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凭借本地区优越的资源禀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复杂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建模的方法能充分反映该类城市的非线性结构和动态变化趋势。在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至某一具体城市过程中,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上,确定模型的主要流位变量,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来确定模型的辅助变量,从而建立起具有某城市特征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应用历史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基本模拟和政策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后续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研究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2.
基于协同学理论,以煤炭资源型区域的经济、环境、社会子系统协同发展水平和序参量为切入点,深入探讨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区域协同发展的现状与影响因素。通过对黑龙江省煤炭资源的序参量进行分析,包括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污染物排放、就业情况等方面的指标,揭示了煤炭资源型区域的基本特征与优劣势。构建了3个子系统,即经济系统、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并通过对每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分析了煤炭资源型区域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经济系统中,关注了煤炭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在环境系统中,关注了煤炭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在社会系统中,关注了煤炭资源开发与居民生活的关系。研究发现,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区域存在序参量不平衡、3个子系统协同发展水平不协调等问题,由此提出了一系列系统协同发展的对策,旨在提高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区域协同发展水平,为其他类似地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一、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特殊性 山西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与其它煤炭资源型城市一样具有人口集中、城市基础设施比较齐全等共性特点,而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年中国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数字技术创新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在实现城市碳减排的同时,显著促进了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机制检验发现,城市科技人才数量增加、产业结构升级、政府科技支出规模扩大,是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促进数字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异质性检验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促进数字技术创新的政策效果集中在东、西部城市、成长型资源城市及非资源型城市。  相似文献   

5.
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过程及所达到的程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人们往往可以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来判断或解释其经济发展的状况。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加速,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随着经济向纵深推进,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在前进中出现了滞后于其他城市的现象。笔者在对近年我国25个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水平分析的基础上,将煤炭资源型城市分类,并根据各类煤炭资源型城市自身的水平和区位特点,提出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现实需求,从经济发展不平衡视角出发,在建立经济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赋权结合线性加权和法将城市经济发展指数量化。将河南省7个地级资源型城市发展指数与其余11个非资源型城市发展指数均值进行对比研究,探寻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现象。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指数、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结构、创新驱动、经济基础5个一级指标发展指数上,与非资源型城市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只有少数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指数达到非资源型城市发展指数的均值。  相似文献   

7.
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我国近几年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政府行为对于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构建煤炭资源型城市政府行为的绩效综合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煤炭城市政府行为的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得出,煤炭城市在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管理有待提升,该研究为其他类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工作逐步开展,如何评价转型发展的效果尤为重要。系统分析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现状以及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构建了"经济发展、创新水平、人民生活、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5个维度21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应用AHP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并提出了基于"AHP+数据标准化"的转型发展定量评价方法,初步对徐州、唐山等9个城市转型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1—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不含西藏)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中国各省煤炭资源利用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从静态和动态视角进行分析,深入讨论环境规制对煤炭资源利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省煤炭资源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区域差异,且环境规制与煤炭资源利用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基于此对政府环境规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有矿业城市178座,超过全国城市总数的1/4.由于矿产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随着可采资源的逐步耗竭,传统煤炭资源型城市难免走向衰败.其中,煤炭资源型城市最具代表性.因此,建立模型认识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衰变过程,对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风险进行及早预警,对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目前世界各国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科学评价政策体系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推进“三步走”战略,选择2008~2020年间76项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作为样本,借助文本挖掘工具,运用内容分析法和PMC指数模型,从政策工具选择、政策着力点动态变迁及政策效能3个维度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型政策工具在政策体系中始终占据主要地位,但需求类政策工具较为薄弱;随着产业化进程的推进,三类政策工具的使用已从初期的差异化、中期的交替波动转换为现期的相对稳定状态,政策着力点呈现出从需求面到环境面、再到供给面的动态调整;产业化推进各阶段部分政策文件的涉及面及受体较为狭窄,且需要加强政策主体的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12.
煤炭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无法摆脱经济增长波动、资源配置扭曲、创新能力滞后等困境,如何保持资源型经济稳定增长是长久以来亟待解决的难题.选取山西省10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测度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并基于创新的中介作用,研究要素价格扭曲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煤炭资...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归纳总结了典型城市转型的模式,最后提出了适合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路径,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了可行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4.
“双碳”战略目标提出以来,我国能源将迎来一次根本性改革,煤炭资源型城市加快绿色转型已成为当务之急。城市经济韧性与碳承载力的耦合协调发展有利于快速实现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基于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与碳承载力的耦合效应分析,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2013—2018年24个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与碳承载力耦合协调水平、空间动态变化以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与碳承载力耦合协调度呈现“中东高,西部低”的分布特征,中级耦合与高级耦合城市占大多数,且“碳承载力滞后”型城市居多。影响城市经济韧性与碳承载力交互耦合的因素空间差异性较显著,且第三产业经济韧性能力对两者耦合影响性显著。根据得到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如何借力"一带一路"倡议,优化产业格局、开发新兴产业和加大走出去力度成为发展要点。阐述了双鸭山市资源经济发展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双鸭山煤炭资源型城市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双鸭山产业转型的相关建议,以促进城市快速稳健转型。  相似文献   

16.
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重要发展问题,探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水平,对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辽宁省抚顺市为例,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潜力、基础设施、需求因素等维度选取了10个代表性指标,构建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基于抚顺市2010—2020年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测度其产业转型发展水平。结果发现,煤炭资源枯竭、去产能政策、新冠疫情的影响对抚顺市产业升级产生了阻碍,2010—2020年间抚顺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由0.181 1下降到-1.188 9。总的来看,该市产业转型水平仍处于较低层级。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和发现,提出了促进抚顺市产业转型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政府公共服务问题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构建政府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政府公共服务进行评价。以鸡西市的调研情况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市的评价结果为一般,并且维护性公共服务评价较差,该研究对其他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现状,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影响因素、转型模式以及转型评价3方面进行文献梳理,搜集并整理了2017年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相关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其绿色转型进行评价,实证分析了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效率,针对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进行分析,并从技术创新、政府支持、绿色协同治理角度提出解决对策,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煤炭资源型城市城市化水平聚集经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经济是一种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获得以提高经济效率和降低经济成本的系统力量,是推动城市形成并不断扩张的基本力量,城市化是进一步发挥城市聚集效应,促进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国外研究表明,城市化与聚集经济表现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本文运用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城市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聚集经济理论,针对各个煤炭资源型城市城市化水平和聚集经济水平,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型城市城市化水平,从而提高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城市群网络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集中的空间单元,嵌入期中具有高碳发展水平的资源型城市更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主阵地。引入知识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城市群网络结构洞、点入度和点出度等结构属性影响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以资源型城市较为集聚的哈长城市群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构建回归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越靠近网络中心位置的焦点资源型城市,其知识获取和控制能力越强,整体创新水平也就越高;占据结构洞位置数量越多的资源型城市,获得的流动创新信息越多,其创新能力越强;焦点资源型城市有效利用和转化的知识吸收能力正向影响其创新能力的提升。资源型城市应基于城市群网络进行群碳达峰的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城市群网络中结构洞位置和中心性位置的节点城市建立多元联结关系,促进区域“双碳”目标的尽早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