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大学时代是信仰选择的关键时期。由于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潮的大量涌入对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产生了很大冲击,部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困惑,开始出现信仰危机。重建大学生信仰,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出信仰误区,用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大学生信仰的重建,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加快快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合理利用媒体,注重家庭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信仰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而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决定了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信仰教育和研究的重要意义。在高校大学生社会信仰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理解高校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和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其特点和规律,坚持以学生为本,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教育实践中遵循"以情感人、以形动人、以理服人"的原则,着重构建信仰教育机制、营造校园良好信仰氛围、构建高效信仰教育体系和不断丰富信仰教育内容,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断熏陶规范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信仰,从而引导大学生对国情的正确认识,坚定对党和国家的政治信仰,树立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的人生志向,进一步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之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3.
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一些大学生的信仰出现多元化、淡化、功利化倾向,高校有必要强化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应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努力塑造大学生的主流政治信仰;更新高校信仰教育理念,突出大学生教育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信仰。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中情感教育的内涵及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高校德育素有重知轻情的缺陷。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我们主张将情感教育纳入德育的范畴。高校德育中的情感教育着重培养的是大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高校德育中情感教育的价值在于:首先,情感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素质,促进德育理论教育效果的巩固和提高,能够在高校中建立良好的道德学习氛围和道德形成环境,帮助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业缘关系、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杨桂明 《魅力中国》2011,(10):156-156
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班主任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德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人为本”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培养良好的道德、健康心理、高尚情操的综合素质的大学生是时代的呼唤,未来的需要,民族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很有必要。但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工作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在高校开展生态伦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晓伟  刘鹏飞 《魅力中国》2010,(32):190-190
在我国社会目前的信仰领域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正处于一种尴尬境地:作为主导信仰的同时却又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削弱,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大学生的信仰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而,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融合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是当代高校大学生教育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由大学生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信仰对大学生产生的积极作用所决定的.本文先是分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然后指出部分大学生信仰令人担忧的状况,包括:信仰的多元化,功利化,及缺失性趋势等.最后,从高校角度中的理论教育、师资队伍、教育平台等方面提出建议性举措.  相似文献   

9.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因此,我们必须以求是精神统领信仰教育全过程,以创新精神构建信仰教育的体系,以实践精神加强信仰教育的环境建设,重塑大学生的信仰。  相似文献   

10.
岳宗凤 《魅力中国》2014,(17):166-16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社会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民族成分、思想意识等因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着其独有的特点和一些不足之处。为了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国门高校的思政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以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某专科院校为例,以加强对边境国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与对策来进行研究,以便更深入的进行教学改革。对充分发挥思政课的社会主义教育和育人功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宿舍是学生休息、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最活跃的地方.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大学生宿舍走向社会,其管理方法和管理形式发生很大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在校生活轨迹发生了很大变化,再加上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媒体的高度发展,大学生接受不同倾向的思想意识的频率越来越快,这使高校的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宿舍的德育工作和管理方法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任务,对高校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将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新疆七所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座谈、口头调查等。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校、家庭、社会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我们只有重新审视复杂、动态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影响因素问题,才能为新疆及其他民族地区的高校开展历史观教育并维护社会的稳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彬 《黑河学刊》2003,(4):67-6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高校德育工作,推进高校德育工作创新,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陈萍 《中国经贸》2009,(22):240-241
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加强和改进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而且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其意义十分深远。针对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教育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多方整合资源,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风俗习惯,认真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困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进一步优化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把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成建设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地区,促进祖国边疆的巩固和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力量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其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理论阵地,是高校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不同与一般的知识教育课程,具有自身特有的价值特征。  相似文献   

16.
高校德育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主要阵地,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高校德育教育应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生命观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热点教育,构建多样化的德育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的主要表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当代大学生的指导意义,提出了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路径。指出,国家要注重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普及;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大学生应自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推进,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现代科学技术、高校教育与管理体制改革、大学生心理问题等多方面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正确分析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树立德育工作新观念.注重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机制创新,建立一只高水平的高校德育师资队伍,大力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文明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学生的总体心态是健康的,但很多学生心理压力加大,探讨心理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已成为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疾病十分突出,如学生中因心理障碍而休学、退学的人数不断上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