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理想模式和主流方向。鞍山市本着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公众参与、长期性的原则打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发展格局,从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社会建设、生态自然打造三个维度建设生态型城市,促进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的和谐统一,实现鞍山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也是边疆各族群众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家园,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功能,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提出要以完善草原保...  相似文献   

3.
通过探讨中国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主要矛盾,从文化、政治、经济、政策等方面剖析成因,提出促进中国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即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举、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运行机制、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大力发展沙产业、开发生态旅游业等,这些对实现牧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范围有待解决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目前,人类为了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而在不懈地努力着。然而,如何将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则是中国21世纪发展中所面临的难题。本文将从环境问题的产生来进一步论述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生态经济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石永林 《商业研究》2004,(24):53-56,91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人类在新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进行城市经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既要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的整体和谐 ,又要实现社会文化生态、经济技术生态和自然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经营包括人才、土地、产业、资源、基础设施的优化组合和无形资产的创造与优化配置 ,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也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旅游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全新方式践行了低碳生活理念,在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机遇的同时,也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全方位发展。本文从生态旅游的内容界定入手,认为生态旅游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存在着国民生态意识淡薄、市场定位模糊、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中国生态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曹东波 《现代商业》2014,(23):274-27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一个亮点就是将生态文明建设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了我国"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此,我们该怎样科学的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呢?本文将从生态批评视角,唤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倡导人们建构一种以生态整体利益为宗旨的自然的、生态的、绿色的、可持续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同时本文结合城市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探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策略,从而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使生态旅游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姚鑫  周慧秋 《商业研究》2012,(3):211-216
林地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关系到我国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像严格保护耕地一样保护林地。我国耕地保护有18亿亩不可逾越的红线,林地保护同样需要划定红线目标。本文根据我国林地状况和林地保护利用,以及建设生态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满足产品需求等生态社会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提出2020年前须坚守46.8亿亩林地面积的"红线"保护目标,并从治理国土等9个方面再造林需求(生态需求)和满足国民生计等3个方面新植林需求(经济需求),计算出4.08亿公顷森林面积的具体目标预期。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扬州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根本之路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坏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既要发展经济和社会经济,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10.
所谓可持续发展设计,就是在尊重自然、维系生态的伦理指导下,将设计行为纳入"人—机—环境"大系统,既重视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又充分体现自然界的生态价值;既重视当代人的生存环境,又保护后代人的繁衍空间,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共同发展。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设计的概念、特征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国外可持续发展设计教育的动向,并对国内高校进行相关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旅游产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寻求产业复合生态系统的和谐以追求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十堰市生态文化旅游发展需理顺自然-社会-经济子系统之间的相互支撑与制约关系。经济子系统应发挥主体作用处理好利用、改造、协调、保护好自然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的关系,并通过加快体制改革、合理空间布局、强化监控反馈、健全法制保障四大举措确保十堰市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复合系统良好运转。  相似文献   

12.
《商》2016,(13)
<正>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历程概述可持续发展观点的出现最早能够追溯到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野生动物基金协会(WWF)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其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纲要》文件中首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布伦特兰女士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报告《我们共享的未来》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一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正处于以市场经济扩张、信息经济联网和生态环境互动为主要标志的全球化时代.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人和自然的生态矛盾,已成为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中国人和中国自然环境、资源等具体的生态矛盾及其解决,是决定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除了调整科技、经济发展战略外,还有必要提出和实施生态德育.在我国大力倡导建构和谐社会的今天,生态德育有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王彤 《商》2014,(2):222-222
发展民族地区生态经济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但民族地区自然条件丰富,自然景观多元,是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所以认清现实,利用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是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平衡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我国西北民族地区为例探讨了生态经济的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下的农产品绿色营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所以是实施可持续战略必然的选择和重要保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绿色消费正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种体现。绿色营销观念认为,在营销活动中,要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注重地球生态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利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屈服于自然,而又想要驾驭自然.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大自然的无限索取招致了自然的无情报复.于是,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成为人类关注的主题.人类不能单单依赖于自然和市场经济的自我恢复能力和自我调节机制,因为今天人类的活动范围和强度已超过自然界的承受范围.本文从生态企业、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相互联系探讨了可持续发展问题,阐述了生态社会发展、建设恢复型经济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是一种符合生态伦理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它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的生态伦理理念,凸显了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态伦理核心恿想。生态伦理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坚实的、合理的理论和哲学基础,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探析低碳经济的生态伦理意蕴,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重要城市发展的影响,特别是资源型城市,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也给生态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导致自然资源的迅速枯竭。在此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未来发展道路应该走向何方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以四川省攀枝花市为例,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转型的相关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社会的一条永恒原则。它要求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必须控制在自然资源和环境能够支持和持久实现的范围内。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并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提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开始了本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转折。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 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世界环境状况恶化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早在1972年联合国就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保护地球环境的国际行动计划”,之后世界各国政府都相应采取了一些措施以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恶化。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环境与发展宣言》,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点,确定了在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同时把环境与发展综合考虑的方针。1993年6月国际标准化组织与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合作成立了“国际环境管理技术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