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10月1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2011〕69号文件,批准河北金融学院为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授权专业学位类别为金融硕士。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研究》2011,(6):96-96
为了促进我国高等院校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国际金融研究》编辑部决定于2011年7月29-30日在云南昆明联合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年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PF)教育发展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我国高等院校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国际金融研究》编辑部决定于2011年7月29~30日在云南昆明联合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年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PF)教育发展模式探索。本届年会与论坛由云南财经大学具体承办。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研究》2011,(5):F0003-F0003
为了促进我国高等院校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国际金融研究》编辑部决定于2011年7月29~30日在云南昆明联合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年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PF)教育发展模式探索”。本届年会与论坛由云南财经大学具体承办。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研究》2011,(7):F0003-F0003
征文启事为了促进我国高等院校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国际金融研究》编辑部决定于2011年7月29~3D日在云南昆明联合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年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教育论坛——金融硕士专业学位(MPF)教育发展模式探索”。本届年会与论坛由云南财经大学具体承办。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金融专业硕士的特征和其课程建设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能力与能力框架的概念,构建了金融专业硕士的"知识-技能-职业价值"三维能力框架,结合能力框架和社会对金融专业硕士的实践性需求,从课程设置,实践平台、师资队伍建设、评估机制完善等方面对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开发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中国资产评估》2010,(8):44-4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会议审议通过了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设置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警务.应用心理.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城市规划、林业、护理、药学、中药学、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等硕士专业学位。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会议审议通过了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设置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警务、应用心理、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城市规划、林业、护理、药学、中药学、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等硕士专业学位.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推动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开展,促进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水平的提高,是评估行业和相关院校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与其他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一样,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扩招后,教学质量整体出现了下滑。如何构建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层次专业硕士人才成为了当前高校开展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本文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原则、结构与职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加强教学队伍的建设、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完善教学质量评估手段、实现过程化的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实践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及本科生教育的同质化、强调实践教学而忽视理论教学、师资队伍不能完全适应教学需要等问题值得关注。妥善解决问题,将有利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2011年至今,符合招收金融专业硕士条件的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斐然,但同时也存在着学术化倾向严重、对实践性重视不够等问题。本文以华东地区非211、985高校为考察重点,把校内外课程设置结合起来,旨在构建出一套更为完善的理论、实验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体系,为培养具有优秀实践能力的高层次金融专业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资产评估》2010,(8):43-43
前言: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学位[2010]15号),决定在我国设置资产评估等硕士专业学位。资产评估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面向资产评估行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资产评估基本原理,具备从事资产评估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4.
校企协同模式下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相比必须更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对许多高校来说,由于受经费和实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仅靠自身的力量是比较困难的。为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应积极采取校企协同的培养模式。对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校企协同的培养模式,既要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又要形成校企双赢的培养机制,如此方能使校企协同的培养模式具有普遍意义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我国高等院校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国际金融研究》编辑部决定于2011年7月29-30日在云南昆明联合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分会金融学专业协作组年会  相似文献   

16.
创新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人才缺乏的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我国金融业进一步发展,在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人才培养尤为重要。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适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高校金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发展、变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及金融危机的影响与我国长期扩招政策的弊端为金融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通过对比美日等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专业硕士培养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加强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金融教育改革与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8.
周建松 《浙江金融》2005,(11):40-45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是在国家级重点中专浙江银行学校基础上,于2000年6月升格建设的.五年前,这里虽有一支较为优良的师资队伍,但只有不到1000人规模的学生:五年前,这里虽有较为优越的办学条件,但只有不到60亩的校园占地;如今,学院已在下沙建成占地500亩的新校区,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学生规模已超过5000人,以博士、硕士、教授、副教授、高校讲师、双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基本形成,学院2002年被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03年被省教育厅认定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优秀级学校和依法治校示范学校,连续三届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最近又被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评定为全国金融教育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海洋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不突出。海洋高校经济与金融专业通过树立培养海洋经济与金融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海洋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海洋经济与金融教研团队来建设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海洋高校经济与金融专业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应用为主要核心的金融科技在全世界得以快速发展,其对我国金融行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且对高校金融学的人才培养和课程内容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在传统经济学框架下的高校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新金融和新时代的需求,在金融科技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校金融学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的优化应满足和适应金融科技等新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金融科技类课程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方面优化完善,从而适应新时代特征、满足新金融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