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运用网络爬虫技术和文本识别方法,构建了2012—2017年地方融资平台政治关联数据库,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究弱化政治关联对城投债发行利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弱化政治关联能够显著降低城投债发行利差,并且该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弱化政治关联主要通过提高投资效率和缓解政策性负担降低城投债发行利差,亦有证据表明地方政府正逐步减少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补贴,但是政策效应存在滞后性。与理论预期相反,弱化政治关联未能显著降低地方融资平台的破产风险,甚至在转型当期降低了地方融资平台的经营绩效。进一步分析发现,政策效应在不同经营行业的地方融资平台、不同财政透明度和政府干预程度的外部环境下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本文从实证角度对地方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政策效应作了初步探索,为防控地方隐性债务风险、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7,(7)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建立在投资拉动基础之上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加上相关政策的影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越来越大,使得融资平台功能受到了抑制,如何尽快转型成为平台公司发展的关键。文章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概念及其在发展中做出的贡献予以梳理,并在平台公司转型基础之上,深入探讨转型和发展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3.
地方融资平台是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主要举借主体,对比和分析地方融资平台的不同融资渠道,研究其优劣所在,有助于明确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来源,进而从源头上防控风险的积累。该文运用雷达图分析法,针对融资规模、政府隐性担保、债务期限、资金使用灵活性、市场约束力、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等7个方面进行赋值分析,直观展示了地方融资平台4种融资方式的优缺点及其风险控制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4.
自2014年8月底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这对今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该文在梳理已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债管理新政对融资平台转型发展的影响,主要是:地方政府与融资平台的关系将更加科学明晰和规范,城投债发行难度增大、且发行成本上升,融资平台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将更加经济和理性。为此,首先要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存量债务,为今后转型发展打下扎实基础;融资平台要从地方政府融资工具转向真正的市场经营主体;分门别类,科学合理界定融资平台转型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积极转变观念,严格执行地方债管理新政,助推融资平台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5.
自2017年中央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以来,虽然纳入财政部债务系统内的隐性债务化解较快,但融资平台的有息债务仍快速增长,其收益率走低、风险逐步凸显,加快推动转型刻不容缓。融资平台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一般国企,其市场化转型面临长期以来的体制机制约束,也面临债务化解难和资源能力不足等现实矛盾。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结合地方实际、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谋划,并分阶段和分类实施。短期看,应理顺政企关系、剥离政府融资功能,结合市场化转型目标稳妥化解存量债务,不再新增隐性债务,尤其重点防范化解高风险地区风险、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看,应在不新增隐性债务的基础上积极地从体制机制、企业自身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破解,转型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实体化、市场化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世界经济大转型的背景下,为应对欧盟主权债务危机、美国及日本等国经济增幅放缓等要素的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告别过去那种以量取优的路径,步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已成为中国地方政府主要的市场借贷工具,不仅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风险。国际经验表明,政府平台也会带来严重的财务和经营风险,扰乱金融市场的发展,并可能增加地方政府的或有债务。文章将在对国内外现有的平台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平台投资价值增长模型,为充分发挥平台提高地方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建立为突破地方经济资金短缺,推动中国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也日益凸显。本文首次运用熵权法和物元可拓理论,对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整体上是可控的,但还是应从地方政府、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三个主体角度来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债务治理理论视角,研究政府绩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的影响。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多元回归方法,对中国31个省级地方政府连续3年数据构成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绩效水平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按照省级区域划分,东、中部地区省级地方政府绩效水平对融资平台债务规模稳定性显著负相关,但是西部地区政府绩效水平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显著正相关。从维持地方政府债务稳定性和改善政府绩效水平的微观实现机制来看,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有助于改善政府绩效水平,并且政府财务信息透明度越高,政府效率水平越高。本文最后提出构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长效机制和科学、完善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于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9—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隐性担保是否会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导致的银行风险造成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会导致银行风险增加,而地方政府隐性担保可以通过转移风险的方式掩盖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带来的银行风险,导致真实的银行风险被低估。进一步讨论发现,对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高的时期和金融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来说,地方政府的隐性担保作用会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打破财政兜底幻想的政策取向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建议在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的过程中,需重点加快地方融资平台的转型,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其建设过程不仅需要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上投入大量资金,还要配套其他公共服务.但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限,无法满足城镇化建设需要的大量资金,而地方政府的融资受到法律限制,于是地方政府通过成立大量的政府平台公司举借政府性债务,长期以来膨胀到一定规模,政府债务风险不断积累.在此背景下,中央和国务院自2014年起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规范地方政府融资举债机制,剥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职能.基于此,本文在城镇化背景下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分析,探讨政府融资平台的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凸显,已引起普遍关注。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我国政府为了应对危机刺激经济增长,曾扩大了地方政府融资的作用,地方政府的债务也随之增加,同时出现了一些融资不规范问题,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逐渐加大。为此,本文针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在深入分析债务总量风险、结构风险和效率风险的基础上,从宏观制度安排、中观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和微观预警预测模型建立等三方面,提出了化解风险应该采取的方法。即将现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机结合,通过引入BOT、PPP模式,实现地方政府融资方式创新和民间资本利用的双赢,从而促进我国金融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正受到广泛关注,而隐藏于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将对国家经济安全形成潜在威胁。本文基于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特性的描述,结合融资平台财务指标,构建其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将其归结为融资平台负债、资产和利润三个方面;进而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把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状态分为四类,并借助BP神经网络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阈"预警模型;最后,针对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实际情况,总结融资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13.
近日,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报道,再次将"地方债"推到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如此规模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蕴含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不及时采取积极措施化解这一风险,对整个国民经济社会体系的危害是难以估计的。本文通过分析地方债务的风险及其成因,从地方政府自身转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对现有债务分类处理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风险的处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本文以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劳动雇佣。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加剧了企业融资约束和企业金融化,进而抑制了企业劳动雇佣。进一步检验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较大的企业以及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研究结果还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主要抑制了企业对高学历员工的劳动雇佣。本文一方面从企业劳动雇佣的视角拓展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从地方政府债务的角度为金融资源配置如何影响企业劳动雇佣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就业稳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级地方政府投融资改革的深入发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队伍不断壮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投融资的理论基础,并主要从融资平台产生原因、风险和融资渠道等方面对融资平台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文献回顾,总结了现有研究存在的缺陷:没有通过质疑融资平台的合理性来追溯该项研究的理论渊源;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尚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融资平台理论体系;由于相关数据较难获取,目前尚缺乏实证研究。文章认为政府债务的公开和透明化将是未来融资平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近期目标与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凸显,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及其债务只是其现阶段的形式体现,深层次的原因应从地方财政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探寻。针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先"治"后"理"是基本逻辑主线,近期目标是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及其债务,但从长计议则应构建加强地方政府财力建设、规范地方债务管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现状的分析,对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公共资本融资模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探讨。当前因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激增导致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所反映的不只是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不当的问题,还深刻地反映了现有的公共资本投融资体制存在的缺陷。为了加快推进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地方政府公共资本投资的可持续融资模式,现阶段需要一种综合性的解决方案:一是彻底改变当前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主体、以土地储备作为抵押支持、以银行信贷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构建以市政债券市场为基础的多元化的地方政府公共资本融资模式,促进地方债务的显性化和透明化;二是促进地方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围绕公共财政建设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体制改革目标,推进各级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的透明化,从而强化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投资计划及其资本预算约束。  相似文献   

18.
HN省PY市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市,地方政府融资起步较晚,政府债务规模并不大,但受现行制度束缚,地方政府及其平台公司存在的融资缺乏长远规划、债务来源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债务偿还过度依附财政资金等问题,在全国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对该地区政府融资平台的调研,引发了我们对现行相关政策法规的反思,也为未来建立起规范、合理的地方政府融资制度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财政分权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债务研究:一个综述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本文通过在财政分权的框架下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影响、管控的相关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的梳理,总结了较为成熟的财政联邦经济体在地方债务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对正处于分权化改革当中的转型国家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最终落脚到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上来。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因与分税制度不完善、地方官员激励扭曲、地方融资平台不规范、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需要等问题联系在一起而更加错综复杂,需要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现实制度特征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爆发的世界多地政府债务危机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地方债务问题的关注。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我国也造成了不利影响,使得我国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现阶段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采取发行债券、融资平台等方式进行融资,不仅存在直接债务,还存在着许多或有债务,使得地方债务风险不断加大,影响了地方财政的正常运转。因此,只有有效地防范地方债务风险,才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