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实践的基本路线是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关键环节是通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或者说人们劳动能力的普遍发展,以解决市场竞争机制条件下按劳分配所产生的贫富分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给我们传统的观念带来一系列冲击。原先已有定论的观念现在要重新审视;在计划体制下不可理解的西方社会现象,从市场经济角度则可以得到解释。一、如何看待传统观念曾经激烈批判过的企业家或管理者的才能?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把社会财富即产品价值归结为人类劳动在产品中的凝结;把生产过程归结为人的劳动支配一部分物质资料改变另一部分物质资料并使之适合自己的需要的过程;把生产资料作为物化的劳动,作为不变资本,作为吸收活劳动的死劳动;把雇佣工人的劳动作为可变资本,作为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劳动。马克思揭示了资本家残酷剥削雇佣工人的秘  相似文献   

3.
1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生产,提高效率,并且培育人们的时效观念、竞争观念、平等观念等。因此,市场经济对社会发展的正效应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至高全能的,市场经济也不是“万应灵丹”,能包治百病。在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方式"的角度分析,对现代经济政策决定性的挑战,在于向一个可持续的、具有生态能力的和社会公正的经济方式过渡,在于经济制度能够依照"生态和社会的市场经济"理念继续发展,从而使今天和明天的生活质量得到保障.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指一种使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经济动力同时具有重要意义的市场经济,它应当使人们释放出具有创造性的活力,据此它可能使所有人平等地参与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5.
朱铬基总理指出:“目前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增多,是我国经济发展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也是改革和发展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正确分析和估价就业形势,深化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就业机制。由于我国原有的就业体制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之上的“单一所有制就业”和“计划分配就业”,因而长期以来人们头脑里的就业观念是“绝对充分就业”,即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要全部参与到社会劳动中去,与某个“单位”、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不是那一位至圣先师的创造和发明。它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经济活动中不断改进、更新和发展的产物,并将随着时代的潮流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比较时,人们往往强调其市场调节功能和非行政干预的特点,但现代国家所实行的市场经济绝非放任自流的无政府主义经济。市场经济的运作既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主导,又时刻受经济规律、有关法律、行业守则、国际惯例以及民族传统和国情的制约。由于市场成熟程度和制约条件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略论市场经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市场经济,人们所关注的往往是经济问题,这无疑是对的。但对市场经济文化的含量一般不为人们所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其实市场经济就其本质来讲就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标志。人类社会从自然经济过渡到商品经济,从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过渡到现代市场经济,都表明人类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类的文明程度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的实质就是按劳动贡献分配;由于现实社会发展不具备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条件,因此不可能实现马克思设想的严格意义上的按劳分配。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着按劳动贡献分配的分配形式,就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本质是按贡献分配而言,我们也可沿用按劳分配这一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换,人们发现,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较,在市场经济机制下,经济效益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社会效益则似乎被明显地忽视,因而感到困惑和难以接受,由于问题涉及到人们对市场经济的基本认识,因此颇有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王珏 《特区经济》1993,(3):33-35
<正> 中国改革以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对人类历史来说,将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用市场经济来发展社会主义,把整个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改变了。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到原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是一条非商品性、非市场化的道路。这条道路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已被证明是走不通的。按着这条道路,只能使社会主义走向死胡同,也只能延缓、甚至中断人类历史向最高境界的伟大进步。现在,我们选择了一条新的道路,即通过市场经济来发展社会主义,这是一条通向人类历史最高境界唯一正确的道路。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劳动群众的全面解放和全面自由,只能通过这一条道路来实现;中国人民百多年来艰苦奋斗的目标、中华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的人文关怀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永新 《改革与战略》2008,24(11):44-46
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文关怀的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文关怀在人类社会中总是表现为人们对于个体生命处境的关照以及对于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的追求,是真诚和真情转化为人性美的体现。人文关怀的缺失就意味着人们失去了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操守。这种缺失与经济的市场化和诸如官本位等社会历史文化的因素有关。人文关怀对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对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人们对科技无节制地运用、人类对主体性的过度张扬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不完备性,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的恶化使生态结构出现紊乱,生态功能不断减弱,引发了生态风险。为了有效地治理生态风险,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全民生态启蒙教育,提高全民生态风险意识;建立科学的生态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地应对生态风险;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生态伦理,使人与自然共存共荣;进行生态风险的全球治理,使全人类能共享生态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的主流经济理念,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市场内外部失灵的双重制度困境,难以实现持续性效率.外部失灵是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承认的由于外部条件难以满足有效市场要求而带来的市场失灵,内部失灵则是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主体不平等、市场边界泛化和经济虚拟化倾向等问题所带来的市场失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4.
韩燕 《乡镇经济》2004,(1):35-36
科学技术之于当今人类社会,不仅由于它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而且也由于其所蕴含的世界观价值、方法论准则和伦理学规范而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索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尤其是体现在其中的科学精神,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笔者认为,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从经济角度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精神的弘扬,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二战以来,联邦德国所建立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力图在保持个人自由的价值和市场经济效率的基础上,建立每个人具有平等的公民权利和发展机会,社会和解,朝向共同富裕发展的社会。社会市场经济代表了战后西欧的发展方向,对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构建职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5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人类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类能力的形成;二是人类能力的致用。人类能力的形成与致用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而且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职业会计人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会计从业环境的巨大变化。传统的职业能力要求已经不能满足会计职业发展的需要。为了确保向公众提供高质量的会计服务.充分发挥会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功能.亟待建立科学、系统的职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  相似文献   

17.
萧摩 《发展》2002,(8):1-1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市场经济对资源的配置是通过交易而实现的,而这种交易是建立在严格的契约基础上的。因此,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以契约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只有在信用原则的条件下,市场才能发挥出其配置资源的效率,并使市场竞争充满活力和动力。马克思从一般的生产与交换到信用资本的历史演变过程,说明了市场越发展信用就越完备,并且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经济学认为,信用是价值运动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借贷资本借此构建出了施展“超人”能力的舞台。市场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其内在品质标志着同…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学说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预测,成为计划经济的理论依据。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人们一直坚持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立足中国的国情,从实际情况出发,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9.
妇女是推进人类历史演进的两大群体之一,两性平等协调发展是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的基本条件.虽然建国以来我国男女平等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现代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实现两性真正平等,促进两性平等和谐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非公有制经济的生命力有多长?是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后,我国进入发达的社会主义之后,非公有制经济就会消灭了?我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的生命力将与市场经济共存。首先,市场经济的基础在于资源的稀缺,只要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人们之间,各个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还存在事实上的利益差别,就需要市场经济这个公正的法官来协调人们之间的矛盾,激发各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