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雪英  任雪丽 《乡镇经济》2009,25(11):98-101,126
梁漱溟作为20世纪的思想家,他的乡村建设理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理论史上有重要地位。梁漱溟的从农村复兴中国的思想、以农业引发工业组织合作社的思想、农村文化教育思想、民主政治思想等,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学生“村官”工作具有重大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
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文化中没有宗教,而是“以道德代宗教”,周孔礼教在中国文化历史中起到道德教化和宗教的作用,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本文从梁漱溟先生关于中国“以道德代宗教”的思想维度,来阐释其关于中国文化与宗教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邹晓蕾 《魅力中国》2010,(15):110-110
有人称梁漱溟先生是中国“最后一位儒家”,然其本人却愿以“佛家”自居。事实上“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正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使命。他的这种儒佛共融的思想是在直面人生实践的时候寻求“方便”的态度转化,体现了他作为传统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心和济世救民的情怀。  相似文献   

4.
老子和梁漱溟先生虽然不在同一时代,但他们在乡村自治思想上有许多相近之处。老子和梁漱溟同样生活在社会动乱的年代——礼崩乐坏时期和军阀混战时期,同时追求一个自由的社会。虽然他们所期盼的理想社会在那个年代都没有实现,然而他们的思想对今后我们乡村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直觉"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梁漱溟先生的早期中西文化比较观中,"直觉"是西方文化中和"理性"一样举足轻重的概念。梁漱溟先生的中西文化比较是为了为在西方文化独霸天下的二十世纪为中国文化求索初一条出路,而"直觉"正是这个出路的"钥匙"。本文从梁漱溟先生的早期中西文化比较观中研究"直觉"这一概念。并论证"直觉"概念在他的文化比较观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刘振辞 《黑河学刊》2009,(8):142-144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是梁先生立足于中国特殊社会建立的社会学理论,对中国现代化的思考,体现了中国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互动。其思想不仅仅在社会学史上,在社会学本土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而且在人类思想史上也具有魅力。  相似文献   

7.
岳峙 《上海国资》2011,(11):104-104
近三十年来,梁漱溟出名,多半是因为一件事。1953年9月,作为政协委员,梁漱溟出席了全国政协常委扩大会议及中央政府委员会扩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梁漱溟公开顶撞毛泽东,说农民生活太苦,要求共产党对农民“施仁政”,引起不少人同情和支持,而毛泽东则在会上即席发表长篇讲话,对梁漱溟进行了反驳。  相似文献   

8.
田之秋 《走向世界》2013,(12):33-35
10月18日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纷纷举行纪念梁漱溟诞辰学术活动这一天,梁漱溟的家人一行12人来到位于山东省邹平县的梁漱溟基地,悼念祭拜这位长眠于邹平的亲人.作为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实验地,邹平连同洲多年前在此进行的乡村建设再次走进公众的视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为了挽救农村衰败,在部分农村开展了乡村建设实验.他们注重农业生产、加强农民文化教育、提高乡村思想道德,首开乡村文明建设先河。  相似文献   

9.
梁漱溟从不同民族生活样法差异的角度。通过对西方、中国和印度三方哲学的考察分析。提出了他的“三量”说认识论。同时,他又援西学入儒。在其“三量”说认识论的基础上阐释和发挥了儒学。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科学主义对儒学的排斥。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要义》是梁漱溟先生"认识老中国"的思想结晶,书中对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对中国人民族性格塑造的影响等等问题做了深入阐发。本文则旨在对书中的理性与"唤起理性"的士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从梁漱溟特立独行、以圣贤自许并终为孔家张目的人格特质可窥见一种"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悲情和"我生有涯愿无尽,心期填海力移山"的豪情,这豪情与悲情使其为法治理想激情一生。文章试图以心理传记研究取向对梁漱溟人格特质的形成及其在法治思想中的角色定位予以探索,旨在关注国民人格素质及精神培养与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国文化发展未来走向之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张托托 《理论观察》2023,(3):103-107
发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是一次对当时民族出路问题的可贵探索,这场运动与同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相比具有更完备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特色。梁漱溟在理论上将文化失调归结为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以民族自救为主旨构建了一幅极具东方色彩的社会蓝图。从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对这一乡村建设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架构以及当代价值进行剖析,挖掘其思想和实践中的现实借鉴意义,从而为我国现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可借鉴的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13.
梁漱溟哲学的主观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形而上学、英雄史观是应该被批判的.本文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上,通过对《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探讨来批判他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梁漱溟说:“人类不是渺小,是悲惨。悲惨在于受制于他自己。深深地进入了解自己,而对自己有办法,才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与下等。这是最深渊的学问。最高明、最伟大的能力或本领。”  相似文献   

15.
梁漱溟说:“人类不是渺小,是悲惨。悲惨在于受制于他自己。深深地进入了解自己,而对自己有办法,才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与下等。这是最深渊的学问。最高明、最伟大的能力或本领。”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通过对泰州医药高新区的专利数据、企业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泰州医药高新区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资源与实力,归纳总结了泰州医药高新区知识产权资源特点与实力状况,探讨了泰州医药高新区知识产权资源与实力存在的差距与问题。  相似文献   

17.
梁漱溟(1893-1988),广西桂林人,原名焕鼎,字寿铭、萧名、漱溟,后以其字行世。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学者、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是现代新儒学的开山之人,也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月和5月,中共江苏省委李源潮书记两次亲临泰州,就沿江开发作专题调研,为泰州沿江开发提出了新的思路和“五年总量翻番、八年全面小康”、在苏中“后来居上”的具体要求。2003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梁保华省长到泰州调研时详细分析了泰州的优势条件后认为:在沿江开发大局中,泰州有条件、有优势率先崛起。  相似文献   

19.
泰州的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如何更好的持续发展是泰州休闲农业产业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文章从泰州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现状出发,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0.
对泰州科技金融发展实施优化处理,解决泰州科技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确保科技金融发展符合泰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文章按照现状、问题分析和优化处理这一过程对泰州科技金融发展展开分析,发现造成泰州科技金融发展问题的因素比较多,应协调泰州科技金融发展优化对策。在保证各项基础对策规范性和科学性状况下,落实泰州科技金融业务实施要求,为泰州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