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金融约束理论,借助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分析了“双支柱”框架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能够削弱宽松货币政策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作用,维护企业层面的金融稳定;宏观审慎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抑制宽松货币政策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作用;不同类型宏观审慎政策抑制货币政策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影响的强度存在差异,信贷类政策最强,流动类其次,资本类最弱;此外,宏观审慎政策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且主要作用于非货币金融资产配置。 相似文献
2.
王艺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22,(3):34-36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意识到,仅仅使用微观审慎监管已经不足以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于是纷纷引入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以防范和化解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本文选取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10—2020年的季度数据,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1.无论是数量型还是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具有显著影响。2.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有助于降低银行风险承担,但是现阶段并非所有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都能对商业银行风险产生显著影响。3.宏观审慎对货币政策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实施过程中需着重关注两种政策在方向和力度上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3.
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前瞻性提升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单一货币政策的不足,进而形成“双支柱”调控框架。本文以2012-2020年119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双支柱”调控框架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上市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通过影响企业金融资产投资,进而抑制房地产企业的违约风险,弥补了货币政策调控的不足;同时金融资产投资会抑制企业的违约风险,起到“蓄水池”作用。因此,在实施宏观审慎政策时,监管层应考虑其对于个体企业风险的影响。同时对于金融资产“蓄水池效应”企业也应予以关注,以做好违约风险防范准备。 相似文献
4.
美联储加息冲击引发的国内资产价格波动可能导致实体经济波动与金融系统风险相互反馈的螺旋式上升。本文通过构建包含跨境资本流动和供需金融摩擦的小型开放经济DSGE模型,刻画了美联储加息冲击下国内实体经济波动与供需两侧金融风险交互作用形成的负反馈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稳增长和防风险目标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问题。研究表明:(1)美联储加息冲击引发的跨境资本流动与资产价格波动,不仅导致企业违约风险上升,投资收缩,并且使得银行净值受损而被动“加杠杆”,宏观经济下行的同时金融风险积聚;(2)应对美联储加息冲击的货币政策无论是选择以对内“稳产出和稳物价”为主要目标,还是选择以对外“稳汇率”和“稳国际收支”为主要目标,均无法保证“稳增长”与“防风险”双重目标的实现;(3)以对内“稳产出和稳物价”为主要目标的货币政策与以信贷规模为锚定目标的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的宏观审慎政策构成的双支柱调控体系不仅有助于减小宏观经济波动,而且能够减缓供需金融摩擦交互作用的加速效应,从而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两大目标,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有金融加速器及逆周期信贷调节型宏观审慎工具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通过等价补偿变动法计算了不同政策规则各自的最优参数组合,进一步选出最优的政策规则,并对我国双支柱政策间的协调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问题进行了探索,模拟分析的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仅使用包含金融因素的货币政策即可达到价格与金融的双重稳定目标,但当经济中存在较高金融风险时,需要同时辅以宏观审慎政策规则以保证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6.
谢芬芳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1,(10):24-25
“社会融资总量”是近期央行首度提出的一个概念,标志着我国宏观调控的中间目标一一信贷规模,将被“社会融资总量”所取代。社会融资总量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程度的一个总量指标。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与监测,既是金融宏观调控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社会融资结构、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客观需要。对社会融资规模的调控既要采取全方位、多层次、广渠道的融资策略,不断优化社会融资结构,又要遵循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保持合理的、规模适度的社会融资总量。 相似文献
7.
融资是现代企业经营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从上市公司角度研究融资制度改革的原则,提出可以通过减持与全流通国有股重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实行股票期权制度激励管理绩效、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成为监控者等措施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和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在日益动荡的全球资本流动格局下,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离不开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双支柱调控框架理论在资本流动领域存在进一步应用的空间。文章通过构建以商业银行跨境融资及向企业进行外币贷款为特征的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CE)模型,论证了中国在面对跨境融资风险冲击时以存款准备金利率为代表的宏观审慎政策及其动态调整规则的有效性,并进一步论证了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重要性。主要结论为:其一,商业银行跨境外币融资会增加国内企业外币贷款甚至本币贷款的风险且会在一定程度造成上本国产出和物价的波动。其二,正常性、奖励性、约束性三类不同强度的存款准备金利率有利于商业银行和国内企业应对跨境融资风险冲击,但不利于宏观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且存在向家庭部门外国债券投资传导不畅的弊端。其三,正常性、奖励性、约束性三类存款准备金利率与货币政策组合的协调效应集中体现在提升经济的产出水平和降低物价方面,且对于调节国内企业的本币贷款成本具有积极意义。文章的研究结论进一步说明了货币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关注跨境资本流动。因此,货币当局应充分发挥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动态调整功能并加强与货币政策工具的多元组合协调效应,从而在规范商业银行经营的同时满足企业合理正常的本币与外币贷款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融资结构与资本结构两个易于混淆的概念,笔者从概念、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五个视角分析了二者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中欧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与融资政策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盟在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本文通过中欧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政策的对比,来发现欧盟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对我国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已成为沪深股市第三大板块的浙江上市公司,凭借全国第四大经济体的独特地位和灵活的民营机制,去年经营效益也是快速增加,并取得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成绩。但由于上市公司自身融资结构方面存在的一些不完善,将制约浙江省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和负债结构,进一步推进浙江省上市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融资结构与资本结构两个易于混淆的概念,笔者从概念、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五个视角分析了二者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在最优资本结构条件下,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这个目标决定了企业的融资政策,企业的融资政策叉决定了企业具体的融资行为,作为这个动态过程形成的最终结果,资本结构与企业的财务秘标、融资政策和具体的融资行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构建带有利率双轨和利率并轨情况的DSGE模型,研究在双支柱框架下利率"两轨合一轨"过程中,宏观金融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分析表明:商业银行在取消利率管制后采用更具竞争性的利率吸收存款,利率传导渠道更为顺畅,市场利率的调控政策能更深度地影响经济动态;利率并轨时,宽松的贷款价值比和存款准备金利率激励商业银行更积极地发放贷款,但存款利率降低相对较少,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降低;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存款管制利率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逐渐增强;利率并轨后,逐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市场利率传导效果更好;当发生利率冲击时,利率并轨在短期内加剧社会福利损失;面对贷款价值比冲击和存款准备金利率冲击,利率并轨可以有效改善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5.
信贷市场摩擦与BaselⅡ的银行资本监管会加剧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波动性,这促进了"宏观审慎监管"理念的引入。本文运用一个带有抵押品约束的DSGE模型分析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对经济周期、福利改善和金融稳定的影响,基于中国经济的模拟检验得到如下结论:(1)宏观审慎监管中的LTV规则可以降低福利损失,此工具在维持金融稳定方面是有效的;(2)两种政策如何协调应根据具体经济情况而定,研究表明,经济体在面临需求冲击时两种政策可以相互促进,而面临供给冲击时可能会产生冲突;(3)最优政策组合的福利分析表明,LTV规则对房价应做出更强的反应,而修正泰勒模型中加入宏观审慎监管后的政策效率比标准泰勒模型更好,说明两种政策的互动能显著地增强经济体系的稳定性。鉴于此,我国政策当局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应当有效发挥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的协调效应,共同实现经济与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6.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表明公司资本结构的不同将显著影响到企业的治理绩效,实际上公司融资结构也存在类似的治理效应。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实际融资结构的观察得出,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远比债券市场快,故而我国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股权融资而非债券融资,尽管如此,通过分析,我们仍旧认为负债融资要比股权融资具有更好的公司治理效应,这也是发达国家公司融资结构中债权比重较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定性向量自回归模型(Qual VAR模型)和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方法测度全球33个主要国家之间流动性风险监管政策的交互溢出效应,并考察国际监管合作下国家之间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协动对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全球流动性风险监管政策的总溢出效应具有波动性。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中国之间的政策溢出效应比较大。政策的关联网络是一个以发达国家为中心,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为边缘的中心-边缘网络,网络内部的联结具有区域聚集特征。总体来看,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动和金融周期协动对政策溢出效应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影响随着国际监管对各国的压力变大而增强。但对于不同类型国家组内和组间的情况而言,这一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由此,本文认为各国在制定和执行宏观审慎政策时,应重点关注与本国联系紧密、处于同一地域国家的政策,加强政策信息沟通;同时,应重视国家之间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协动所带来的影响,提高政策监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终极产权理论,对比分析了国有和非国有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差异,研究发现:二者融资结构整体存在显著差异性,国有控股企业侧重于债务融资;非国有控股企业偏好于股权融资。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供应商集中程度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以深圳证券交易市场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的回归分析表明,供应商集中可显著降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促使公司实施稳健的财务政策。而进一步对模型控制变量的分析表明,只有在中等市场化程度地区的公司其供应商集中程度与公司资产负债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在高度市场化地区和低度市场化地区的公司,二者关系不明显。另外,从公司类别看,与制造业公司相比,非制造业公司供应商集中对资产负债率的影响更显著。因此,公司必须注重供应商环节的管理控制,拓宽采购渠道,摆脱对个别供应商的依赖,整合上下游供应链,建立对公司健康发展有利的经营环境,并重视非财务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丁鑫 《商业经济(哈尔滨)》2008,(1):74-75
跨国公司为了追求其市场价值最大化,就要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和最佳的融资结构。我国跨国公司融资结构中存在着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比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负债比例、股票融资与债券融资的比例不合理等问题。应扩展内部融资、债券融资、以及国际租赁融资业务,合理选取择负债比例,从而使跨国公司实现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