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油危机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主要总结了1973—1998年世界三次石油危机的特点及中国石油贸易发展的特殊战略。从中国的石油贸易发展战略来看,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的背景下,与发达国家相反,中国主要以"能源外交"和"能源换外汇"型的出口战略为主。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进入平稳增长期,且逐渐与世界经济接轨,对石油的消费需求随着经济的增长迅速增加,石油贸易逐渐由出口转为进口,我国石油业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第三次石油危机爆发后国际石油价格剧烈波动,给我国的能源供求关系带来极大的冲击。因此注意能源安全、完善国内石油定价、开发新能源成为第三次石油危机后至今我国仍然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快讯》2012,(26):32-33
把从南海盗采的石油再卖给中国 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把石油作为捍卫国家主权、收复失地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战略武器,采取减产、提价、禁运以及国有化等描施,开展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石油斗争。这场石油危机在几个月内席卷了大半个地球,对于世界经济乃至各国国民生活的影响逐步突显,而且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3.
七十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对西方国家,特别是对日本经济给以程度不同的打击。展望八十年代,石油危机的发生仍然是不可避免的。所谓石油危机,不是指能源资源枯竭的危机,而是指能源供求失调的危机。能源危机,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的一个侧面。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为了缓和石油供应紧张局面,日本采  相似文献   

4.
税收政策的差异易产生税收冲突,制约着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因此开展自由贸易区内的税收协调,是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各国的税制差异,并借鉴欧盟税收协调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际,为其有效进行税收协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周刊》2012,(26):32-33
把从南海盗采的石油再卖给中国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把石油作为捍卫国家主权、收复失地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战略武器,采取减产、提价、禁运以及国有化等措施,开展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石油斗争。这场石油危机在几个月内席卷了大半个地球,对于世界经济乃至各国国民生活的影响逐步突显,而且愈演愈烈。石油危机敲响了各国对于能源安全的警钟。近在咫尺,而又资源丰沛的南海让周边国家眼红不已。从1974年开始,越南逐渐控制了白虎油田、大熊油田、白犀牛油田、青龙油田、东方油田等。  相似文献   

6.
<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于能源。19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使用煤炭提高生产力后,全球各国和地区都依靠煤炭及石油等化石燃料作为基础能源。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发生多次石油危机,使人们警醒要发展替代能源;后来因全球暖化议题,使减碳需求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力,欧美及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以可再生能源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能源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尽管全球各国都在努力发展替代能源,而且部分国家水电、核电和风电在总电量中所占比例在不断扩大,但石油的消费量仍在急剧上升,现实与人们期望相反,石油是不会很快退出世界能源舞台的。在未来石油仍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而且在20~30年里不太可能形成全球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国家信息中心石油专家牛犁认为.本轮油价上涨不会造成所谓的石油危机。这一次油价上涨不是实际供给短缺造成的,而是投机需求旺盛所引导,有基本面支撑。而且.各国经济承受高油价的能力与前几次石油危机时相比,都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多元化能源经济政策是进入70年代以来实施并迅速发展的。众所周知,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对严重依赖进口石油为主要能源来源的日本经济以沉重打击。危机之后,日本为了提高防范石油危机的能力,开始制定了综合能源政策——多元化能源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石油需求与供给严重不统一,油价经历多次大起大落,全球经济备受;中击。在遭遇数次石油危机之后,人们开始认识到衍生工具的重要性,石油期货应运而生,并成为目前商品期货市场上最大的交易品种。可以预见,未来几十年,作为现代工业的血液,石油仍将是不可替代的能源,并影响到整个世界经济的走向。随着国际油价不断创出新高,世界通胀局势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在伊拉克战争结束一年之后,世界并没有变得更加太平,伊拉克.阿富汗和中东局势依然动荡,恐怖主义事件此起彼伏,全球反恐形势严峻。同样,全球经济也面临新的挑战,2004年国际石油价格创造了自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以来的最高点,石油涨价、能源短缺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一、该方法根据1996年8月13日俄政府第960号决议第五条制定,即根据《关于明确俄联邦能源委员会地位的决定》,是为保障俄罗斯国内市场和出境的石油供应而出台的。二、该方法在公允性原则的基础上界定了石油生产者、托运者和输油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合理运用整个俄联邦由输油管网和终端港口所构成的石油运输体系。三、石油运输路线应同托运单位签订的合同内容保持一致。四、石油管输企业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按照由俄国家事务委员会协调、俄燃料能源部批准的进度表操  相似文献   

13.
能源是人类生活、生产和发展必需的基本物质,是重要基础。近几十年来,世界能源主要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由于使用量已远远超过其同步化石量,必然有消耗用尽的一天。资料表明,煤炭储存量还可以使用70年-100年,石油120年左右。同时,因为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引起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因此,世界各国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陈非 《中国经贸》2014,(12):43-44
区域内各国之间的经济政策的协作程度直接影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水平。在区域内各国经济往来中,由于会计信息的不可比性,不仅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妨碍了国际贸易及会计审计等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还将会直接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东盟会计协调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经济政策保障。本文主要论述了影响区域会计协调组织在中国-东盟会计协调中的阻碍因素,并就区域会计协调组织如何在中国-东盟会计协调中发挥实质性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新技术革命犹如一股强烈的冲击波,猛烈地冲击着日本传统的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日趋高级化。一、从高耗能走向低耗能战后日本能源消费增长很快,尤其是石油,从1955年到1978年,消费量增加27倍,在能源中的比重由20%上升到73%。而石油供应却几乎全部(约99.8%)依赖进口,七十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对日本  相似文献   

16.
能源安全现已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各国都制定了以能源供应安全为核心的能源政策。能源问题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加强中国与他国能源合作已是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必然趋势。中哈两国在具有地缘优势的前提条件下,已在石油、天然气等方面展开了广泛合作。在中哈十几年的能源合作实践基础上,建构中哈双边能源合作模式,建立稳固的能源合作机制既对两国能源合作有着引导、规范、保障作用,又有利于长期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7.
对石油的依赖性提到日本的能源问题,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对石油的依赖性太强。这一问题可从70年代初发生的石油危机中清楚地反映出来。据政府公布的数字,1974年日本人均消费物价指数比战后初期提高了24%。这在西方世界中是上升幅度最高的。而生产指数则下降到战后最低水平。这正说明了日本对石油的依赖度与其它国家相比高得很多。后来,日本政府采取了积极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性的一  相似文献   

18.
能源对于当今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能源战略是各个国家各项战略中的重中之重,许多国家都在为能源问题绞尽脑汁,精打细算。比如,欧盟在近期公布的《能源政策绿皮书》中,建议在今后20年内投资6000亿欧元,织起一张“泛欧能源网”,通过欧盟国家能源的综合利用、调配达到保障能源安全的目的。美国准备用20年时间以新能源替代中东石油进口量的75%,并且在2005年公布了《2005能源政策法》。各国能源战略调整尽管具体措施不同,但都反映出两个方向,一是寻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二是提高效能,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9.
《环球财经》2014,(1):141-143
能源是社会活动的重要保障条件,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从两次石油危机开始,能源就一直是国际社会的热议话题。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不断减少的能源资源,世界和中国的能源安全都出现了许多问题,其引发的冲突乃至战争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石油危机给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使其消费物价上涨指数连续3年超过了两位数(1973年度为15.6%,1974年度为20.9%,1975年度为10.4%),其实际经济增长率在战后也首次出现了负值(1974年度为-0.4%)。第二次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虽不如前一次严重,但油价的迅猛上涨,再一次震动了日本经济。这充分体现了日本经济发展与世界石油供需之间的牵肘关系。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石油使用效率的提高、非OPEC石油产量的增加以及替代能源的开发,世界石油供需的紧张状态逐渐得到了缓解,日本对石油的需求量也有所减少。但是,日本经济在石油危机面前所表现出的那种脆弱性,始终没有多大改变,在发达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