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冬 《河北金融》2021,(3):42-46
金融与科技的紧密结合促进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为低收入群体和落后地区居民以较低成本享受金融服务创造了条件,也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本文根据22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西部地区最强,中部地区次之;从...  相似文献   

2.
刘冬 《国际融资》2021,(1):49-52
金融与科技的紧密结合促进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为低收入群体和落后地区居民以较低成本享受金融服务创造了条件,也为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通过22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西部地区最强,中部地区次之.从分项指标...  相似文献   

3.
沈倩 《时代金融》2023,(3):89-95
<正>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经济和社会绩效。作为我国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其经济发展受制于金融资源短缺、市场发展受限等问题。本文对西部地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是否能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并针对其研究数字普惠金融的收入增长效应、民营企业活跃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使用2003~2018年西部各省份的相关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对其乡村振兴和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展开定量测算。在此基础上,针对西部地区乡村振兴与普惠金融发展之间可能存在的线性和非线性相关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确实可以促进乡村振兴,该促进作用对于乡村振兴不同维度均显著,其中对生活富裕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对治理有效和产业兴旺的作用效果依次减弱,对生态宜居的作用效果最弱。同时,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具有非线性特征,即该作用效果随着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强。此外,地区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和少儿抚养均对乡村振兴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提出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和纾解金融供需矛盾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金融需求、金融供给、金融基础设施、金融政策四个方面总结了西部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分析了西部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供给水平和创新能力滞后、民间金融发展不规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发展普惠金融的主导力量不足,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一是发展适合西部农村需求的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二是丰富完善西部农村普惠性金融组织体系,三是依托互联网金融建设西部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四是充分发挥政府在西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数字普惠金融正在迅速发展,提高企业家精神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理论上搭建了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框架,实证上基于2011—2018年253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家精神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2)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加强企业家精神的空间溢出效应;(3)要素错配在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企业家精神的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4)数字普惠金融对东中部地区企业家精神的提升效果大于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对等级更高城市企业家精神的促进作用大于等级较低城市。  相似文献   

7.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不断推动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助力区域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运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地区专利申请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区域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水平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对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等分维度及东、中、西部分区域样本的探究发现,不同维度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存在差异,数字普惠金融对东、中、西部创新的驱动作用也存在异质性。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会显著提升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而助力区域创新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8.
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基于2011-2017年全国285个地级市样本数据,运用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JP2〗(1)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各地级市经济增长的差距;(2)教育水平和政府行为水平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强化这种促进作用;(3)西部地区的教育水平和政府行为水平相对落后,提升教育水平和加大政府投入是关键,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9.
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基于2011-2017年全国285个地级市样本数据,运用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JP2〗(1)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各地级市经济增长的差距;(2)教育水平和政府行为水平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强化这种促进作用;(3)西部地区的教育水平和政府行为水平相对落后,提升教育水平和加大政府投入是关键,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0.
申霞 《青海金融》2022,(7):43-47
以西部四省为研究对象分析普惠金融发展对农牧户脱贫减贫的作用,通过借鉴现有成熟的研究方法,运用普惠金融广度及深度指标构建西部四省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分析发现地区金融机构的规模增长与当地农牧户减贫具有正相关性,普惠金融工作的开展对当地贫困减缓具有先消弱后增强的U型特征,提出持续开展普惠金融工作、抓住数字普惠金融契机、加大财政投入和做好信用体系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下,普惠金融问题已成为法学界和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然而,在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下,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普惠金融促进问题具有特殊性。本文以普惠金融为视角,探讨西部欠发达地区贫困根源与农村信贷金融建设中的法制问题,试图从系统性制度设计的角度,基于贫困的性质与根源来深入分析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贫困现状与金融结构,为反贫困制度设计提供参考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普惠金融系统性框架制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普惠金融评价体系对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普惠金融指数进行测算,并构建回归模型探讨普惠金融指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尤其自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后,普惠金融指数上升速度明显加快,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在经济发展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后,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作用效果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呈减弱趋势。因此,为了使京津冀地区普惠金融更好地协同发展,应采取强化政策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域内金融协调发展,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城镇化建设,以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3.
数字普惠金融是近年来我国新兴的金融模式,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备受关注,但关于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借鉴工具变量法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存在积极的影响,在行业和地区间存在异质性。其中,数字普惠金融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程度高于生活性服务业,对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大于东西部地区。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以及促进要素市场发育来发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畅 《青海金融》2014,(12):14-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发展普惠金融,让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惠及所有人群、所有地区,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从西部金融发展现状看,普惠金融发展更具迫切性,亟待加快发展。本文从普惠金融的内涵和实践出发,分析了西部普惠现状,指出西部普惠金融供给不足、信用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全国278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有显著的增益效果。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对区域创新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使用深度,再次是数字化程度。分地区看,数字普惠金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对区域创新的效果存在一定差距,对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活动增益效果显著大于东部、西部地区。分创新层次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各个层次的区域创新水平有突出的正向驱动效果。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提升金融效率和市场化水平进而促进区域创新。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2011-2018年省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企业外资利用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区域医疗水平显著影响各省人均GDP增长;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均有显著提升作用,且提升效果依次递减;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对各省人均GDP均有提升作用,且影响程度依次递减。文章最后为构建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化消费是我国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之一,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居民文化消费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甘肃地区为例,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甘肃地区居民文化消费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数字普惠金融与居民文化消费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地区的居民文化消费以兰州和白银为分界线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分界线西部地区的居民文化消费高于分界线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甘肃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具有促进作用,其中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对甘肃地区居民文化消费产生正向影响,而数字化程度则产生负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周边地区居民文化消费产生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文章认为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促进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协同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促进共同富裕和贫困治理有重要意义。论文对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各类银行在其中能够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分地区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促进共同富裕及减缓相对贫困的实际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相对贫困的减缓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正效应,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饱和程度、减贫效应大小等在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鼓励中小型银行在中、西部地区开发数字产品和线上业务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当地的发展,缩小地区间差异。未来,为了促进共同富裕,应进一步增加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鼓励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完善数字金融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9.
产业融合的兴旺发展为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持续动能,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农村集体经济在二者之间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传统金融竞争在二者之间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则不显著;在粮食主销区与产销平衡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高以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效果显著;而在粮食主产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低以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城镇居民商业养老保险参与程度的影响,本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指数,运用Probit、Tobit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并分别使用主客观金融素养作为中介变量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与家庭养老保险参与存在直接显著的正向关系,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升居民的主客观金融素养水平来提升家庭养老保险参与的可能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东部和西部地区能够正向影响城镇居民商业养老保险参与,且西部地区最为显著;客观金融素养的中介效应占比大于主观金融素养。基于此,西部地区应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提升居民金融知识普及和关注程度,以更好地促进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发展,满足居民的养老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