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江西是我国重要的籼稻主产区,近10年来,随着全省稻谷产量、乡村人口数量、口粮销售习惯等情况的变化,稻谷商品率稳步提高。针对稻谷商品率的变化,提出适当增加各级储备稻谷规模、尽快将优质稻纳入中央和地方稻谷储备序列、着力解决农民卖"潮粮"难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除执行小麦、稻谷等最低收购价政策外,国家从去年10月开始,先后启动了五批粮食临时收储计划,品种涉及玉米、大豆、稻谷、油菜籽等.  相似文献   

3.
正"存折"里存的不是钱,而是稻谷;"银行"里流通的不是钱,而是商品;农民存入稻谷后,可以凭自己存的稻谷直接兑换商品。这是记者在广西首家农民自办的"粮食银行"里看到的情形。广西宾阳县古辣镇农民用一种看似原始的"以物易物"的方式,创新地解决了存粮占地、谷物仓储损耗及个体卖粮费时费力等难题。  相似文献   

4.
加快稻谷收购市场化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是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2004年以来,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经历了保供给为主、保增收为主、试探性市场化改革和实质性市场化改革四个阶段。201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迈出实质性市场化改革步伐,主要措施包括大幅降低托市价格、缩短托市收购期限、提高托市收购质量、优化托市收购启动及停止的条件等方面。从总体上看,改革取得了预期效果,突出表现在稻谷市场扭曲程度减弱,但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仍面临政策不协调、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农民售粮成本上升、种粮收入减少等现象出现。为推动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本文从继续调减稻谷托市价格水平、建立完善稻农收益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实行最低价收购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而采取的一项重大决策。四川省粮食局会同农发行四川省分行、中储粮成都分公司认真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等部门部署,针对四川稻谷再获丰收,但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的状况,制定《四川省2014年中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并于9月26日正式启动四川省2014年稻谷最低价收购工作。承担该项  相似文献   

6.
2005年国家首次启动了籼稻最低收购价政策预案,给2006年上半年稻米市场带来一些新情况,目前正值南方早籼稻上市之际,各方关注稻米市场价格的后期走势。下面根据稻米市场供需基本情况,结合政策情况以及南方粮食交易市场6月中、下旬以来在各地的调研情况,分析2006年稻米市场走势。一、稻谷总产连年增加,各品种有增有减2004、2005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支持下,我国稻谷种植面积和稻谷产量得到恢复性增长。尤其是去年国家首次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极大地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广大种粮农民进一步增强了信心。2006年稻谷种植面积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1稻谷总产连年增加各品种有增有减全国稻谷播种面积持续增加:2004、2005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支持下,中国稻谷种植面积和稻谷产量得到恢复性增长。尤其是2005年国家首次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极大地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广大种粮农民进一步增强了信心。2006年稻谷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据预测:2006年全国稻谷种植面积将达到2893万公顷,同比增加10万公顷,增幅0.35%;产量将达到1.84亿吨,同比增加300多万吨,增幅2.1%。1.1早稻面积与产量略有下降预计早稻产量减少15万公顷,全国早稻种植面积下降为586万公顷,降幅2.5%。根据有关部门预测…  相似文献   

8.
稻谷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粮食产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了进一步推动粮食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规避稻谷价格风险,促进农民增收、强化宏观调控,开展稻谷期货交易是十分必要的。2006年3月28-29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稻谷期货上市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中国证监会、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江苏省粮食局以及江苏粮食购销管理办公室、江苏期货经济公司的负责人与来自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江苏粮食集团、江苏粮油企业、南京财经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并围绕稻谷期货上市相关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2004年,在全国稻谷产量已经连续几年减产的大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大大刺激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尤其是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在2004年取得了明显效果,全国稻谷总产高达17769万吨,其中早稻产量高达3210万吨,增幅较大。2005年国家继续加大扶农支持力度,农民生产积极性持续高涨,稻谷种植积极性特别高。南方粮食交易市场早稻调研小组在几个种粮大县也得知,很多湖田、荒田复种,水田承包费大幅上涨,经济作物改种稻谷特别普遍。据悉,今年各主产区早籼稻播种面积均有增加,而且今年对早稻来说又是一个好年景,丰收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粮食经济》2008,(12):33-33
11月中旬,随着国家临时储存稻谷政策从北到南的全面启动,国内稻谷市场整体转强,局部地区收购价格持续上涨,中储粮公司及各地代收粮库、企业纷纷人市采购,市场购销趋于活跃。国家临时收储政策的启动,盘活了整个稻谷市场,各地价格高位平稳运行,同时也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及种粮积极性,政策主导作用十分明显,但受米价低迷影响,短期稻谷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包括E-G两步法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在内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1978~2008年中国稻谷价格波动与水稻面积变化的动态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农民种稻行为的强弱变化。结果表明,稻谷价格与水稻面积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其中,稻谷价格波动对水稻面积的影响有较长的时滞,而水稻面积变化对稻谷价格的影响时滞较短且显著。进一步分析稻谷价格波动和水稻面积变化的若干影响因素发现,稻谷价格对水稻面积的影响有较长时滞的主要原因是刚性的口粮需求、稳定的预期收益及有效的技术进步支撑等;而水稻面积变化对稻谷价格的影响时滞短且显著的主要原因则是粮食长期短缺的历史心理、区域或品种间的供求结构性矛盾以及市场炒作等。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一系列惠农措施极大刺激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全面增长,稻谷增产尤其明显,2005年总产量突破1.8亿吨。但是,我们也看到,今年在国家进一步加大惠农力度支持粮食生产的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稻谷销售价格却面临极大的压力,而其他经济作物市场价格看好,这一切会不会影响到农民种植稻谷的积极性呢?2005年国家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各地是不是执行到位,农民、企业收益如何呢?带着这些问题,为全面掌握今年早稻种植变化情况及其原因,2006年4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栽插全面开始之际,南方粮食交易市场调研…  相似文献   

13.
时隔九年,再次明确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 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提到的内容之一,其中明确2022年将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事实上,多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提及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多以"完善""调整"为要点.梳理发现,这是继2013年之后,时隔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及提高稻谷小麦...  相似文献   

14.
为确保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执行到位,规范粮食收购企业价格行为,维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出《关于开展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检查的通知》,决定从7月开始在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地区开展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检查。  相似文献   

15.
一月要闻     
<正>国家提高2010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为引导市场粮价平稳上升,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决定2010年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  相似文献   

16.
致富警钟     
擅自收购粮食构成犯罪个体粮油加工户李某,未经批准擅自到产粮区农民家中,以每公斤154元至160元的价格收购稻谷24500公斤,支付购稻款38460元。此批稻谷在加工过程中被工商局查获,工商局作出了没收全部稻谷,并处稻谷价值一倍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  相似文献   

17.
<正>如何让农民真正富裕起来,一直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心。最近几年,农事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尤显重要,辽宁五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五峰农业科技公司公司成立于2000年10月,位于辽宁省锦州市沟帮子经济开发区,是以稻谷加工为主导,集大米、稻米油、谷维素生产及稻壳发电等稻谷深加工为一体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企业。五峰农业科技公司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总资产22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开远市稻谷种植面积66920亩,其中优质稻31082亩,全年稻谷产值9200万元,占开远市农业总产值的13.1%,农民家庭收入的约14.6%来自水委种植。  相似文献   

19.
2016年已是国家连续10余年实行稻谷最低价收购政策,旨在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本文概述了前期四川稻谷最低价收购准备工作和收购情况,阐述了继续做好收购工作的意义,指出各级粮食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力度,继续做好稻谷最低价收购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 湖北省鄂州市临江乡钮墩村4组青年农民夏天星家的3.7亩责任田,低洼冷浸,往年只能种一季稻谷,最好年景亩产稻谷400公斤左右,收入不到4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