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齐高速铁路是哈大齐工业走廊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联动和空间重组产生深刻影响。选取可达性模型,测度哈齐高速铁路的开通对区域可达性水平的影响;再根据距离引力模型测量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并利用经济隶属度,分析各个城市经济联系方向,从而探究哈齐高速铁路背景下黑龙江经济格局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哈齐高速铁路的开通大幅度优化了区域沿线城市之间的可达性水平;同时,哈齐高速铁路也加大了沿线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区域经济格局逐渐呈现"多中心化"的趋势;高速铁路轴带极化现象明显,部分空间隶属关系模糊。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的开通会产生时空压缩效应,使城市之间的平均旅行时间减少,提升城市间经济联系度。借助可达性系数和引力模型,探讨高速铁路开通前后甘肃段城市可达性和经济联系的演变。高速铁路开通后,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缩短,甘肃省城市可达性得到提升,形成以兰州-天水-定西为交通中心,沿高速铁路为轴线对外辐射的空间格局趋势;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大幅度增强,城市间经济联系差异扩大;内部经济联系极化效应加剧,非高速铁路区存在形成交通和经济双重洼地的风险,可达性和经济联系度呈现部分空间耦合。  相似文献   

3.
城市网络是区域发展的基础,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研究对象,依据联系频次分别构建经济圈公路与铁路客运网络,并以此构建陆路交通联系网,基于重尾分级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陆路交通网络整体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路网络呈双核放射型空间特征,客流量极化效应显著;铁路客运网络呈“闭环—孤点”式空间格局,节点城市联系强度层级特征显著;公路客运联系集中趋势大于铁路,成渝双核心协调发展程度高;陆路交通联系网络呈“大核心圈”空间格局,不同等级节点间形成了核心节点集聚辐射、次级节点参与配合的层级流动模式,在南北双廊道基础上形成了立体型点—轴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对区域人才流动的叠加效应对进一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铁路沿线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区域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阐述高速铁路对区域人才流动的叠加效应的基础上,应用经济联系强度和改进辐射相关经济社会关系模型,分析高速铁路对区域人才流动的叠加效应,以成渝高速铁路为例,研究成渝高速铁路开通后对区域人才流动的叠加效应。研究表明,区域内中心城市及次级节点,高速铁路的开通将会产生人才流动马太效应,即中心城市人才集聚日趋加快,而次级节点则持续下滑。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开通有助于提升市场可达性,进而助推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基于2009—2020年民族地区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匹配差分和工具变量法实证估计高速铁路开通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借助三重差分从市场可达性进行机制检验,同时考察不同地势起伏度的异质性影响和滞后效应。研究表明,高速铁路开通对民族地区经济的提升效应约为6.6%,高速铁路开通带来的市场可达性提升是解释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高速铁路开通主要促进地势相对平缓的民族地区经济增长,而对于高起伏度的山地地区影响不显著,并存在2年左右的滞后效应。最后,从高质量交通供给、产业结构调整、融入内外部市场、优先考量经济性等方面,提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启示。  相似文献   

6.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县域城镇化进程,对交通影响效应的科学评价必不可少。基于2000—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县级城市面板数据,以夜间灯光数据作为县域城镇化的代理变量,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的双重差分模型,估计并分析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对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高速铁路建设对发展较好的县域城市影响较小,短期内不利于相对落后县域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高速公路在开通后短时间内体现出对县域城镇化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城市发展水平越高,高速公路对县域城镇化的正面效应越显著。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调整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思路,实现县域城镇化和交通协同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的网络化使得我国城市可达性整体得到优化。以成渝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时间距离视角修正传统旅游经济引力模型,构建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模型,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和核心-边缘结构等方面,比较不同时间距离下成渝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高速铁路加强了成渝城市群区域内成员的旅游空间联系,提升了高速铁路沿线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量,部分城市在区域中的重要性发生改变,核心城市在区域内旅游集散中心的作用发挥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宝兰高速铁路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对沿线县域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通过构建最短时间距离、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经济潜力模型,分析宝兰高速铁路对于甘肃省沿线县域可达性的影响。然后以2013—2019年面板数据为基础,构造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宝兰高速铁路对于甘肃省沿线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显示:宝兰高速铁路开通极大提高了甘肃省沿线县区级城市的可达性,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减少69.68%,经济潜力提升2.96倍;沿线县域经济增长速率增加了10%,并且宝兰高速铁路的开通对于县级城市的影响大于区级城市,同时宝兰高速铁路开通并未显著优化沿线县域产业结构,但对第二产业的影响大于第三产业,对县级城市的影响大于区级城市。  相似文献   

9.
区域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机动性、社会福利及环境影响相关,高速铁路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城市区域可达性的影响.通过原始数据的采集,应用有利平均旅行时间模型、潜能模型、吸引力指数模型进行测量评价,对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开通前后的区域可达性进行对比,分析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提高了区域可达性,尤其是目标城市(处于经济主导地位的城市)的可达性.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提出了明确目标,其中文件中就提到了要将成渝建成中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演进将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反过来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加速产业结构的演进。四川省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其经济的发展情况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在国民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抓住成渝经济圈建设的机遇,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是四川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新型绿色交通运输方式,高速铁路在推动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区域旅游业基于快捷高效的高速铁路网得以快速发展。以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地级以上城市为例,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长江中游城市群高速铁路网络建设是否显著提高了沿线城市旅游效率。借助引力模型定量分析高速铁路网络建设对沿线城市旅游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高速铁路网络建设对提高沿线城市旅游效率的影响作用随时间变化呈逐步增强趋势。高速铁路网络建设引起沿线城市对外经济联系强度每提高1%时,沿线城市旅游效率约提高0.07%~0.16%。  相似文献   

12.
以2009—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公路、铁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公路、铁路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公路投资的门槛特征值为100.552 4,118.934 6,铁路投资的门槛特征值为1.135 6,1.929 9,2.758 7,公路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强前者对后者的弹性系数呈现倒U型曲线变化,铁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则是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强而逐渐削弱,同时铁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高于公路投资。从空间角度分析,公路投资对本地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其他城市却表现出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铁路投资对本地和其他地区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区域经济联系与可达性原理,用区域可达性指标对区域经济联系模型中的距离进行改进,并引入可达性阻抗,得到区域经济发展与可达性关系模型。利用这一关系研究重庆市主城九区各区域经济发展与可达性的相关关系,并论证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通过改变沿线区域的可达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最后对轨道交通1号线、3号线、6号线建成后推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做出估算。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的开通降低了游客出行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影响旅游活动空间集聚规律,形成同城化、网络化等现象。以黔桂云三省39个市州为案例地,采用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测度地区旅游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演化动态,构建回归模型考察高速铁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明确高速铁路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民族地区旅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结果显示:高速铁路开通后区域内旅游发展水平普遍提高,并表现出不同的空间态势:贵州以贵阳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云南以旅游发达地区散状分布,而广西呈现出桂林、南宁两核遥望之态;高速铁路通过改善区域旅游可达性实现旅游发展水平的提高,且旅游可达性在民族地区的促进作用中表现为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高速铁路对城市旅游供需潜力的影响,利用旅游市场供需潜力模型对东北地区3省旅游供需潜力的时空格局和市场类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速铁路的开通明显提升了城市的旅游市场供需潜力,而且高速铁路沿线城市供需潜力优势较大,其他城市供需潜力"类真空"现象显著;高速铁路的开通加大了城市间供需潜力的差距,哈大、长珲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供需潜力的影响高于沈丹高速铁路,哈尔滨—四平、长春—珲春组成的"T"型廊道空间供需变化最为显著;高速铁路开通后,东北地区形成了旅游发展核心区、潜力区、边缘区相互交织的旅游空间发展格局,明显提升了城市旅游可达性,对促进城市旅游业快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对于旅游业最直接的效率体现在创造"时空"效应,由此逐渐形成对旅游发展的旅游者效应和旅游经济效应。旅游流的流向、流量是旅游经济发展总体态势的主要体现,旅游收入的高低是旅游经济发展成效高低的重要结果。通过分析我国22个省市高速铁路开通以来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的偏移变化过程与空间特征,以判断高速铁路对区域旅游流的导向性和对区域旅游经济的带动性;通过数据包络分析,研究高速铁路背景下铁路交通要素投入与旅游产出的效率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铁路要素对国内旅游者的空间流动有导向作用,高速铁路对国内旅游收入提高有促进作用,但是其实际投入和旅游产出匹配度有待提高,尤其对人均旅游收入的影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概述武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及与广深港高速铁路广深段联线运营情况,在分析湖南省旅游经济特点的基础上,阐述武广高速铁路对湖南省沿线旅游经济产生的影响,提出湖南省旅游经济未来发展策略的建议:重点发展武广高速铁路沿线特色旅游、发展与高速铁路相结合的旅游产业经济、完善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及旅游综合布局、加强泛珠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开发适合湖南省内旅游特点的高速铁路运行图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成渝区域联动借力中新(中国—新加坡)陆海新通道发展,将有效促进一体化经济增长极建设。2019年1月7—8日,重庆举行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奠基仪式,明确重庆、成都两地为陆海通道重要物流基地及交通节点。2020年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施方案》,四川省针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提出了实施意见。在开放背景下,双城经济圈建设必然要求成渝两地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共同打造一体化推进机制、一体化发展规划、一体化营商环境和一体化金融政策,抓住开放环境下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9.
哈萨克斯坦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在中欧班列开通后两国双边贸易额不断攀升,对两国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以中欧班列国内沿线城市与哈萨克斯坦各州域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潜力与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模型,量化中欧班列国内沿线城市与哈萨克斯坦州域间的可达性。结果表明中欧班列使中哈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减少90.6%,经济潜能平均增大15.08倍,促进了中哈两国的可达性。中欧班列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可达性改善作用存在差异性,对国内沿线城市可达性促进作用强于哈萨克斯坦各州域,国内地区中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改善程度呈内陆向沿海、北部向南部递减的特点,西北地区的经济潜力得到明显改善;哈萨克斯坦州域改善程度呈由东向西递减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20.
结合武广高铁开通运营给旅游、城市开发等带来的影响,从交通运输结构、经济辐射半径、沿线城市规划布局、旅客出行四个方面分析武广高铁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改变,阐述高速铁路在现代交通运输业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