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发展形成的,充满着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实践,能更好地让新时代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智慧,真正明白什么叫衣冠不绝华夏不灭,切实担当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艰巨使命,但在融入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对融入什么、如何融入,如何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文以创新融入的路径和方法探讨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有效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下简称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多次提到,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当前经济新常态对农发行文化和事业改革发展提出的新命题、新挑战,需要认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在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加快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建设提供强大精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文化积累,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存在传统文化意识薄弱、传统美德观念淡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获取传统文化的途径有限等问题;并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以期能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以及科学性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4.
农业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当代大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引领着大学生的人生发展。通过三全育人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中,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更上一层楼,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能够让大学生更好地本色出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中华老字号沿袭和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痕迹,具有独特的工艺和经营特色,取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这不仅是一种商贸景观,更重要的是一种历史传统文化现象。为了反映中华老字号如何影响餐饮业消费行为,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消费心理、消费方式、感知服务质量等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为中华老字号的发展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在高校中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是风筝的故乡,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放风筝不仅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项娱乐活动,也是一项特殊的体育健身活动。近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小康农家》节目邀请到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农民体育指导中心赵颖副主任,讲述了风筝节的那些事儿。举办风筝节有什么特殊意义?首先,举办风筝节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民族的历史和将来都有重要的影响。各级党校也是中华民族的思想集中地,党员作为中华民族思想的引领者更应该重视优秀的传统文化,重视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弘扬,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传承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指导和理论核心。强大的生命力与凝聚力、开放性与整合性、激励性与创新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三个倡导"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继承,并且也在现实基础上超越了这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化的结晶,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积淀与民族习俗,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至今熠熠生辉。美术作为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实施美术教育不仅有助于关注学生审美、绘画技能的培养,而且更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尝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美术教育中,将全面开创高校美术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当下中国,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均受到严峻挑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重建自然生态文明的同时花大力气重建文化生态文明。重建文化生态文明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儒家思想的精华。而中国的广大地区是农村,在广大农村通过开设国学讲坛,倡导全民诵读国学经典,建设国学书香型美丽乡村,是破解这一难题的一个有效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多样,文化多元,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富有价值的旅游资源,更是优秀传统文化、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和精神家园,承载着人们的乡愁记忆。保护传统村落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乡村旅游是振兴村落文化的开端。以桂林市灵川县青狮镇江头村为例,研究了村落文化振兴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农业文化是农耕文化的延伸。中国古代经历了漫长的森林时期和渔猎时期、农耕时期,形成了各自特色的文化。大农业包括了农、林、牧、副、渔等五业,农业文化涵盖了森林文化、畜牧文化、渔业文化和农耕文化等几个方面。一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文化工作,把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化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  相似文献   

15.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实现乡村振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式,乡村旅游由于其强大市场优势、巨大的造血功能应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更突出的作用。河南省修武县作为拥有3000年历史的中华古县,近年来以美学路径发展乡村,形成以云台山为主打的乡村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居特色的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新路径,具有示范性和可推广性,总结修武县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创新思路等意见及建议,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用"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实生物"等和合文化精髓,通过内铸魂、外塑形,共商、共建、共享、共富裕,朝着"强产业""高颜值""讲文明""可持续""共富裕"的命运共同体奋斗,助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谐新农村建设,助力"现代化和合之城"建设。基于和合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时代价值,探索了和合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动实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农耕文明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而不坠的基础和根脉所在。古人云:"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只有对中华优秀农耕文明传承和发展,只有对乡村文化高度自信与自觉,才能实现乡村的振兴与繁荣。然而,乡村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足履实地、步步为营,这是一个"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过程。当下,中国农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快速城市化、工业化浪潮导致的农村人口流失、传统乡间伦理价值解体、淳朴乡风变质、传统习俗断层、农民失德失范等一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全面繁荣兴盛乡村文化,乡村振兴才有深厚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有坚实的精神基础。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新时代文化的广袤国土上,乡村无疑是重中之重。如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文化引领促进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相似文献   

19.
鱼文化的发展前景及其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与经济的日益频繁互动中,鱼文化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鱼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鱼文化需要合理地走向市场,比如以鱼文化带动水产业新的增长点;以鱼文化刺激常规水产业发展;以鱼文化带动其他产业;以鱼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走向市场的鱼文化才会更有生命力,然而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要避免庸俗化和赤裸裸的功利化.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民族进入农耕社会是从粮食的培育种植开始的。在几千年的粮食实践活动中,粮食除满足人们食用需要具有的物质价值外,还能够满足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特殊需要,因而与个人、群体产生了广泛的价值关系,形成了以民本、重农、节俭、安全为主要内容的价值体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粮食文化的价值内涵,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