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我国高铁货运动车组装卸线股道有效长设计标准缺乏的问题,系统分析了影响高铁货运动车组装卸线股道设置的影响因素,构建列车模式和调车模式下高铁货运动车组装卸线股道有效长测算模型,结合高速铁路客运场站、高速铁路动车运用所等既有场站股道有效长设计经验,研究了高铁货运动车组装卸线股道有效长关键参数取值范围,形成了一线一位、一线两位模式下高铁货运动车组装卸线股道有效长建议取值方案,以某市高铁快运物流基地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用地受限情况下高铁货运动车组装卸线股道有效长设置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全国高铁货运基地设计提供参考,对研究制定我国高铁货运基地设计规范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铁快运动车组是铁路与航空、公路在快运物流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装备之一,需要依托专用高铁快运物流基地进行作业组织。为推动高铁快运规模化、批量化发展,促进形成快运物流干线运输供给新业态,完善支撑高铁快运动车组成网运行的节点网络建设,结合高铁快运物流基地功能定位特征及多元化投资主体,提出高铁快运物流基地独立经营模式和联合经营模式,比较分析两者的优劣势,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高铁快运物流基地经营模式选择的内在动态决策机理,应用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为高铁快运物流基地经营模式选择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可变编组动车组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灵活调整编组数量,具有提高服务水平、增加收入、降低成本的优点,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为提升高铁快运在快捷运输市场中的竞争力,在阐述国内外可变编组动车组技术参数和运用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既有高铁快运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我国规划的高速货运动车组快运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可变编组客货混编动车组的运用优势,最后从线路、车辆、运输组织3个方面探讨可变编组客货混编动车组运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可变编组动车组客货混用高铁快运模式完全具备在高速铁路应用的技术条件,在高速铁路快捷货运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快递行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高铁快运方兴未艾,具备巨大发展潜力。作为办理大批量高铁快递业务的重要基础设施,高铁物流基地能够更好支撑高铁快运市场拓展,满足客户高品质快运需求,其规划建设十分必要。在分析我国现有物流基地用地规模测算与设施设备配置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高铁物流基地特点,分析现有方法对高铁物流基地的适用性,研究高铁物流基地总体用地规模及分区用地规模的测算方法,提出高铁物流基地主要设施设备配置原则和主要设施设备数量测算方法,最后进行实例分析验证方法的合理性。研究可为高铁物流基地的规划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电商快递业务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我国快捷货物运输组织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铁快运业务是我国铁路货运供给侧改革的标志之一,时效性是影响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为了进一步提升高铁快运作业效率,基于高铁快运作业流程现状,构建Petri网模型,分析高铁快运发送、到达作业流程中各环节关联关系,仿真高铁快运作业流程进行问题诊断,有针对性地提出缩减作业环节、串行作业转为并行、调换作业顺序等策略,优化高铁快运到达和发送作业环节,以提升高铁快运运作服务水平与效能。  相似文献   

6.
高铁快运作为一种新的快递方式,具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布置高铁专用作业场站将有利于发展大规模高铁快运。基于安全性、集装化和无缝衔接3个原则对高铁快运场站作业流程进行设计,并以高铁快运场站作业流程为依据对外围接驳区和铁路侧作业区的功能进行详细阐述,结合我国高铁快运的运营实际,将高铁快运专用场站功能区分为铁路装卸作业场、存车场、社会物流企业分拣仓储区和综合服务区,依据实际运营需求进行不断深化,为高铁快运专用场站建设方案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随着物流工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设备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物流的服务质量.本文通过分析相关高铁快运车站目前面临的现状,结合目前物流技术与模式,以提升高铁快运车站物流效率、提高货运效益为目标,从设备选型、运作模式等方面提出整体设计方案,并运用Flexsim软件模拟运行,为我国高铁快运车站物流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商快递行业市场的爆发式增长,社会对高铁快运的需求十分旺盛,国家和地方对高铁快运业务发展也高度重视。借鉴国外高铁快运发展经验,在分析高铁快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高铁快运的目标市场和产品服务体系设计。结合快递行业生产作业规律和高铁快运资源现状,设计载客动车组、动车组不售票车厢、高铁确认车、载客动车组货运车厢和高铁快运动车组6种运营组织模式,加快促进高铁快运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高速铁路开行高速快运列车的现状,总结德国、法国和欧洲快捷铁路物流协会的高速快运列车开行经验,从车站设施配置、线路设施、车型设计、运输组织、运输安全、规章制度体系等方面分析我国在高速线路上开行高速快运列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目前利用确认车开展小规模物流运输的现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速快运列车的开行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务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21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 000亿件,增速超过29%。京沪高速铁路是连通京津冀、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的重要运输通道,沿线商贸流通频繁,由此带来的快递需求更为旺盛。高铁快运作为快递运输方式新供给,具有稳定性强、时效性高、绿色环保等优势,适合利用京沪高速铁路进行高时效快递运输。在预测京沪高速铁路沿线城市快递业务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KANO模型的京沪高铁快运产品设计流程和方法,基于京沪沿线客户快递需求调查构建京沪高铁快运产品设计技术框架,提出京沪高铁快运产品谱系方案,并以高铁“极速达”产品为例,分析京沪高铁“极速达”产品定位、产品时效、作业流程及影响效应,为高铁快运产品设计和经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商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快递市场蓬勃发展,给铁路货运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发新型货运装备、探析新型货运模式,更好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可有效提高铁路运输市场份额。通过研究我国既有铁路快运货物班列情况,从运载工具种类、运行速度及编组特点等方面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市场需求开展160 km/h全侧开棚车、塞拉门棚车、集装箱平车的研发,基于160 km/h快捷货车结构及装卸特点,提出“160 km/h棚车+”“160 km/h集装箱平车+”集装化运输模式,在提升货车运行速度的同时,实现货物运输速度、装卸效率的提升,同步提升铁路货车货运环境,发挥铁路运输大运量、经济、环保等优势,构建我国以铁路为骨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12.
快运产品设计是铁路快捷货运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铁路快捷货运产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铁路快捷货运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内容和机理.基于流程再造,对快捷货运产品进行完善设计,提出细分和强化既有快运产品,开发诸如多式联运、高速、客车化、运输组织创新的快运新产品.以特快、快速、普快三类快运产品划分为标准,设计运输组织优化步骤,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铁路快捷货运产品设计和组织.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大幅度实现了客货分流的既有目标,运力充足促进了高铁快运的发展,然而我国尚未形成以枢纽节点为中心的高铁快运网络,货物的集疏运效率较低,作业系统尚未完善,因而对枢纽节点的选择和分级是提高高铁快运效率的重要手段。首先分析我国高铁快运的发展现状,结合超网络理论对高铁快运枢纽城市进行选择与分级,计算节点静态拓扑参数得到枢纽节点初选集,再从节点失效后对网络韧性的影响角度出发对初选集中节点进行筛选,计算网络鲁棒性来衡量线网韧性从而证明结论合理性,确定节点位置集合;使用Logit模型标定高速铁路货运占比,计算节点加权介数,最后利用LSTM网络对货运量进行预测,确定我国高铁快运一级枢纽节点集合,按服务区域统筹货物集疏运工作,提高高铁快运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快递快运业发展迅速,国家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为高铁快运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高速铁路规模的不断扩大为高铁快运发展提供了运力资源支持。"高铁极速达"快运产品对于创新快运产品服务模式、探索快运全程物流衔接、大幅提高经营效益具有现实意义。从产品作业流程、安全控制流程、客户服务流程方面研究"高铁极速达"快运产品服务模式,建立全程运递时效模型,并提出"高铁极速达"快运产品发展策略,即丰富完善"高铁极速达"快运产品、升级"高铁极速达"快运产品运营模式、推进高铁快运成网市场化运营、建设高铁快运信息平台、加强与社会企业战略合作。  相似文献   

15.
一、高铁时代货运物流成本将降低 日前,中国铁路总公司货运组织改革方案中提出,“高铁快递”成为改革后铁路货运的主要业务之一,让苦于提升运力的物流货运企业拍手叫好。但由于目前高铁缺乏在货运物流环节的配套设施,短期内快递企业通过高铁物流运输的货量有限,而且由于其他客观原因,高铁并不会完全取代航空物流。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高铁快运干线运输与城市末端运输缺乏有效整合问题,研究基于城市末端运输与二维装载的高铁快运服务路径优化。针对高铁快运需求订单特征,并结合高速铁路动车车辆装载要求,构建基于城市末端运输与二维装载的高铁快运服务路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优化确定城市末端客户需求订单的运输路线分配,以及不同类型货物在集装容器中的二维装载方案。根据优化模型特征,设计基于邻域搜索策略的改进遗传算法求解大规模问题,其中,提出基于满载优先和装载块填充策略的二维装载算法求解装箱。数值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具有良好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改进遗传算法对初始种群目标值的平均改进率超过28%,最大改进率达到53.49%。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加入WTO后 ,陆续对铁路货运市场、快递运输市场、运输代理市场开放 ,这必然对我国铁路快运业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在分析WTO规则和铁路快运市场特征的基础上 ,指出了外资企业 4种进入方式 ,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铁物流是一种创新物流模式,其优质服务能够为市场提供高效物流供给,促进高铁物流与快递、制造、商贸与金融等产业融合.网络化运行是发展高铁物流的基础,目前高铁物流基地缺乏全国性网络布局规划,从需求层次和功能层次两个方面,采用多因子分析法,分析影响高铁物流基地网络布局的多种因素权重分布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格局,对高铁物流基地规划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及快递业务量的持续增长,在分析国外铁路快运货物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铁的特点及铁路货运改革,探讨了我国高铁经营快递业务的必要性及具体的经营思路,总结并提出了高铁经营快递业务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有一批以200 km/h标准设计的客货共线铁路,但在实际运营中存在货运设施闲置、货运功能发挥不充分的情况,在铁路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亟需推动其货运功能的实现。近年来,随着高附加值白货运输需求的增长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铁路集装箱运输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从普通货物列车与动车组共线运行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集装箱运输载重低、密闭性好、速度快、装卸标准化、运输直达化等特点及最新管理规定,分析上线运行集装箱班列对客货共线问题的优化,并从路网层面分析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在集装箱运输通道中的比例,最后提出推动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实现货运功能的相关建议。研究表明,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上线集装箱班列具备可行性和客观条件,能有效推动其货运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