方产业经济学的成果,但更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探索和创新。在我国产业发展所经历的奠定工业基础、建立完整工业体系、促进三次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四个阶段中,每一阶段的战略选择都立足于后发展大国的基本国情和体制实际,没有简单套用现成的理论和实践模式。面向初步现代化,我国产业现代化战略和重点任务需从适应国内发展为主转向提升国际地位为主,通过建设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水平集聚产业和创新要素、确立数字经济领先发展优势、壮大绿色低碳产业规模、进一步明确政府作用的边界等,推动中国产业嵌入国际产业链中高端。  相似文献   

20.
2022年12月11日,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2022年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线上主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共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民族经济学新范式意识形态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探索、实证研究与实践路径,同时涉及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期刊媒体的定位与发展等问题,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