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准化建设是提高铁路企业效率和安全管控能力的重要途径。兰州局集团公司车务系统以标准化为主线,以实现人的行为安全可控为目标,遵循体系建设系统性、充分性、适宜性的要求,坚持体系化、标准化、闭环管理、流程再造的设计原则,从标准体系及标准评价体系、标准化车间、标准化生产指挥中心和智能行车系统等方面,对车务系统安全标准化体系功能进行设计,为构建管理规范、标准统一、保障有力的车务系统安全标准化体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的可靠性关系到整个高速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对其展开可靠性评估对于保证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的安全,提高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的复杂性,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和组合赋权法的评估方法。该方法采用云模型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表征,并分别利用G1法和CRITIC法来计算系统设备的主客观权重,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博弈论思想的组合赋权法获取设备的组合权重,然后根据云模型的加权运算求得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可靠性评估云,将其与可靠性等级评语云进行相似性度量,进而得到评估结果。最后将该方法运用到某条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中,评估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良好,可以实现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3.
根据高速铁路的行车特点论述其存在的安全问题。从人、列车、轨道及行车环境之间的耦合效应分析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系统要素,将机车乘务员的作业能力与作业要求两种因素作用下造成的行车事故隐患分为8种类型。并初步构建我国高速铁路的行车事故预防体系、行车安全保障体系和行车事故救援体系。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一日一图”目标下的高速铁路列车能力与客流需求间的匹配程度,提高运营管理质量,从运营管理角度出发分析“一日一图”下高速铁路列车运营管理的核心目标,并引入复合型评价指标,从列车能力运用效率的稳定性、能力投放收益转化的高效性以及出行质量保障性等3个方面,构建高速铁路列车运力供给与出行需求适配目标评价体系,并基于集对层次分析方法设计适配质量综合量化评价模型。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模型可以有效量化评估高速铁路列车“一日一图”目标下的能力供给与市场需求二者间的适配质量,正向反馈运力投放的市场认可度和接受度,有助于优化运行图的周期编制,提高运输服务供给质量,增强铁路运输的市场竞争力和自身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京张高速铁路精准化、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保障冬奥会期间动车组安全高效运行,首次在京张高速铁路配属动车组上开展PHM研究和系统应用的先行先试。作为动车组运用检修系统的应用扩展与延伸,PHM系统实现了动车组在途故障的超前预警,视情维修信息可在动车组运用检修系统中进行流程贯通和交互闭环。结合京张高速铁路PHM试点应用情况,从需求分析、总体架构、功能架构、逻辑架构和物理架构等方面总结归纳了动车组PHM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通过PHM系统在京张高速铁路的试点应用,有效提高动车组运行保障能力,提升运用效率和效益,改善运行秩序,为PHM技术在全路范围的应用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我国高速铁路大风监测系统的功能和监测水平,保障大风环境下高速铁路列车的行车安全,从监测系统设置、报警处置规则和流程等方面阐述高速铁路大风环境行车预警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分析国外高速铁路大风环境行车预警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特点,设计高速铁路大风行车预警系统,结合高速铁路大风行车预警系统的功能需求,从源头数据准确性评估、报警阈值优化、报警信息处置规则优化、列车定位、车地无线通信、车载接收与回执、处置信息控车等方面研究关键技术方案,为我国现有的大风监测系统优化升级提供参考,为高速铁路大风环境行车预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高速铁路里程的快速增长,调度集中区段不断增加,车站控制下的行车安全风险相对较大。为确保高速铁路列车在高密度、高速度条件下的行车安全,通过对高速铁路车站控制行车设备、人员、管理、作业等方面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分层次阐述形成行车安全风险的原因,结合高速铁路车务作业和管理特点,提出高速铁路车站控制行车安全风险对策,即: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优化完善设备功能,加强安全风险研判,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联合演练,严格落实作业制度,加强人员队伍建设等对策,以有效控制安全风险,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高速铁路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高速铁路安全管理水平,保障高速铁路安全运营,从人的因素对高速铁路行车可靠性的影响程度入手,选取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身体和心理素质、业务培训质量、管理政策的约束5个指标,构建高速铁路行车人因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速铁路行车人因可靠性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得出每个指标对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的影响程度,并提出提升高速铁路行车人因可靠性的对策,为铁路行车岗位的人才招聘、工作人员的考核及职工教育培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安全运营涉及环节多,风险因素复杂,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首先,在分析高速铁路行车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人-设备-环境-管理"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体系中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个指标的主观权重,并结合熵权法进行修正;最后,运用灰色模糊评价模型对京沪高速铁路行车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京沪高速铁路处于安全水平,并且设备状态是行车安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在恶劣天气等环境下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应对新时期高速铁路灾害监测面临的需求与挑战,解决工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升高速铁路行车安全保障能力,从信息感知层、网络传输层、数据汇聚层、综合应用层对高速铁路灾害监测系统架构进行再设计,集成整合铁路既有及待建的灾害监测相关系统,统筹考虑系统软硬件资源配置和运用维护工作。同时,提出灾害监测一体化集成、路内外系统协同联动、灾害监测大数据分析、区块链应用等关键技术,探讨高速铁路灾害监测应用场景,促进新技术在高速铁路灾害监测领域的应用,提高既有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辅助解决铁路运营中不同层次的规划和设计问题,进一步提高高速铁路运营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必要构建高速铁路行车仿真系统。在阐述国内外铁路行车仿真系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定高速铁路行车仿真系统的整体框架,并采用时间驱动机制描述行车仿真的工作流程,重点分析铁路行车仿真系统中复杂度最高的调度系统与列车运行控制2个核心模块,最后通过计算京沪高速铁路曲阜东—滕州东区段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时间,对仿真系统进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为铁路相关单位提供试验设计、线路规划、运营模拟、调度优化等方面的技术和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12.
根据高速铁路列车调度应急处置工作的特点建立列车调度员应急处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采用模糊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系数,对调度员的应急处置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实例表明,该模型对提高高速铁路行车应急处置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是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的核心,其安全风险水平与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密切相关。根据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安全风险分为人为风险、设备风险和环境风险,建立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风险指标体系,估算风险指标值,确定风险指标权重,构建风险耦合模型。实例分析表明,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内不同类型风险耦合作用显著,并且多种类型的风险协调发展程度较高,整体协同效应较明显,客观反映了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安全风险耦合规律。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车站的开放式设计、统一候车、商业化及电子设备繁多等给旅客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隐患,进行风险分析具有实际意义。在概述蝴蝶结模型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对现有高速铁路车站旅客进出站顺序和空间架构进行分析,提出恐怖袭击、拥挤踩踏、火灾爆炸及疾病卫生4个风险事件。通过安全屏障中控制措施分析构建高速铁路车站安全风险蝴蝶结模型;阐释模型的应用领域和实际运用方法,以及在高速铁路风险管理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列车调度员作业的安全可靠直接影响到高速铁路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安全,因而针对高速铁路作业特征,构建相应的列车调度员作业能力适应性测评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管理科学问题。在采用认知心理学方法对高速铁路列车调度员作业任务予以分析及特征提取的基础上,从作业心理品质、基本认知能力、应急处置能力3个方面提出包含5项心理品质测评指标、13项基本认知能力测评指标、3项应急处置能力测评指标的调度员作业能力适应性测评指标体系,并围绕调度员的入职选拔与定期在岗测评,设计提出"一体两翼"的高速铁路列车调度员适应性测评系统架构,以期为日常高速铁路列车调度员的入职选拔与定期测评工作提供相应理论方法与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高速铁路建设的推进,武广高速铁路衔接通达的线路不断增加,行车量也逐步增加。长沙南站和衡阳东站作为多方向接入车站,分别与沪昆高速铁路和湘桂铁路交汇,长沙—衡阳区段行车量达到143.5对/d,运输能力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在阐述武广高速铁路长沙南站列车开行情况的基础上,分析研究车站间隔时间、列车开行方案、设备设施布局、到发线运用等影响长沙南站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采用分段解锁方式、调整列车开行方案、改造完善车站设施、优化到发线运用等措施,为进一步提高长沙南站的通过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高速铁路通过能力评估的系统性、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综合考虑区间通过能力、车站到发线能力、动车组运用等影响因素,在.NET平台下运用C#语言开发高速铁路运能评估系统。在阐述高速铁路运能评估系统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高速铁路运能评估系统逻辑架构、功能结构和主控流程进行设计,主要功能包括基础数据管理、运行图显示与编辑、交路图显示与编辑、能力计算和评估结果展示功能。高速铁路运能评估系统在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贴近运输生产实际,能方便、准确地计算并评估高速铁路通过能力,可以为高速铁路运输组织优化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由于高速铁路具有列车运行速度高、密度大的特点,在出站信号机故障的情况下,只有采用最优的行车办法,才能减少列车晚点时间和列数。为保证行车安全,提升运输效率,阐述高速铁路出站信号机故障时的行车办法,针对现行办法在安全和运输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出站信号机故障引导信号不能开放时,动车组列车采用目视行车模式出站的优化办法,并结合现行设备,提出优化办法实施的条件。最后从安全、效率、操作、办法掌握等方面对优化办法与现行办法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完善高速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应不断提升高速铁路客运生产组织管理水平,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的新途径。在阐述郑州东站高速铁路管理信息系统中所包含的高速铁路综合指挥管理系统、高速铁路旅客云服务系统和高速铁路安全应急处置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基础上,针对郑州东站高速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不足,从生产组织、旅客服务和安全应急3个方面提出高速铁路管理信息系统优化改进方案,为全面优化郑州东站高速铁路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阐述学者对高速铁路天窗设置与维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速铁路在开行动卧列车条件下的天窗模式、时长和时段,以及高速铁路天窗变化对维修作业的影响,进而运用业务流程再造(BPR)理论对天窗维修作业进行全流程解析,并从维修作业层面提出强化维修作业前的准备工作、优化长大桥梁与隧道作业组织、加强维修作业安全与应急管理、加快推广应用先进装备的优化措施,从维修管理层面提出完善高速铁路行车组织与维修管理规章制度、制定高速铁路协同维修流程、逐步推行基于可靠性的维修策略、积极完善高速铁路维修管理模式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