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表达土地和交通平衡状态的Node-Place模型,综合考虑站点空间特征,以深圳地铁站点为例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和交通的协调性,由此判断其TOD发展模式。研究发现,33.9%的地铁站点区域有发展潜力,逐步向社区TOD方向发展;30.5%的地铁站点区域属于城市TOD或区域TOD,但需避免过度开发;22.9%的地铁站点区域发展方向需视城市发展战略而定;12.7%的地铁站点区域发展潜力大,属于区域TOD或交通换乘中心。同时,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地铁站点交通土地资源具有显著空间自相关性,总体上呈现出交通引发土地开发的由失衡向平衡的转变趋势。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投资运营成本高,政府需要对其进行大量财政补贴以保证其正常运营。TOD模式可通过对站点周围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借助客流量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用来补贴城市轨道交通的成本缺口,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基于TOD开发理论,在对已有TOD案例分析总结基础上,对比一般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回报机制,得到PPP+TOD模式下的回报来源及回报机制,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TOD模式可带来的居住功能、商业功能及办公功能的增值收益,并通过特征价格模型对增值效益进行量化计算,同时结合案例对增值收益进行实证分析,定量测算了增值收益反哺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幅度,丰富了PPP+TOD模式的可行性分析方法,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保障轨道交通TOD的成功运作为研究目标,运用土地经济学、城市规划学、交通规划学等理论与方法对基于TOD的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效能评价进行研究,提出基于经济效益和客流效益为目标的土地效能评价方法,以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为基础资料,测算站点开发成本、收益值,估算站点客流量,并以深圳市轨道交通3号线塘坑站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该方法将对我国即将到来的大规模轨道交通建设和TOD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TOD项目开发未达预期,在项目投资机会筛选阶段,开发时机成熟度评价至关重要。针对高速铁路站点周边土地价值影响因素,确定TOD项目开发时机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构建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模型适用性。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发展因素、个别因素及交通因素是影响高速铁路TOD项目开发时机成熟度的三大关键因素;交通因素对不同级别城市高速铁路TOD项目影响路径不同,对外交通便利度是影响中小城市TOD项目开发时机成熟度的重要因子,对内交通便利度对大城市影响更显著;基于熵值法构建的评价模型适用于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快速轨道交通站点TOD项目比选,在应用条件及应用范围上存在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一、TOD概念与背景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即“公交导向开发”,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即主要通过快速链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与城市核心区来减少交通时间,以高密度的建筑形式和功能复合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TOD模式,也称为“交通引导开发”。它由美国规划学者彼得·卡尔索普1989年提出,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由于轨道交通规划与土地开发利用上存在着协调性问题,站点与其周边地区的发展协调状态需要重点评估。以杭州地铁1号线一二期34个站点地区为例,基于多源数据,利用节点-场所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量化评估站点地区发展状态,进一步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站点地区的节点与场所耦合协调度实测分析。结果表明:1号线站点的节点和场所价值目前都处于“从属”和“平衡”状态,但部分站点地区出现失衡倾向;耦合协调性在空间上表现出以主城区、副城为中心圈层结构并呈现梯度递减特征,位于主副城边缘地区站点还有待提升。研究可以为后续站点地区发展评价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运营现状,发现存在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结合国外的TOD理论,将轨道交通站点分为三大类型:城市型站点、居住区型站点、交通枢纽型站点,为在建的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提供完善的土地综合利用规划策略,以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效益,缓解武汉市的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用地一体化开发建设,是今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有效途径。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与周边用地综合发展规划,从居民轨道交通出行时空圈的概念出发,提出满足居民日常出行45min生活圈的轨道交通站点发展模式:有利于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街区模式与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拓展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交通发展与地区所在功能组团主导开发属性,提出4种类型站点"交通+用地"一体化的综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八楼站点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通过现场调研全面分析和评估了乌鲁木齐市八楼站点,旨在深入探讨八楼站点的历史、地理位置、建设背景等,重点评估该站点的交通网络,包括公交、地铁和BRT(Bus Rapid Transit)等不同交通方式的衔接情况、运营模式和客流量等方面。通过分析发现该站点存在公交、地铁和BRT之间的衔接问题,BRT车站安全问题及交通信息提示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善建议和措施,包括加强交通协调和合作、优化交通运营、设施完善和信息服务提升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促进了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基于轨道交通站点地下空间开发现状,通过地下空间与地上构筑物的不同空间关系分析,以广州3个轨道交通站点地下空间布局为例,提出结合公共空间布局的纯地下空间模式、结合上盖开发布局的地下空间模式,以及结合商圈、公共中心布局的地下商业街模式3种不同的布局模式,引导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铁路客站作为城市与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客站周边往往成为聚集商业、服务业、办公、居住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区域,在拉动城市经济、重塑城市格局、高效利用土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供给侧为新型城镇化、都市圈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当前,我国城市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持高铁建设与城镇化融合发展,铁路站区综合开发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文章以铁路站区TOD上盖开发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现阶段铁路站区综合开发的支持政策、开发与管理现状,分析我国铁路站区TOD开发进展缓慢的成因,提出加快推进铁路站区综合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兼具“节点”和“场所”双重特征,通过回溯和系统梳理“节点-场所”模型提出及发展演变历程,深度剖析该模型应用拓展和发展脉络,将其分为“模型提出与完善、与TOD交叉融合、三维拓展”3个阶段,并对其应用和优化拓展方向进行讨论和反思。研究认为,源于欧洲城市再开发背景下提出的“节点-场所”模型具有定量分析优势和弹性评估框架,国内外学界从最初的单纯描述发展到站点分类和预测,逐步发展研究对城市再开发的推动作用,并与TOD理念进行互补和联动,但该模型在我国本土化应用实践中还需要继续加强国内城市站点地区持续性跟踪实证研究,应重视实地数据调研和网络数据校核,以期更好地促进轨道交通网络和站点全面融入到城市更新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客运专线客运量预测过程中,诱增客运量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传统预测方法重点关注因交通条件改善的诱增客运量,未考虑因交通引导城市发展促使人口、产业等向铁路周边集聚所产生的诱增客运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结合福厦客运专线?TOD?建设模式,针对铁路诱增客运量传统预测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交通改善和?TOD?引导?2?类诱增客运量预测思路,并依据有无对比原则,采用重力模型计算思路,构建适合于?TOD?建设模式的诱增客运量预测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时空关系研究是经济学中探讨运输行为的重要抓手,由于从运输空间位移、商业消费时间耗费和城市空间规则等不同维度,难以系统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产品,而经济学的时空转换概念进一步丰富了时空视角下城市轨道交通细分产品的内涵,形成以“运输时间节约量”衡量的运输服务产品(Pt)、以“消费时间增加量”衡量的商业服务产品(Pc)和以“要素流动时间节约量”衡量的城市服务产品(Pu)。在此基础上,从生产过程分析、细分产品间关系及生产组织行为等维度,分析了时空视角下城市轨道交通细分产品形成过程,提出时空视角下城市轨道交通细分产品分析方法应用,即:合理确定网络生产规模,构建分层观察网络生产行为,明确TOD模式发展方向,提升城轨网络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定位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运营管理水平,需要明晰城市轨道交通定位。从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角度出发,对PPP+T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位进行了重新审视,分析市场定位、客户定位和服务定位的转变,从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能力不足、推进路径模式单一、市场主体动力缺乏等方面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转变定位的难点,从市场竞争角度提出共生体空间转变方式、商业模式空间转变方式、战略空间转变方式等转变定位方式,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机动车的快速增长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城市饱受交通拥堵的困扰,因此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成为各个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首选途径。由于轨道交通具有运输能力大、安全、快速准时、节约用地和污染少等明显优势,因而城市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及线网规划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与此同时,轨道站点及周边地块的开发和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更好地凸显轨道交通的优势,充分利用轨道站点实现交通可达性,从而推动轨道站点及周边范围内的产业发展,有必要对轨道站点及周边用地进行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17.
掌握不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客流短时变化规律是应急措施制定、常规客流组织和列车开行的关键依据,研究主要探索预测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短时客流预测精度的影响,以西安地铁2号线为例进行实例分析。基于车站的进出站客流属性,运用时间序列聚类方法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划分为4类;运用极端梯度推进决策树(XGBoost)、BP神经网络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分别对各类车站的短时客流进行预测,并对比各类车站的客流预测结果。结果表明,西安地铁2号线的车站可以分为商业办公车站、密集型居住车站、轻型居住车站和旅游文化车站4类;4类车站客流预测精度最高的方法分别为XGBoost、ARMA、ARMA和BP神经网络;在预测时效方面,XGBoost展示了更大的优越性。研究结果可以对各类车站建立相适应的客流管控措施提供基础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空间广告资源的商业价值随着客流激增而不断提升,日益成为反哺城市轨道交通后期建设与运营的重要力量。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广告资源特征及分类的基础上,研究广告资源的自主经营、经营代理权外包、合资经营3种开发经营模式,基于联动作用、协同效应、整合效应提出广告资源效益提升策略,针对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广告资源的开发,提出发挥地铁建设中广告资源的融资能力、开发针对目标受众的商业广告、建立地铁集团权属的广告公司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地价值评估是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综合开发的关键难点之一,但传统估算方法难以反映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的对外交通优势。针对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自身特点,通过收集广深高速铁路与广珠城际铁路已建成站点周边土地价格数据,利用特征价格理论构建土地估价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研究表明:模型拟合度较优,能解释样本站点1.5???km范围内87%的土地价值变化;基于特征价格模型的土地估价方法适用于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用地的价值估算,但在已有数据基础上构建的数学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传统评估方法相比,基于特征价格模型构建的土地估算模型在应用条件及应用范围方面存在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量是评价其服务水平和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数据和依据。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进站客流量序列波动复杂的问题,构建基于EEMD-BP方法的城市轨道交通进站客流短期预测模型,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日间分时进站客流序列进行模态分解,并对分解的分量进行筛选和识别,探究进站客流的日间波动影响因素,实现对短期客流的合理预测。以广州珠江新城站短期客流预测为例,验证该组合模型在提高客流预测方面具有有效性,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运营管理提供客流预测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