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日本经济呈稳步复苏态势,而且自主性复苏基础正在形成,但仍面临失业率高企和通货紧缩等问题.日本出口和工业生产继续回暖.企业利润正在回升,商业投资开始企稳.私人消费呈回暖态势,就业市场初显复苏迹象.但近期物价走势显示,日本经济正处于温和通缩状态之中.展望未来,预计企业收益改善、外国经济复苏以及经济刺激举措将推动日本经济走向自主性复苏之路.另一方面,应密切关注外国经济可能放缓以及通货紧缩对日本经济构成的下行风险.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环境继续改善,发达经济体经济进一步好转,新兴经济体经济企稳,但全球经济调整尚未结束,仍面临一系列潜在风险。一、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拯救经济,令世界经济在2010年呈现超过5%的明显回升态势,但之后几年的复苏步伐却异常缓慢。其中原因,一是世界经济复苏较多依赖政府政策刺激,而主  相似文献   

3.
近期,我国工业增速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但回升基础仍不牢固;工业品国内需求有所恢复,出口需求有所回升;企业利润增速加快,但盈利水平依然处于低位;部分行业投资回暖,企业去库存动机有所减弱。当前国内终端需求未有明显改善,出口需求复苏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工业企业面临成本持续上升压力。一、当前工业运行特点(一)工业增速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但回升基础仍不牢固近期工业增长呈现企稳回升迹象。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从2009年第三季度企稳回升一直处于持续的去杠杆化过程中,复苏之路缓慢艰辛.经过金融危机后三年多来的调整,美国经济已经出现了若干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趋强的迹象,但2012年以来由于欧债危机的深化和美“财政悬崖”威胁遏制了经济加快复苏的脚步.通过深入分析金融危机至今美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及影响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因素,提出了美国经济前景展望及对进口需求变化的影响,对于把握当前美国宏观经济态势及时调整对美出口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贸导刊》2014,(23):29-31
2015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可能略有改善,但回升幅度有限,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较为突出;国内环境总体稳定,但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温和复苏态势基本确立,经济增速缓慢回升。美国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持续向好,经济进入稳步增长轨道。  相似文献   

6.
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处于复苏阶段,国际金融市场趋于稳定,经济全球化呈现深入发展大趋势;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基本确立,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但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保持消费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一、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认识2013年,我国经济将延续2012年四季度以来企稳回升的总体态势。首先从短期需求面看。第一,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需求低迷的大环境没有改变,但是在美国制造业和金融市场的恢复、积极应对欧债危机的一系列措施效果有所显现、日本大量的刺激政策以及主要经济体普遍的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将好于去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尽管仍然难以恢复往日风采,但  相似文献   

8.
经过一年与全球经济危机的战斗,2009年我国十大重点产业总体运行情况延续了企稳回升的态势,但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外部需求增长缓慢、贸易摩擦加剧以及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壁垒增多等问题,都将对我国的经济复苏带来潜在的风险,应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9.
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当前消费市场呈现加速回暖态势,2023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了良好开端,但年初消费增长更多为补偿性反弹,全年消费提振仍面临居民消费意愿下降、重点群体消费乏力、重要商品消费复苏缓慢等三大制约。充分激发居民消费活力需进一步加大稳消费促消费政策力度,着力提升居民消费信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拉动力,助力我国经济企稳回升。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球部分地区局势动荡加剧,世界经济贸易增速趋缓,世界贸易与金融秩序逐步调整,贸易保护主义依然盛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比利时、保加利亚等欧盟国家的经济呈现触底回升态势,投资者信心有所上升,未来经济逐步复苏可期;而乌克兰、索马里等欧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受地缘政治局势动荡、外部经济风险冲击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将可能面临更大阻力。  相似文献   

11.
在2012年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的基础上,201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虽有所回落,但下半年出现了企稳回升态势,全年工业经济整体增长平稳,实现9.7%的增长。预计2014年将延续这一良好势头,虽然仍有国内需求动力不足、外部经济回暖复苏缓慢、资源环境约束加强、风险隐患依然存在等诸多问题和矛盾,但国内消费、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有所增强,预计全年工业有望实现10.0%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及时出台、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及相关政策措施,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呈现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GDP增长8.5%左右。2010年,世界经济将出现曲折缓慢复苏,外需有望止跌回升,但中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通货膨胀预期抬头。综合考虑国际经济环境和宏观调控政策取向,2010年中国经济将呈增长速度和物价水平双稳运行态势,GDP增长9.5%左右,CPI上涨3%左右,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继续改善。2010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大力促进经济自主性增长动力的恢复和强化,增强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因此,在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政策操作应更加注重前瞻、灵活和审慎,着力稳增长、调结构、防通胀、惠民生。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世界经济和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 2009年下半年以来,在各国扩张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刺激、库存回补以及金融市场改善三大因素推动下,世界经济逐步走出了衰退,特别是在2010年第一季度,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以及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出现较快回升,经济复苏的趋势进一步确立,标志着世界经济普遍进入复苏周期。  相似文献   

14.
一、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放缓 (一)二季度以来,各主要经济体复苏减速 2010年初,受前期大规模经济刺激等政策效果集中显现,商业和消费信心得到恢复,同时库存周期由“去库存”到“补库存”的转变为工业经济注入活力,以及全球贸易实现了恢复性增长等多种因素的带动,全球经济呈现全面复苏的态势。但受制于全球主权债务危机和财政压力、美国内生经济增长动力缺乏及全球经济不均衡复苏,今年第二季度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速较一季度放缓,显示出复苏放缓的迹象和信号。  相似文献   

15.
肖潇 《中国物价》2014,(5):29-31
一季度,我国工业经济增长明显回落,短期内供需矛盾仍制约经济的复苏步伐,但结合行业表现可以得出经济平稳运行的基本态势并未根本改变。在落实投资项目与改革举措等利好因素作用下,考虑到去年基数原因,经济有望实现企稳回升。但也面临外需作用减弱、内需贡献不足、房地产业拐点压力等不确定因素,未来应利用经济增速换挡期加快增长引擎的转换,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力度,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扶持振兴新兴产业,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需要相符合的财政管理体制与政府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经济快速和不均衡的增长中,一些大国的经济正在复苏,因为他们具备大国经济自生能力。本文从大国经济增长力、大国经济吸引力和大国经济持久力三个方面,在理论上对大国经济自生能力的概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袁宜 《新财富》2010,(12):35-35
2011年一季度紧缩风险显著 目前中国经济复苏态势良好。2010年7月以来,中国的制造业PMI指数持续走高,特别是10月PMI指数的反季节性上升,进一步确认中国经济环比回升的势头。  相似文献   

18.
进入三季度以来,我国多项经济运行指标转好,供给面和需求面均有一定改善,经济回暖趋势明显。促成当前经济企稳回升的主要是积极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提高,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态势增强、市场预期转好带动企业投资意愿回升以及一些短期和技术因素也拉高了指标增速。综合各类因素,预计三季度经济增长7.7%,四季度增长7.6%,全年可实现7.7%的增长。在当前经济出现回暖势头的情况下,要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抓好落实已出台各项政策的工作,并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微调预调,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政策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9.
分拆全面复苏的统计骨架各国的回升与增长档次不同 东欧国家经济经过十年的所有制变更、结构调整,尽管期间沉浮不定、跌宕起伏,但自去年起呈现全面回升和增长态势,这是东欧剧变后的第一次.据这些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的最近核算,2000年东欧国家经济平均增长4.1%,约比去年全世界平均水平低半个百分点,预计今年还能保持3.5-4.0%的增速.如果没有外来势力的影响,估计今后几年东欧国家经济能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和中速发展的时期.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触底回升态势初步形成,但持续复苏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货币政策面临促进经济自主增长、保持稳定复苏、防止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和通货膨胀压力的多重任务。为此,2010年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将重点从保增长转移到调结构方面来,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调整优化信贷结构,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